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比老西儿更抠门的人
第20章 比老西儿更抠门的人
“怎么说?怎么说?”
董有国来了精神。
不料,董金平却不说了,而是起身开始穿大衣,一副准备出门的模样。
哎呀,真是忘了!
董有国一拍脑门,他爸这是急着去医院看他妈呢!
人都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俩人都不知道隔了多少个秋没见了,估计心里都想的不行了。
“爸,我跟你一起去。”
他立马也一骨碌爬起来,然后又惋惜了下,
“早知道,就先别让亮子哥把那三轮车给骑走了。”
“这还用你说,先前我就让他把车给我留下了。”
董金平睃了他一眼,“你这就是马后炮,没啥用。”
“嘿嘿,那当然,要不怎么您是我老爸,我是您儿子呢?这姜啊,还是老的才辣。”
董有国一副狗腿的模样。
“你这小子,这两天变化不小啊,是不是跟亮子学的?有点油嘴滑舌了。”
董金平瞄他一眼,笑着点了他一句,
“不过这样子更好,以前的你太老气模秋了,跟个小老头一样。
孩子嘛,就应该有个孩子的样儿!
行了,走吧!”
“好嘞!”
董有国屁颠屁颠的跟上。
经过刚才那一役,对这个新鲜出炉的,比前世的他大不了多少岁的老爹,他又生出了几分亲近。
因为他刚随意瞄了眼系统,然后就被新收获的积分吓了一跳。
系统明明指明了,怼人一次,收获积分从一到十之间,可他刚才,竟然一下子收获了十八个积分。
仔细一看才明白,原来,组队怼人还能收获队友的辅助分呢。
刚刚他们父子俩这一唱一和的,竟然一人收获九分,两人加一起就是十八分。
加上之前剩下的积分,至少这前俩月不用发愁积分不够,被扣寿命了。
这,真的是太棒了。
他都没想到,竟然还能这么玩儿。
双人组队=双倍积分,这个,他记下了!
董有国的心情指数立马上浮了好几个点。
“爸,您骑自行车,这三轮车我来骑吧!”
哪怕董金平表现得再好,可董有国还是忘不掉他之前躺在病床上没有生气的模样,哪敢还让他干蹬三轮这种体力活儿呢!
董金平挑眉:“你行吗?”
“您就瞧好儿吧!”
董有国信心十足的跨上车座,松开刹车,握好了把手,脚下一发力,往前一蹬,这三轮车就缓慢的向前移动起来。
“嘿,还真行!看来亮子这小子教了你不少呢!”
董金平自动把儿子的变化归功于新收的徒弟身上,董有国自然也不会反驳,这骑三轮车的技能还是他上辈子带来的呢。
他上辈子的爷奶家在农村,爷爷喜欢种些瓜果送到镇上去卖,当时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人力三轮车。
那车,他是从小骑到大的,哪怕后来开上了汽车,这刻在骨头里的技能也是忘不掉的。
“爸,咱去接我妈喽!”
一骑上三轮车,董有国难得童心大起,还跟董金平玩起了赛车。
结果,当然是董金平赢了。
路上,董有国又想起了之前董金平那未竟的话语,
“爸,趁现在有空,您快跟我说说,之前为什么说,就是要让那阎老师回不过味儿来啊?”
“小国,你要记住了,打人不打脸,在没有必要的时候,不要当场让人下不来台。
那阎埠贵自诩是人民教师,最是好面儿,你之前跟个机关枪似的,那一通抢白,就是等于是当面甩他巴掌,他面儿上过不去的。
我们两家门对门这么住了这么些年,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要真是闹崩了,那以后的日子得多别扭啊。
所以啊,吵归吵、闹归闹,都要有一个度,能不正面冲突就不正面冲突。
当然了,我也瞧不上他,就借了你大田叔的那段相声来刺他两句。
没想到你这小子还挺机灵,话接得不错。
这样一来,咱们爷儿俩出了口气,面儿上还没把人得罪死了。
他当场回不过味儿来,那是他自己的问题。
回去以后,就随他怎么蹦跶了,以他那脾气,也只能在暗地里骂咱爷儿俩几句。
反正咱们也听不着。
不过,我可以保证,他绝对不会跑来秋后算账的。
因为咱们又没指名道姓说他是狗,他要是跑来说理,那等于自认是狗了。
你说这种傻事儿他能干吗?”
“那不能够!”
董有国也转过弯来了,
“搞不好啊,下回见着咱,他还是笑眯眯的,跟咱问好呢!”
“不是搞不好,而是一定!
那老阎啊,就是那样一个人!”
董金平哈哈大笑起来,
“打从你爷置办了四合院里的这两间房,我们家就跟他老阎家住对门,这一晃,都快三十年了,我跟他差不多是打小儿一起长大的,他是个什么人,我最清楚了。”
“那这位阎老师,他是不是从小就抠啊?”
董有国好奇的问。
董金平摇头,
“他?他其实不算抠,他这个人只能说是精明,现在变得抠也是被逼的。
家里孩子一个接一个的生,又没有老人帮衬着,就靠他一人的工资养活这一大家,不精打细算,那就真要去喝西北风了。
咱们这个大院啊,要说抠,还真轮不上他。”
“咦,除了他,咱们院儿里还有更抠的人吗?”
董有国觉得很奇怪,因为提起四合院,提起抠门,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外号叫阎老西儿的阎埠贵。
现在告诉他,竟然还有比阎老西儿更抠门的人,他有点接受不能。
“有啊,你没发现啊?我说的就是那个中院张寡妇家的贾东旭。
那个家伙,闷声不吭的,平常过日子,那才叫个抠呢!
我是听你易大爷说的,他也是收了那贾东旭当徒弟才知道的。
那个小子,但凡是进到他裤兜里的钱,你要再掏出来,别说门了,窗户也不可能。
就是把他从小养到大,跟他相依为命的老娘,他都留了一手的。
据你易大爷说,他收了那小子当徒弟都快十年了,除了喜酒,平时那贾东旭都没想着请他这个当师傅的喝上一回酒。
你说这人是不是抠到家了?
咱对门那老阎,有回得了好茶,我还跟着蹭过一口呢!
不过好像那人对他那个小媳妇还行,毕竟那闺女长得俊,这枕头风一吹,他怎么着也得给点面子的。”
董金平一说贾东旭,董有国差点就脱口而出,“那人都没了,我当然不会注意了!”
可话到嘴边,他就及时刹住了。
他忘了,这才1958年,那贾东旭还是活生生的,没到挂墙上的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