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烟儒墨染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9章 清闲

最新网址:m.diquge.com

萧兰儿包好了药粉,拿给秦淑远两包,说道:“给,等到不舒服的时候再吃,吃完了会肚子痛,喝点酒会好一些。”

秦淑远接下两包药粉。

萧兰儿接着说道:“你的这身衣服不能再穿了,我去找一件,你先换上。”说完,走出了后院西房,再回来时,手上已经多了一件洁净的白衣,交给秦淑远道:“给,就在这里换吧,换好了叫我。”等秦淑远接过那件白衣,便走出西房,带上房门,背对着房门静静等待了起来。

秦淑远换好衣服,拿着旧衣打开了房门。

萧兰儿转过身来,重新打量了他一眼,问道:“合身吗?”

秦淑远道:“还好。”

萧兰儿道:“这是我侄儿的衣服,他还没穿过,你先将就着穿一下吧。”走到秦淑远的面前,伸手拿过他手中换下来的那件旧衣,说道:“你的这件衣服借给我用一下,我让人把它洗干净,再去请人照着这件衣服重新再做一件,很快就会好的。”

秦淑远暗想,这件衣服已经破了个剑洞,如果穿回去让徐筱筱看见,又要问东问西了,只好应允道:“好。”

萧兰儿便带着那件旧衣,去萧府西院里找丫鬟阿春去了。

秦淑远安心下来,走回西房,继续碾磨起了药材,等萧兰儿再一次回来时,他的药粉也已经碾磨得差不多了。

萧兰儿蹲下来查验一遍,见药粉已经碾磨得十分细腻,说道:“已经好了。”将碾槽里的药粉全部收进药罐子里,放好后,又走回来,对秦淑远道:“这里没事了,去书房吧。”带着秦淑远一起走出西房,关上房门,走去了书房。

书房由耳房改造而来,空间并不是很大。左边放置着几排书架,陈列着许多书本。右边窗下是一张书桌,放着笔墨纸砚。左边书架旁的角落里,还摞着两条长凳、一捆高粱秆编制的草席。右边书桌旁的角落里,也放着一张琴案、一个柜子。

萧兰儿把两条长凳搬出来,摆在后院的阳光下,找来两根长长的竹竿子,搭在两条长凳上,又把高粱席拖出来,铺在了竹竿上面,随后开始把书房里的书本抱出来,放在搭好的高粱席上晾晒。

秦淑远看出她这是要晾晒书本,便也自觉地跟着她一起进进出出、往外面的席子上抱起了书本,他拿的并不多,因此,萧兰儿也没有制止,没多久,两人便铺满了一整张席子的书本。

萧兰儿整理着书本,见秦淑远还在往外抱书,觉得他此刻看上去有些呆,说道:“够了,放不下了。”

秦淑远“哦”了一声,这才停了下来。

萧兰儿没有再说话,只是专心致志地整理着高粱席上的书本,摆得整整齐齐,互不遮挡。

秦淑远闲下来,问道:“你经常做这些事吗?”

萧兰儿道:“一年一次。”

秦淑远好奇道:“每年的今天,你都会把这些书拿出来晾晒吗?”

萧兰儿道:“对。今天是六月初六,昭华寺的翻经节,每年的这个时候,昭华寺都会把万佛古窟里的经书拿出来晾晒一遍,后来这个习惯也在民间传开,就成了这里的一个节日。”

秦淑远点了点头,说道:“这么说来,昭华寺的万佛古窟,现在的场面一定很壮观了。”

萧兰儿道:“佛门三藏十二部的经典浩如烟海,都要在这一天拿出来晾晒,场面自然会很壮观。”等她整理好了书本,额头上已经满是汗珠,她抬起黑色衣袖,沾了沾脸上的汗珠,对秦淑远说道:“天热了,进去坐吧。”带着秦淑远走进书房,挑了几本书,在书桌旁坐下,看了起来。

秦淑远不忍打扰他,便也找了本书看了起来,但没多久就觉得枯燥得很,静静地看起了萧兰儿。

萧兰儿有所察觉,想了想,说道:“要不,我陪你下棋吧。”

秦淑远感到意外,问道:“你还会下棋?”

