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苍如
第243章 苍如
阴云不散,晚风阵阵,夜色漆黑,天空中见不到一丝光亮。
苍如师太伫立在禅堂门外的夜色里,向禅堂内望去一眼,见禅堂内烛光通明,而普恒正在和一众客人围坐说话,不好近前打扰,只在原地静静等候。
普竹走到禅堂门口,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打断了众人说话,示意门外有人,随后迈进禅堂,向普恒合十报道:“方丈师兄,慈云寺的苍如师太已经请来,现在门外等候。”
普恒起身合十回礼,说道:“辛苦师弟。”领着普洪、普能,随普竹迎出了禅堂门口。
众人也不好再坐,跟着起身,列站两边,腾出了一条道来,看向禅堂门外,耐心等待,只有黄婆的心里忐忑不安起来,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似乎还没有准备好要去面对苍如。
苍如师太从夜色里迎上几步,来到禅堂门口,和普恒、普洪、普能,逐一合十见礼,说道:“慈云寺贫尼、法号苍如,见过普恒大师、普洪大师、还有普能长老。”
普恒、普洪、普能纷纷合十回礼。
只听普恒说道:“烦劳苍如师太远道而来。老衲请普竹师弟前去慈云寺,将苍如师太仓促请来,是因为、这里有一位黄夫人,在须弥山下犯了过错,她自称是先王周允的妾室,俗名叫做黄娟儿,昔日曾在苍如师太的座下修行,法号慧仪,望请苍如师太能够前去亲自相认,与她见上一面。”
苍如不动之间,犹如松柏,回道:“贫尼已经从普竹长老的口中听说了,此次前来,便是要与她见面的。”
普恒放下心来,说道:“善哉。她眼下正在禅堂等候,请随我来。”移开一步,让出通往禅堂门口的过道,请了个手势,领着众人一起,陪着苍如走进了禅堂。
禅堂内烛光晃动,一片通明。
苍如慧眼如炬,向堂内众人一一望去,见秦淑远、萧兰儿、孟尝风、张云鹤都在向自己默默行礼,也合十逐个回礼,目光最后落在了黄婆的身上,一时疑惑,不敢相认。
黄婆见到苍如进来,羞愧地低着头,踟躇片刻,才鼓起勇气,拖着伤残之躯,走到了人群中间,试探着喊了一声:“师傅。”期望着苍如还能记起她这个弟子。
苍如上上下下打量了黄婆一眼,见她左臂缺失,红衣破烂,神态病弱,样子凄凄惨惨,正低垂着脑袋羞于见人,疑惑道:“你是慧仪?”
黄婆已经数不清多少岁月,不曾亲耳听到过苍如再次叫出她的法号了,如今再一次听到,却早已经是岁月苍老,物是人非了,心中难免感触万千,五味杂陈,点了点头,承认道:“我、我是……”
苍如看得不太清楚,想了想,说道:“请施主将头抬起来,让贫尼看看。”
黄婆犹豫了一下,将脸抬起来面向了苍如。
苍如盯着黄婆的脸看了看,恍惚间、回想起了当年慧仪的影子,竟有九分神似,不禁心绪万千,眼中泛起了复杂的神色,随后收回目光,侧过了身去,渐渐平静下了心绪,不知道正在想些什么。
黄婆心中忐忑,又低下头去,静静等待着苍如的相认。
普恒上前几步,走到两人一旁,见苍如神情不定,问道:“苍如师太,你还能认得她吗?”
苍如早已认了出来,只是此刻不好相认,因此,左右为难,犹豫过后,摇了摇头,说道:“请恕贫尼年老眼拙,岁月匆匆,物是人非,记得不太清楚了。”
四堂首座普洪暗暗一叹,说道:“师太稍等。”走上高堂,在茶几旁捡起那一个“袈裟包裹”提了过来,放在地上,揭开来看,说道:“苍如师太,你还认得此物么?”
苍如看了一眼,心中惊疑,不禁又偏头看了一眼黄婆,想了想,说道:“这是我慈云寺的银光琉璃轮宝,贫尼又怎么会不认得。”
普洪见此,又问道:“既然如此,师太可还记得此物的去向吗?”
