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万寿节(求推荐 收藏)
第55章 万寿节(求推荐 收藏)
乾隆四十五的秋天,一艘大型米艇在台湾安平港装满大米后,缓缓驶出港口。
这艘船和停在港口的其它商船并无区别,不过船主却是天地会的一名头目。
五日前,在天地会的堂主大会上,大护法了功和尚力排众议,要将徐铮立为新护法。
这一提议获得了多数堂口的赞同,但也有少数堂口表示反对。
为此,了功和尚将随徐铮一起,北上刺杀皇帝。
这几日,徐铮以《神照经》相传,了功修习后效果甚佳,多年暗伤竟缓缓恢复。
再辅以九花玉露丸的调养,伤势已好了大半。
在这艘船舱中,藏着十门从法兰西购得的轻型野战炮,炮长不到两米,重量约三百公斤,最大射程超过1公里。
这是天地会为造反囤的军火,买过来一次未用就收入库房。了功直接搬了出来。
当然,随行的还有十名炮手,几十名辅助人员。
天地会起义多次,却没一次成功,而且每每死伤惨重。
了功和众堂主痛定思痛,发现要和装配大量火器的清军干仗,光靠大刀大枪就只有挨打的份。
再加上沿海一带走私军火较为便利。
于是,天地会在几年前便开始购置新型火器,并请了教官大力训练火器的使用。
当然,为免清兵注意,平日帮中弟子还是以兵刃为主。
令徐铮意外的是,伟仔三人对火炮操作竟然极为精通。
“徐大侠,您在京城一刀斩杀百人,这是真的吗?”
伟仔仰着脑袋,一脸仰慕之情。
乾隆着刑部下发的海捕公文写的是,“勾结红花会反贼,图谋不轨”。
对于徐铮绑架、杀人之事,公文上却一字也未提及。官府甚至对一些消息进行了封锁。
在这种情况之下,还能流传出来,自然是红花会的手笔。
徐铮笑着摇了摇头。将当日情形一一道出。
船上众人,包括了功和尚都凑到跟前,听得津津有味。
虽然徐铮只是平铺直叙,但旁人听来却是一片刀光剑影、满目腥风血雨。
听完真实的故事,伟仔三人更显激动。三人对视过后,忽然一起跪下。
伟仔道:“徐大侠,您......您能不能.......收下我们?”
说实话,这三人论武学资质,与胡斐相差太远,不过三人心性不错,属于可以培养的人才。
徐铮看了看了功和尚。
“无妨,你若有意收徒,老僧自与蔡老四说道。”
先前聊天时他已知道,伟仔三兄弟学的是家传武功,蔡老四并不是师傅。但按天地会规矩,教中弟子拜师须经过堂主同意。
徐铮道:“此去京城,生死难料。倘若能安然脱身,说明我们四人有师徒缘份。”
若是不死,他真愿意收下三人做徒弟。
这时,船工大声喊道:“到三江口了。准备卸货。”
海船到宁波三江口,需换行驶内河的平底船,便可走运河直入京城。
徐铮目光一扫,便在岸上人群中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心中不由微微一热。
热河行宫,澹泊敬诚殿。
七十岁的乾隆皇帝,面容白皙而微带黄气,须髯半白,双目炯炯有神。
按乾隆朝规矩,纪年逢五之年,正好是皇帝年龄逢十之时,照例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
十几日前,皇帝便带着全家老小来到承德行宫。接着便是持续的庆祝活动和朝拜。
除了满族贵族、文武百官、蒙古王公之外,还有来自四川、甘肃、云贵各地的土司,来自回部各地的伯克,以及西藏达赖与班禅的使者、台湾生番的代表。
此时大清尚有高丽、琉球、安南、南掌、暹罗、缅甸、苏禄、坎巨提、浩罕、布鲁特、哈萨克、玛尔噶朗、那木干、塔什干、哲孟雄、不丹、爱乌罕等十几个藩属国,纷纷组织了使团不远千里、万里赶来拜寿。
如此盛况,作为写诗达人的乾隆爷自然要露一手。
在满朝文武、各国使臣充满期待的目光中,神色庄严的乾隆皇帝突然露出几分拘谨之色。
他沉思良久,才纵声吟道: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虽然诗变成了词,内容也有些没头没尾,还严重跑题,和大人还是带头叫好:“此诗气象宏伟,唯有陛下之境界胸怀,方能写出如此佳作,唯有大清万里疆域、千古盛世,才配得上陛下此诗。”
一时间,殿内群臣颂声不断。
皇帝嘴角微抽。他抬了抬手,殿内顿时一片寂静。
“诗词乃是小道。当今世界,欧美诸国已经崛起,我大清若是继续闭关锁国,不能开眼看世界,恐怕早晚要亡国。”
此言一出,群臣面面相觑。不过迫于皇帝淫威,并无一人敢于反驳。
白日庆典结束,晚上还有盛大的宴会。
群臣不敢让乾隆再吟诗,便纷纷上前敬酒贺寿。
皇帝杯到必干。几斤酒下肚,面色没有丝毫改变。众臣无不称奇,只道皇上保养有术。
晚宴之后,皇帝步入寝宫。
新任侍卫总管穆克登阿早已恭候多时。
“启禀皇上,两名秀女已经备好。”
乾隆满意的点了点头。
穆克登阿是满洲镶红旗人,曾多次随军出战,骁勇非凡。忠心自不用说,关键是手也够黑。
相比之下,之前的侍卫总管白振就有些妇人之仁。
“捉拿反贼之事可有消息?”
乾隆虽是随口一问,穆克登阿却不敢有半分随意,躬身答道:“奴才已从粘杆处调派两百名经验丰富的拜唐至回疆,四处侦探反贼消息。倘若发现红花会重要头目,万不可动手,只须提供消息,再由健锐营派遣精锐之士捉拿。”
此前乾隆一怒之下,派了和珅和阿桂去回疆剿匪,收效却甚微。
只因回疆地广人稀,再加上红花会的反贼与当地百姓关系极好,等侍卫发现反贼迹象,大军赶到时,贼人早已走远。
因此阿桂建议,先由粘杆处的精干人员四下查访,搜集信息,然后由健锐营一举擒拿。
粘杆处就相当于特务组织,健锐营就相当于大清的特种部队。
此招一出,立竿见影。仅仅半月时间,红花会弟子已被抓走数百人。
“那个叫徐铮的反贼呢?”
“自徐贼逃出京城之后,便失去踪迹。奴才以为,此人必定是和红花会众人一起藏匿在回疆。”
乾隆微一颔首,又提醒道:“万寿节期间,除大军在四面把守,你仍要多派精锐侍卫,仔细巡逻,加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