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三体面壁者开始 第29章 明年的目标
诸天:从三体面壁者开始 第29章 明年的目标
第二天早上,林云和李若冰吃了个早餐就坐着太空电梯上天了。
这一次的运载舱呈胶囊形状,专门载人的,速度比以前他乘坐的天梯一号更快,31小时就进入同步轨道上了。
林云和李若冰进入终端站大厅后,看到几个人在另外一个大型运载仓前卸货,一个个漂浮的箱子被他们推出,然后往上面套一种白色的小型推进器,箱子就会自己离开了。
林云和李若冰身上也有这种小推进器,这是为了方便在失重环境下移动所设计的,使用时可以固定在腰带上,然后用手里的控制器操控方向。
比十五年前要方便。
一个工程师看到林云,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惊讶的上前问:“您是面壁者林先生吗?”
三体人和人类和谈已经过去快20年了,这么长的时间,新一代的已经成人进入工作岗位。
危机纪元初期的那种绝望,这些年轻人没感受到多少,但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总是难以避免的听到或者看到林云的事迹。
现在提问的工程师李彬就是这样的一个年轻人,他刚来这里参加工作不久。
“我是林云,你好。”林云表现的和平易近人。
“林先生,真的是您啊,我在初中课本上看过您的照片。”李彬有些激动的说,“没想到今天能见着真人!”
“没想到十几年过去,我已经成为教科书上的人了。”林云有种非常新奇的感觉。
旁边的一些人也看了过来,十几年过去,林云的名字并没有褪色多少。
除了被搬到了教材上,叮咚视频上也一直有大量关于他的视频。
这时,又有一个运载舱进入终端大厅,在夹具的帮助下和终端站大厅对接在一起。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走上前说道:“林先生您好,我是发动机项目部的秦伟,维德主任让我给您当向导。”
林云和那个年轻小伙挥了挥手:“我先走了,你忙你的吧。”
然后,他和李若冰就跟着秦伟离开了终端站大厅。
“林先生再见。”李彬目送林云离开,然后又投入到工作中去。
不过,卸货的工作比较简单,他们几个人通常一边干活一边聊天。
“刚才那个就是十几年前的林云吧,看起来可真年轻。”一个高高瘦瘦的人说道。
“他这些年一直在冬眠,当然年轻啦。”另外一个有些胖的人说道。
“冬眠好啊,说不定未来几百年就能实现长生了,可惜太贵了,不然我也想攒钱去未来。”
“那也未必,一百多年后三体人就来太阳系这里了,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未来就未必有你说的那么好……说不定三体人哪一天就翻脸了,要和人类打仗。”
“我爸一直就说,我们这几代人是最安稳的。”
“没那么容易打仗的,太阳系的资源,够我们两个文明一起用几百万年了。”
……
“要多久才能造出推进速度可以达到百分之十光速的聚变发动机,你们有没有大致的预测。”在进入一条很长的走廊时,林云问秦伟。
走廊是巨大的圆形管道,笔直的向前,非常的长,尽头那里是一个小小的圆孔,
结合上来时看到的终端站结构可以判断,这长廊是连接圆环终端站的辐条之一。
“维德主任的目标是在明年把聚变发动机的推进极限提高一倍,也就是到百分之十的光速。”
秦伟的语气中不乏对维德的敬佩:“我相信,维德主任可以带我们实现这个目标,他此前定下的计划都一一实现了。”
“按维德主任的话来说,三体人已经给了我们图纸,我们只需要一层一层地往上建造,现在只剩下最后一层了。”
“看来,维德主任一直都在前进啊。”林云笑道。
秦伟也笑着说:“主任他一直都在督促我们前进。”
他们刚进入长廊时仍在飘行着,但因为圆环终端站一直在旋转着,林云很快感受到了微弱的重力。
他知道这其实是离心作用导致的。
尽管重力很微弱,但也可以让他们分辨出上下方向了,这样一来,走廊就成了一口深不见底的井,他们不再感觉自己是在飘行,而是在下坠。
林云十五年前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并没感到害怕。
而第一次上来的李若冰,则紧紧抱住了林云的手,显然是有些害怕。
林云安慰道:“这里的模拟重力不强,时不时用旁边的栏杆减速一下就好,或者用身上的小推进器也行。”
“嗯,我习惯一下。”李若冰慢慢松开林云的手,抓住旁边的导引栏杆,和他们一起往下坠落。
秦伟能看出李若冰和林云关系有些亲密,他想起曾经看过程心博士和这位面壁者的桃色新闻,心想这林先生还挺风流……
不过,在人类文明的生存问题前,风流不风流,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只要能带领整个人类进步,那就是一位优秀的面壁者。
很快,他们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这是终端站第一个圆环和辐条的连接处。
往两边的廊道看去,可以发现。地面都在远处往上升起。
第一环廊道的两边入口,都有写着红色的字体。
【终端一环】
【重力:0.15G】
“这里就是天梯三号终端站的第一环。”秦伟指着两边说道,“第二环的直径是第一环的两倍,人造重力是0.3G,我们更喜欢在那里工作。”
“三环已经建好了一部分,维德主任的办公室就在那里。”
一环的走廊两侧,可以看到一排密封门,时不时就有人进去和出来,他们可以在第一环的廊道直立行走,但因为重力比较微弱,还是有人借助推进器来行走。
林云没进入一环,而是准备直接去三环,因为今天维德刚好在终端站这里。
不同于终端大厅下来一环的自由下落,他们从一环到三环是坐扶梯下去的,因为随着人造重力增加,自由下落的受伤风险也会加大。
他们坐扶梯下去的过程中,也有几波人坐对面的扶梯上去,秦伟还和其中的一个人打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