苍如心中无奈,如实回道:“此物本是贫尼的恩师所留,后又经贫尼之手,赐给了我那个不肖的弟子、慧仪。”
普洪与普恒相视一眼,说道:“那便不会有错了,实不相瞒,这一对银光琉璃轮宝,正是这位黄夫人所使用的法宝,只可惜,本寺的谛听尊者把她抓回来的时候,不慎失口,咬坏了其中一个,还请苍如师太知晓其中缘由之后,能够理解,切莫怪罪。”
苍如心里虽然感到心疼,但也无可奈何,转头又看一眼黄婆,想了想,说道:“普洪大师不必介怀,此物已经遗失多年,如今能够被昭华寺再次找回,保全下来其中一个,也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岂敢怪罪。”
普恒看出苍如的心里尚有顾虑,想了想,说道:“苍如师太,出家人不打诳语,请你再好好看看她,究竟是不是你那个法号叫做慧仪的弟子?”
黄婆念起当年苍如对她的照顾,心中既十分感激,又十分羞愧,不知不觉,眼中已经泛起了泪花,慢慢跪在了地上,说道:“苍如师傅,我真的是慧仪……”
苍如心中无奈,又看了一眼黄婆,久久不言。
黄婆恍惚间想起了什么,抬起右臂,用牙齿摘掉了右手腕上佩戴的一串佛珠,拿在右手中,努力地向前跪了两步,呈到了苍如的面前,含泪道:“苍如师傅,这是您当年送给慧仪的佛珠,弟子一直都带在身上,从不敢忘记您当初对我的照顾。我、我真的是慧仪……”
苍如看向黄婆,犹豫过后,还是拿过那串佛珠看了几眼,即使认出了那串佛珠,也依旧是不言不语。
黄婆见苍如依旧无动于衷,明白了她并不是不记得,而是不愿意和自己相认,心中顿时悲戚,却又无可奈何,回想起自己漂泊的一生,只觉得十分凄苦,到头来,也还是觉得当初在慈云寺里的那段岁月,能更加教人内心踏实和平静一些,渐渐落下了悔恨的眼泪,说道:“苍如师傅,慧仪知道错了,请苍如师傅把弟子带回慈云寺吧,弟子今后必定认真悔过,就请苍如师傅认下弟子吧。”
苍如见黄婆落泪,心里不免激起一阵波澜,暗暗平复下心境后,心平气和地对普恒说道:“方丈大师,贫尼记起来了。这串佛珠,的确是贫尼当年亲手送给黄娟儿的剃度之礼。”看了一眼黄婆,接着说道:“她也的确和当年的黄娟儿极为相像,不会错了。”
普恒点了点头,又问道:“她可曾在慈云寺犯下过两条人命?”
苍如道:“她昔日里、曾有一个老相好,名叫陈武亮,夜里时常潜进慈云寺和她私会,有一次,被她的师姐们逮到了,恼羞成怒,杀害了她的两位师姐,她不以为耻,反而跟着那个淫贼陈武亮跑了。”
普恒见苍如也已经承认了此事,放心下来,说道:“不瞒苍如师太,那个陈武亮,今日已经被人杀害了。”
苍如微微一怔,想了想,合十道:“阿弥陀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普恒道:“实不相瞒,这位黄夫人和陈武亮,还曾在洪川杀害过许多人命,眼下又因贪念,跑来灵州,想要抢夺他人的宝物,可谓是恶行累累、罪孽深重,既然苍如师太已经认得她这个弟子,那便烦请苍如师太亲自来为此事做个决断吧,不论如何罚过,这都已是慈云寺该做的事了。”
苍如沉心片刻,合十道:“此事,贫尼恐怕要爱莫能助了,还请方丈大师自行决断吧。”
普恒闻言一怔,疑惑道:“她既然是师太的弟子,难道不应该由师太亲自罚过吗?”
苍如心平气和地说道:“方丈大师有所不知,我那个不肖弟子慧仪,自从与人私逃,便已经被贫尼从慈云寺里除名了,王室为了顾及声誉,也早就已经对外宣称,黄娟儿身染恶疾,不幸早亡了,贫尼虽然还认得此人是黄娟儿,但却再也不记得她是慈云寺的慧仪了。”
普恒哑口无言,陷入沉默。
黄婆也顿时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