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跟我打赌?输到哭死你们
第十八章 跟我打赌?输到哭死你们
第十八章跟我打赌?输到哭死你们
李承乾这边刚说话完。
众人果然立时露出不满和不屑的表情。
除了魏征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人感觉他能说出什么道理,因而一个个表情冷酷,面带轻视!
“太子未免也太无礼了一些!”
“是啊,陛下此前收回废除圣旨,只是软禁,让他改过,居然就是这么改的嘛?”
“嫉妒兄弟,是为小气,嫉妒朝臣,是为无能,嫉妒众人,是为狂悖,嫉妒天下……呵呵。”
“不说了,不说了,谁叫人家是太子,刚刚就敢用长孙皇后的遗言威胁陛下呢?”
“不就是从安南弄来一些什么大米嘛,这点破功劳,不如我等治理一个月的,太子这么作死作妖,恐怕后果难测哦!”
朝臣们各种议论的时候。
龙椅之上,李世民竟然没有半点维护李承乾的意思,哪怕众人曲解更多,被他发现,也当看不到。
这偏心偏见也是没谁。
下一秒。
李世民更是无视魏征和王德二人,苦苦恳求他阻止众人非议太子李承乾的声浪,居然将这等决定权,交给三皇子!
“看来,太子真以为自己学贯古今,学富五车,非要和已经下了定论的亲生兄弟较劲?”
“朕真是后悔前几日饶你一命。”
“不过,今日乃是皇子文武会,朕看在天下臣民,还有你刚刚提及皇后那句‘民以食为天’的话,给你一个出丑的机会,是否同意太子批驳,朕交给三大皇子,望太子你自行珍重!”
李世民用最温柔的语气却是说出最狠辣的挖苦。
这话哪里是什么父子的对话。
这话分明就是仇人的嘲讽。
这一刻,在李世民眼里,他自以为做足了场面,给足了面子,却是李承乾自己作死作妖。
明明可以安静看戏走人,没人笑话他,没人讽刺他。
也不打算逼迫他恭喜三个皇子。
怎么就敢这样放肆?
真把他这个皇帝当空气了吗?
……
“太子皇兄,你这是何苦来由?”
“本王眼看三哥,九弟表现都很不错,一点不嫉妒,反而很佩服,怎么到你这边……”
“你非要如此挑刺,本王并不惧怕,本王根据《括地志》做出的回答,可是获得最高分数,就看你有什么证据辩驳一二?”
“如果你侥幸赢了,本王仿效父皇的大方,将这第一名的头衔给你,就怕你没有那个机会哦。”
“如果你输了,本王也不为难你,只要以后见到本王主动打招呼即可。”
就在李世民放权的第一时间,魏王李泰不出所料,马上接过话题,既表现他的“大度”,也故意激怒李承乾。
他当然不认为李承乾还有什么本事超过礼部尚书王珪和自己主编那本《括地志》。
必然输定了!
……
“是啊,父皇说的很对,四弟说的也对,倒是太子皇兄你……”
“唉,怎么也想不到您居然变成这种模样了?”
“也罢,本王和四弟一个想法,跟太子皇兄打赌,你若赢了,本王让出第三名的头衔给你,你若输了,不要别的,请你乖乖回去东宫,别再出来丢人!”
魏王李泰说完不久,刚刚输了一点点的吴王李恪,真就抓住这个机会,加大对李承乾的欺辱。
他自知先天后天都不如魏王李泰,晋王李治,只得从李承乾身上找补回来。
只要看到李承乾输了,他感觉自己可以让李世民再次恩宠!
……
“父皇,三哥,四哥,各位朝臣,还有本王最可怜的太子皇兄……”
“本王不敢和三哥,四哥一样的打赌,但也希望太子皇兄早日觉悟吧。”
“父皇对你足够宽容,我等兄弟也是手足之情,多次劝说父皇宽赦,你何必因为今日小事……”
“本王不打赌,并非怕输,而是想到七年前,正是母后病故之日。”
“值此之时,我等兄弟更该团结友爱,而非仿效杨勇杨广……”
随着晋王李治这话一说,包括李世民在内所有人,不只是更加看不起李承乾,同时也是被他的“孝心”感动了。
谁也想不到,李治居然没有魏王李泰和吴王李恪那种急于打压太子李承乾的做法。
反而当面提起长孙皇后。
这是何等的仁德啊?
这是何等的孝心啊?
这一幕,看得李世民对晋王李治更加亲睐,也看的长孙无忌暗暗叫好,更看得魏王党,吴王党,双双震惊又无语。
“居然让老九又在父皇面前夺走一分好印象?”
魏王李泰恨恨不已地如此想着。
“怎么忘了这茬?虽然本王不是长孙皇后亲生儿子,但明知道父皇器重长孙皇后,就连李承乾都知道提及,结果本王却……大意,真的大意了!”
另一边,吴王李恪倒是没有那么多恨意,而是埋怨自己低估了晋王李治。
……
与此同时。
就在李世民加倍动容,几乎泪目,晋王李治继刚刚惊艳表现之后,再次表演“孝道”,众人感动的时候。
唯有李承乾一眼看穿这三个家伙的虚伪和底细。
心中冷笑。
嘴上则是借着他们给的机会,果断批驳!
“魏王李泰玩霸道?”
“吴王李恪玩王道?”
“都不如晋王李治玩诡诈之道!”
“但眼下,你们三个弱点全部被本太子看出,什么道,都没有道,且看本太子让你们三人同时翻车出道!”
李承乾没有理会这三个皇子抓住每一个瞬间表现自己,却是冷笑一声,这就开始批驳。
这三个家伙看似极高分数的回答,却是藏着各种漏洞。
这三个家伙看似被李世民等人赞不绝口,但等会儿,李承乾就要他们一个个怎么被夸,就这么被嘲笑。
不为别的。
只因为他真就有这个自信!
……
“魏王李泰?”
“太子皇兄有何指教啊?”
“可是你回答隋文帝和隋炀帝两人结果不同,就是因为选择都城不同?”
“当然就是本王。”
“那好,本太子反问你,如果长安和洛阳真就风水不同,因而一个兴国,一个败国,那又如何解释西汉定都长安,东汉定都洛阳,西汉210年国祚,东汉195年国祚,并没有差距太大?”
李承乾这第一波批驳,不只是让魏王李泰惊愕,也让众人瞬间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