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废王立武,君臣开斗!
226 废王立武,君臣开斗!
226废王立武,君臣开斗!
李治是喜爱武媚娘的,纵然朝中大臣等都认为此案疑点太多,而且与常理太不吻合,王皇后与萧淑妃也曾经争得不可开交,朝中都知道,可萧淑妃的儿女安然无恙嘛,这就很能说明问题,王皇后没道理杀一个公主!可李治偏听偏信武媚娘,虽然是定不了案子,可王皇后在李治心中已经一落千丈了。
武媚娘又做布偶,上面写上李治名字,布偶头上扎满了针,悄悄投于王皇后和萧淑妃处。
某天夜里,当李治又犯头疼病的时候,武媚娘说:“亲亲宝贝,你总头疼,也该查查原由,必是有人厌胜之故。”
所谓厌胜,就是做成个小布偶布偶身上扎满了针,用以诅咒人的。
李治听信武媚娘的话,欲派人纠察此事,武媚娘说:“可使许敬宗纠察此案也,你舅舅长孙无忌偏袒王皇后,长孙与太原王氏集团,打成一片,互相拱服,比如,上次安思定公主事件,他都是不了了之的。”
高宗信服武媚娘的话,乃用许敬宗纠察“厌胜”案。
许敬宗,早被武则天暗中笼络,与李义府等人暗中联络,暗地里多方活动,积极参与“废王立武”运动。
此时的朝廷,汹涌澎湃,形成了无比鲜明的两派,一派支持王皇后,一派支持武媚娘,双方剑拔弩张,毫不相容。
许敬宗带女太监于后宫各处搜查,尤以皇后宫中和萧淑妃宫中为甚,结果搜查出写着李治名字的布偶,头上扎满了针。
许敬宗把这个玩意送给高宗过目。
高宗李治此时正头疼,看了这东西,如何不恼?
武媚娘在旁说:“怨不得陛下总头疼,却原来有人背后巫蛊诅咒。”
李治大怒,召集百官,欲罢王皇后。
长孙无忌等据理力争,李治不能断。
武媚娘躲在屏风后边,待长孙无忌等走后,对李治说:“都是因为王皇后集团势力太大,若不除掉,陛下无法掌权,现在没有一样事,陛下能做得了主的。”
这一把火添的,李治于第二天罢免了王皇后的舅舅柳奭(shì),柳奭在高宗一朝为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李治头一个拿下柳奭(shì),将他贬为贬为遂州刺史。并把原柳奭(shì)中书门下三品官员,全部贬掉,至此,王皇后的后台被撤掉。
武媚娘在后宫布置下一个情报网,王皇后和萧淑妃的一举一动,都有人报告给她,武媚娘内设暗网,外结大臣,有李义府、许敬宗等提出废王立武。
李治为立武媚娘,亲自和武媚娘到舅舅长孙无忌家中,看望舅舅,给带去了十车金银珠宝等,李治又加封长孙无忌的三个儿子官职。
武媚娘先是来软的,暗中叫她母亲也给长孙无忌送礼,并请长孙无忌答应废王立武。长孙无忌全都不为所动,坚持不可废掉王皇后。
长孙无忌为什么这么做,他可不是为王皇后着想,因为朝中分成两派,支持武媚娘的一派如果胜利了,那就意味着他这一派失败了,这是不可承受的,所以无忌不答应。
朝廷大臣此时分成两派,除却先前的许敬宗和李义府,还有一位要提一提的,这个人,就是大唐开国功臣李勣。
李勣就是徐茂公,本来啊,徐茂公身居高职,他并不需要和什么人斗,他的官职够大的了,已经加封不上去了,到顶了,虽然没有无忌那样的大权,可官职和资历高啊。但是朝廷中现在明显的分成了两派,没有中间派一说。
因为每次上朝,几乎就这点事,废乎?立乎?
下一节,更精彩:
PS:各位亲亲,能否支持一波票票和花花,打赏和花花与我!新增章节来啦!感谢各位的支持,我会更努力,每天稳定更新,让我们一起,共创辉煌,好不好!谢谢各位的支持!我会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