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乐:开局替朱棣御驾亲征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这届官员太没有格局了(新书求鲜花、收藏支持!)

最新网址:m.diquge.com

几人知道皇帝因为刚才朝堂上的事心情不好,全部纹丝不动地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唉!”

良久之后,朱棣叹道:“你们怎么就不理解朕呢?”

良久,仍无人应答。

“夏原吉!”

“你既是户部尚书,难道就不知道其他地方的粮税很低吗?”

“只有江南情况好点儿,朝廷现在缺钱不从江南加税从哪儿加?”

朱棣虽然不喜欢繁杂的政务,但对赋税基本情况还是了解的。

皇帝问话夏原吉不敢不答,他叩首后抬起头回道:“皇上所言极是。”

“但朝廷做事应该讲究公平,江南即便富庶,也不能承担比别处更高比例的赋税啊!”

“长久下去朝廷恐失江南之民心。”

这差不多就是老调重弹,朱棣听了不禁翻了个白眼儿。

当年我老爹搞科举南北榜,你们就反对,现在我对江南加点儿税你们也反对。

全国一盘棋懂不懂?

这届官员太没有格局了!

如果各方都是局限于自己的利益,那大明岂不成了散装大明?

北伐还搞不搞了?鞑子还消灭不消灭了?

“你个小兔崽子,竟然敢打瞌睡!”

朱棣茫然四顾的时候,发现自己坐榻旁边有人站着睡觉,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于是顺手抄起一封奏折往他脸上砸去。

“皇爷爷,您有火气冲他们发啊!”

“干我什么事嘛!”

那少年别看睡着了,可反应却很灵敏,眼睛还没来得及睁开就感觉有一股风袭来,他只头微微一侧,封奏折便砸在了身后的柱子上。

旁边的太监赶紧去把奏折捡起,少年顺手从他手里接了过来,揉了揉眼随意翻看着。

“朕是让你来睡觉的?”

“怎么一点儿皇孙的觉悟都没有呢!”

“皇室成员都像你这样,还怎么建设大明?”

朱棣一脸幽怨地说道。

这个少年不是等闲人,他是赵王朱高燧的世子朱瞻均。

朱瞻均是赵王朱高燧的嫡长子,小时候本来叫朱瞻坺,因为生了一场大病,让“黑衣宰相”姚广孝算了一卦后改名为朱瞻均。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避灾躲厄,朱棣还把他寄养在民间,直到两年前满十六岁的时候才被接回赵王府。

朱棣和朱高燧以为这小子在民间长大,对皇家礼仪不懂,所以在细节上很少跟他计较。

实际上,朱瞻均早就不是当时那个人了,他被一个穿越者附身,并同时具备两个人的记忆。

在民间待着的这十年,系统除了送给他几件礼物外,没有派一个正经任务。

不过他也不在乎,在大明做个枯燥乏味的世子爷挺好的,以后还能承袭爵位成为王爷呢!

来了南京赵王府以后,他仍旧像以前那样我行我素放荡不羁,可朱棣和朱高燧不答应,非得拉着他每天一大早参加朝会,完了还得继续去武英殿接着议事。

刚开始看着一帮大臣吵得唾沫横飞还很新鲜,多看几次就腻味了,他每次都躲在柱子后面倚着睡觉。

只要朱棣不点名,他绝不会多说一句话。

“哟,皇爷爷您这是要加税啊!”

他扫了几眼打着哈欠说道。

“怎么?不行吗?”

朱棣斜靠着身子,试探地问道。

“行,当然行了!”

朱瞻均把折子往太监怀里一扔,笑道:“你看行,我看也行,就是恐怕那些大臣不行啊!”

“哦?”朱棣好奇道,“你小子今天没有睡觉啊?”

他知道这个大孙子每次都躲在大柱后面睡觉,只是懒得搭理罢了。

凡事要循序渐渐,能来上朝就是进步,具体参与朝政可以慢慢来。

“睡了呀!”

“我就是不睡觉,那也懒得听他们嚷嚷。”

朱瞻均走过来双臂交叉在怀中,看着眼前跪着的人笑着说道。

“你放肆!”

“你闭嘴!”

赵王朱高燧听见儿子这么嚣张,本想抬头训斥他一下,没想到自己被老爹给训斥了一下,于是慌忙低头重新跪好。

朱瞻均踱到朱棣身旁轻笑道:“他们说的有些道理!”

“你...”

“您别着急,听我详说啊!”

朱棣抬头指着他正要去骂,被他一堵只好耐着性子继续往下听。

“太祖爷取得天下便是以东南之地作为支撑的,后面又修了规模宏大的南京城也是依赖江南的人力物力。”

“就是皇爷爷您之前的两次北伐,不也是靠的江南粮草吗?”

“现在再加人家的税确实有些不妥。”

几人见皇孙站在他们一边,喜上心头侧目相互看了几眼。眉宇间尽是赞许之意。

果然还是年轻人讲武德啊!

都说这个世子爷行事乖张不可捉摸,今天这这些话说的非常明白嘛,要是陛下也这么明白就好了。

太子朱高炽微微抬头看了大侄子一眼,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

“那照你的意思,这税就不加了,北京的新都不修了是吧?”

朱棣知道这个大孙子主意多,但听到现在依然没听出这是向着自己说话,逐渐开始不耐烦起来。

(新书期间,数据极为重要,跪求大佬鲜花、收藏支持!)

最新网址:m.diquge.com
来源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