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自证忠心
第一百二十三章:自证忠心
清晨的阳光费力地穿透那层如薄纱般轻柔却又顽固的薄雾,吝啬且艰难地洒在京城那如蛛网般纵横交错、蜿蜒曲折的大街小巷。然而,这微弱且稀薄的光线,却如杯水车薪般,根本无法驱散我心头那如厚重铅云般压抑且浓郁的阴霾。我,林萧,在这漫长且煎熬的一夜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整颗心都被如何向那高高在上、主宰生杀大权的皇帝证明自己的忠心耿耿这一难题所占据,只为消除那如附骨之疽般深深扎根且难以摆脱的猜忌。
皇宫那巍峨高耸、直插云霄的红墙黄瓦,在初升朝阳那柔和却又带着几分锐利的映照下,看似庄严肃穆、神圣不可侵犯,实则隐隐透着几分让人脊背发凉、毛骨悚然的阴森威严。我身着那绣工精细入微、材质顶级上乘的朝服,步伐沉重得好似拖着一座无形的千斤巨山,缓缓且艰难地走在通往皇宫的石板路上。每一步落下,都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让我举步维艰,如同在泥潭中苦苦挣扎。
“大人,此去务必加倍小心行事,如今这局势微妙复杂得如同乱成一团、毫无头绪的丝线,稍有不慎,出现哪怕一丝一毫的差池,那后果必将不堪设想,陷入万劫不复的凄惨境地啊。”李猛紧跟在我身后,声音压得极低,小心翼翼地小声叮嘱道。他的眼神中满是如深潭般不见底的深深忧虑,那忧虑浓重得仿佛随时都能化作实质的水滴落下来。
我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世间所有的勇气和决心都一股脑儿地吸入肺腑之中,“我心中自然是如同明镜一般清楚明白,但这已然是我唯一的一线生机,若不能成功消除陛下那深深的猜忌,我林萧乃至整个家族都将毫无疑问地陷入万劫不复的无尽深渊,永无翻身出头之日。”
来到皇宫,朝堂之上的气氛凝重压抑得让人仿佛要窒息。皇帝高坐于那金碧辉煌、璀璨耀眼得让人不敢直视的龙椅之上,目光冷冷地如同寒夜中凛冽刺骨的冰霜无情地扫过众人。当他那充满审视与怀疑、锐利如刀的视线落在我身上时,那一瞬间,我仿佛瞬间置身于冰天雪地、寒风呼啸的万丈深渊之中,浑身的血液都几乎在刹那间被冻结成冰。
“林萧,朕听闻你近来在朝中颇为活跃,动作频频,所图为何啊?”皇帝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如雷霆万钧般的威严,犹如沉闷的巨雷在耳边轰然炸响,震得人心神俱颤。
我连忙诚惶诚恐地跪地,额头重重地触地,“陛下,臣所做一切皆为陛下的万里江山社稷永固长存和朝廷的安稳太平,绝无半点私心杂念,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若有半句谎言,愿遭天打雷劈,五雷轰顶,不得好死,死后坠入阿鼻地狱,永受折磨。”
“哼,口说无凭,空口白话朕如何能信?你要如何让朕切实地、毫无保留地相信你的忠心不二,至死不渝?”皇帝紧紧盯着我,目光如利剑般直直地刺入我的心底,仿佛要将我的灵魂都彻底看穿,不留一丝隐秘。
我心头一紧,仿佛被一只无形且力大无穷的巨手狠狠揪住,用力揉捏,“陛下,臣愿将家中半数财产毫无保留、毫不犹豫地充入国库,以此向陛下表明臣的忠心如同那炽热的骄阳,可昭日月,天地可鉴。”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纷纷。
“林大人这可真是下了血本啊,看来是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了。”
“就怕陛下不买账,觉得这还远远不够,那可就麻烦大了。”
皇帝微微眯起眼睛,目光中透着如迷雾般难以捉摸、高深莫测的神色,“这还远远不够。”
我咬了咬牙,心一横,犹如壮士断腕般决绝,“陛下,臣愿亲赴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凶险万分的边疆,为陛下平定战乱,用臣的一腔热血和宝贵生命守护这万里锦绣江山,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皇帝沉默片刻,那短暂的沉默却让我感觉仿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世纪,每一秒都如年般难熬。“好,朕就给你这个机会。若你能立下赫赫战功,凯旋而归,过往之事朕可不再追究。但倘若你有半点二心,存有一丝一毫的不忠不义之举,哼,后果你自己清楚,定让你和你的家族生不如死,后悔来到这世上。”
从皇宫出来,我心情沉重得如同压着一座巍峨雄伟、高耸入云的大山,压得我几乎直不起腰来。
“大人,这去边疆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可是九死一生、十死无生的凶险之地啊。”李猛忧心忡忡,眉头紧锁得如同千年都解不开的死结,满脸的焦虑与担忧。
“但这是唯一能让陛下彻底打消猜忌的办法,我已别无选择,退无可退,只能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我望着远方那苍茫辽阔、一望无际的天际,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凯旋而归,一雪前耻,让陛下看到我的忠心和能力。
然而,就在我紧锣密鼓、马不停蹄地准备启程前往边疆之时,却突然收到一封来历不明、神秘莫测的密函。
“大人,这信来得如此蹊跷诡异,莫不是有什么精心设计的阴谋陷阱?”李猛警惕地说道,眼睛如同鹰隼般紧盯着那封信,仿佛那不是一封信,而是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
我打开信一看,脸色骤变,犹如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瞬间呆立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