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千山路

关灯 护眼    字体:

下部 第二百三十七章 故乡

最新网址:m.diquge.com

离开了华容县城她要继续赶往自己家乡。她身着一身普通的旗袍,提着一只小皮箱,打着一把小伞,秋雨把她的下身已经全部打湿了。她踏着熟悉又陌生的小路看着两边的稻田,迎着一阵阵含有稻香的清风,范玉萍的心情无比的舒畅,她展开双臂深深吸入这含有泥土芬芳的空气,她突然想起苏轼的《临江仙·送王缄》来,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这里以前是自己如此害怕接近的土地,她脑海里不断回想着当初自己狼狈离开的场景,那个衣裳褴褛的男孩仿佛就在站眼前,她仿佛看到那男孩在问她:“你是谁?你来这里做什么?”她回答:“我是你,我现在回家。”男孩反驳她说:你怎么可能是我?”突然那男孩不见了,远处那男孩在不时回头张望她,一阵风雨吹来她用手挡住眼前,当手放下时,眼前除了稻田什么也没有。她回头遥望着身后这条蜿蜒的小路,脸上已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她忍不住蹲下身哭泣起来,慢慢的她发现雨渐渐小了继而雨停了下来。

走了约二里来路,前面就是于家村,来到村口她在原地足足站了三、四分钟,眼前的景色似乎非常熟悉而又陌生,毕竟二十多年了,她利用自己仅有的一些记忆残片来寻找。范玉萍走进眼前的于家村,这里一切是如此的陌生却又如此的熟悉,走进村口看见一家杂货铺,老板是个30岁左右的年轻的妇女,范玉萍走上前买了香烛。

女人问:“太太面生啊,你到这里是来做莫子?(做什么?)你是外地来的吧,是来走亲戚吗?”乡里人比较热情,会主动打听。

范玉萍说:“是的,您是一直住在这里吗?我想打听个事情.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你晓得波?”

女人说:“我是从安乡嫁过来的,嫁来有十年了,我也晓不得你要问莫子,你说你想问莫子(什么)吧?”范玉萍说:“我想问27年前的事情,这里曾经发过一次大水!”女人说:“那我可能不蛮清楚,27年前我还在安乡呢,你问的事情我婆婆应该晓得,我婆婆就在屋里,我带您去问她一下!我想她应该晓得,她一辈子都住在这里!”

范玉萍便随着女人来到后面的屋里,屋里一个年约60来岁的老婆婆正佝偻着要在搓麻绳,女人和老婆婆打了个招呼然后就请范玉萍进去坐,说自己还要看铺子就走了。范玉萍就找了个矮凳坐着问:“娭毑,您老人家贵庚啊?”

老婆婆听力善好就回她:“妹子,我耳朵还可以,不消果摸(这么)大声!我今年62岁了!”老人用当地的方言说。

范玉萍发现老人的思维还蛮清晰的就问:“娭毑,我是来打听个事情,我想了解一下民国九年的事情,你老还记得波?”范玉萍努力地回忆故乡的方言,看来模仿能力也有限。

老婆婆想了一下说:“民国九年,九年?是古历庚申年吧,那一年不是发达(了)好大的水啊?果粒(这里)都淹噶(掉)了!”范玉萍一听她知道就很高兴地说:“是的,是的!就是那年啊!发大水的那年。”

老婆婆说:“你到底想问模子(什么)事?这和你有模子(什么)关系?你想问那伙(家)人家的事?”

范玉萍说:“哦,我想问的是村东头的于老关家......”

最新网址:m.diquge.com
来源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