26:踏白军旗帜,必飘扬于竹帛!
26:踏白军旗帜,必飘扬于竹帛!
曹彰将踏白军的旗帜,高高地挂起,营地将士瞩目远望。
“即日起,我踏白军正式成立。”
“我要让这面旗帜,飘扬在竹帛之间!”
曹彰庄严地宣告,立即引来阵阵欢啸,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浓郁的喜悦。
他们清楚地知道,只有战功能够改变命运。
所谓荣耀,必须以敌人的鲜血浇灌。
一将功成万骨枯!
白虎军旗不知道要沾染多少英雄血!
“恭喜公子。”
李典笑吟吟道喜,真心为踏白军的成立而感到高兴。
曹彰的地位,随之攀升到了新的台阶,前途无量。
“我爹真是小气,填充一半的冀州新兵过来。”
“他们经历的都是宽容和缓的训练,军纪涣散,脸上还怏怏不乐。”
“要将他们训练成精锐,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李典听到曹彰的抱怨,一时间不知所措,总不能跟着说曹操的坏话。
“如果只是如此也就罢了,他还把踏白军调遣到了壶关换防,说是给我训练的时间。”
“他真有这么好心吗?”
“分明是担心我继续立功,没给他留一点好处。”
曹彰满脸无语,实在不想跑到安定的后方。
他真到了壶关驻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调遣出来,攻讨幽州估计和踏白军没关系了。
“公子,朝廷长期对河北用兵,人疲马乏需要休整一段时间。”
“曹公有曹公的考虑。”
李典宽慰了两句,却没有说到点子上。
“倚老夫看,司空是担心公子过刚易折。”
“攻克南皮是大功,也是大过。”
“公子稍稍静下心神来,钻研兵法之道,定能有一番作为。”
辛毗老谋深算,为曹彰规划着往后的道路。
“我要组建一万骑兵,我爹说明白了,不会给我任何帮扶。”
“我不去抢,一辈子都不可能组建出铁骑。我成了笑话,你们就是更大的笑话。”
“幽州盛产战马,我爹就是怕我去了幽州,把他的战马都抢了。”
曹彰挥舞着拳风,非常地不甘心。
“公子,并州也有战马。”李典冷不零丁道。
曹彰拉长视线对上李典,二人意味深长地一笑。
“我怎么把并州给忘了,高干是并州刺史,他肯定有战马。”
辛毗登时有种不妙的预感,试图劝说道:
“公子,现在高干接受了招安,是大汉的并州刺史。”
“绝不能轻动!”
曹彰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傲然道:
“并州刺史好,并州刺史好啊!”
“羊不肥,我还不感兴趣呢。”
辛毗嘴角一哆嗦,忧心道:
“公子,并州不能抢啊,司空那边无法交待。”
曹彰斜瞟了辛毗一眼,无辜道:
“在先生眼里,我是土匪、强盗吗?我出钱买总行了吧?”
“顺便呐。”
“替我爹试一试高干的真心。”
辛毗一愣,旋即明白了曹彰的用意。
用钱能在并州买到战马,说明高干还是有心投靠朝廷的。
反之,高干很可能怀有异心,不得不防。
“现在壶关还在高干的控制下,我猜,他未必心甘情愿交出壶关。”曹彰推断道。
没有了壶关的保护,高干的地盘会受到威胁。
“袁尚和袁谭相争,高干摆出事不关己的态度,在并州畜养兵马。”
“并州左有恒山作为天险,右有大河可以固守,完全可以高枕无忧。”
“据牵招透漏的情报称,高干麾下有五万精锐兵马,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李典打探到了一些消息,对高干颇为忌惮。
“高干越富,我越富。”
“我要组建骑兵,还得让高干助我一臂之力。”
曹彰越来越憧憬接下来的驻防,既然前线不让去,那他就不去。
主打的就是听从军令!
“传令踏白军,明日出发,返回魏郡休整。”曹彰威严且自信。
“遵命!”众人齐声道。
曹彰留了一封信就走了,连正式的告别都没有。
许褚把信送到军帐的时候,曹操一脸的不可置信。
“这逆子,真的心甘情愿驻防壶关?”
曹操估摸着,曹彰怎么也会讨价还价,嚷嚷着一起北伐。
然后他再以“军令如山”回绝!
没想到曹彰连夜收拾行囊,向邺城出发了,简直匪夷所思。
“说不定公子想的是,没有他冲锋陷阵,司空未必能安然拿下幽州。”郭嘉推波助澜道。
“哈哈哈!”
曹操豪气顿生,睥睨道:
“待我轻松拿捏了袁尚、袁熙两小儿凯旋邺城,倒要仔细看看他是何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