萧兰儿道:“我的爹娘比较开明,从小就给我请了私塾先生,琴棋书画,样样都学过,只是学得都很粗浅,你不要介意就好。”起身将书本放在一边,从一旁的柜子里拿出两罐黑白棋子、一张棋盘,摆在了桌子中央,抓起一把黑棋子,问秦淑远道:“单还是双?”

秦淑远道:“好事成双,我猜是双。”

萧兰儿摊开手,数一数手里的黑棋子,说道:“是单数,你输了。”

两人猜数分过先后,萧兰儿执黑棋先行,秦淑远执白棋后行,下起了围棋。

教导秦淑远围棋的先生,尽都是天下名士,本以为胜券在握,却想不到第一盘就输给了萧兰儿,不禁说道:“这还叫粗浅,依我看,是个高手才对,我认输了。”说完,把手里的棋子丢在棋盘上,投子认输了。

萧兰儿心里高兴,谦虚道:“险胜而已。”说完,起身走出了书房。

秦淑远跟了出去,见她正在整理书本,便也走上前去,和她一起,把后院晒的那些书本全都翻了个身,又走回了书房。

两人收拾起棋盘上的棋子,猜数分过先后,又下起了第二盘,这次秦淑远执黑棋先行,萧兰儿执白棋后行,尽管秦淑远这次下得很认真,局势也很焦灼,但等到收完官子,秦淑远数过棋子后,发现还是输了三子。

萧兰儿数过棋子后,也才发现是自己又赢了,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我又赢了。”

秦淑远也笑了笑,说道:“我的围棋师傅们,好歹也都是天下的名士,想不到今天会连输给你两盘,看来他们的后世之名要保不住了。”

萧兰儿直言不讳道:“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输了棋,和他们可没有关系。”

秦淑远自幼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心里颇有一股叛逆的性子,可眼下见到萧兰儿丝毫都不给他留些情面,竟也没了半点脾气,只觉得她高兴就好,忍住尴尬的心境,笑道:“你说得对,和他们没有关系,你的棋艺的确很好。”

萧兰儿意识到,他或许只是在谦让自己,想了想,说道:“书已经晒好了。”话音落地,起身走出了书房。

秦淑远跟着她走出书房,见她正在收书,也走上前去,帮她一起收起了书本,回到书房,又把书本交给萧兰儿,分类放回了书架,等两人收完书本,又把其余的书本接着拿出去晾晒,等待期间,便又在书房里坐下,下起了围棋。

萧府的丫鬟阿春把秦淑远衣服上的血洗干净,拧干了水,到厨房的灶台下捡出一盆火炭,来到太阳底下,用熏衣用的竹笼罩住火盆,把秦淑远的衣服搭在竹笼上,熏晒起了衣服,等熏晒干了衣服,已经是下午时分了。

丫鬟阿春用火斗将衣服熨得十分平整,折叠好后,亲自送进了书房,然后又独自离开,下去休息去了。

萧兰儿和秦淑远下完最后一盘棋时,剩余的书本也已经晒好了,秦淑远往书房里收,萧兰儿往书架上分类摆放,随后又收起了高粱席、长竹竿、两个长凳,走到厨房洗净了手。

两人回到书房。

萧兰儿拿起丫鬟阿春洗干净的衣服,问道:“你以前来过这里吗?”

秦淑远道:“没有,只是听说过。”

萧兰儿想了想,说道:“那我带你出去走走吧,顺便请人帮你做件合身的衣服。”说完,带着秦淑远走出了萧府的正大门。

两人走进屠苏城城东的那间绸缎铺,把秦淑远的衣服留给绸缎铺里的六娘,叮嘱六娘照着那件衣服重新再做一件,然后就走出了绸缎铺。他们沿街而行,一路从城东走到城北,又从城北出城,来到十里平凉湖畔,在湖边的一个亭子里坐下来休息,看起了平凉湖畔的风景,而那亭子叫做:望风亭。

距离亭子不远处的湖边,还摆放着一块大大的景观石。那块景观石是由当地的文人墨客共同出资,从须弥山上运送下来的,景观石的上面就只刻着古人的一句诗,道是: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最新网址:m.diquge.com
来源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