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吕布背刺丁原,投奔董卓
第二十四章 吕布背刺丁原,投奔董卓
洛阳城中,董卓神色阴沉地匆匆返回府邸,那平日里不可一世的威严此刻已被狼狈与愤怒所取代。他在大堂中来回踱步,脚步沉重而急促,脸上的肌肉不时抽搐着,心中满是对丁原的愤恨。稍作喘息后,他立即传令,召集麾下一众谋士前来商议对策。
不多时,众多谋士纷纷赶到。大堂内气氛压抑,众人皆小心翼翼地看着董卓,等待着他开口。董卓猛地停下脚步,怒目圆睁,大声吼道:“今日竟被丁原那匹夫打得如此狼狈,实在是奇耻大辱!尔等皆是我帐下谋士,足智多谋,快说说,该如何才能打败丁原那贼子?”李儒微微欠身,率先说道:“主公息怒。丁原之所以难以对付,关键在于吕布之勇。吕布一人,便可抵千军万马。若想战胜丁原,必先离间他与吕布的关系。吕布此人,重利轻义,我们可再次以厚礼相诱,许以高官厚禄,让吕布彻底背叛丁原。如此,丁原便如断了羽翼的飞鸟,不足为惧。”
董卓听了众人所献的离间之计,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沉思片刻后,他猛地一拍桌子,声音洪亮地说道:“诸位所献之策,皆有可取之处。不过,若想让吕布那小子彻底倒戈,还需下点血本!”众人纷纷看向董卓,面露疑惑之色,等待着他的下文。
董卓嘴角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缓缓说道:“我听闻吕布爱马如命,尤其是对良驹更是情有独钟。我那匹赤兔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浑身似火炭般赤红,没有半根杂毛,乃是马中极品。把我的赤兔马送给吕布,那小子见了,必定欢喜得紧!”李儒微微皱眉,拱手说道:“主公,那赤兔马乃是您的心爱之物,如此珍贵,是否……”董卓大手一挥,打断了李儒的话,豪迈地说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一匹马而已,若能换来吕布这员猛将,何乐而不为?只要吕布肯背叛丁原,投入我的麾下,莫说是一匹赤兔马,就算是要我再拿出更多的宝贝,我也绝不吝啬!”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赞,对董卓的决断深感佩服。
董卓站起身来,眼神坚定地说道:“事不宜迟,你们即刻去安排,务必将赤兔马妥善地送到吕布手中。同时,按照我们所商议的计策,多管齐下,尽快离间吕布与丁原的关系。我倒要看看,丁原那匹夫没了吕布,还能拿我怎么样!”
夜幕深沉,如墨般浓稠的黑暗笼罩着洛阳城。吕布的营帐内,烛火摇曳,光影在他坚毅的脸庞上跳动。赤兔马就拴在营帐外,时不时发出几声嘶鸣,仿佛在催促着吕布做出决断。
望着那匹矫健神骏的赤兔马,吕布的内心正经历着一场激烈的挣扎。董卓送来的不仅是一匹天下无双的宝马,还有那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高官厚禄的诱人许诺。这些在他眼前闪耀的财富与权力,如同恶魔的低语,不断侵蚀着他心中对丁原的忠诚。
丁原,虽有义父之名,可这些年,自己在他麾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得到的却远不及董卓所许。吕布想起自己在战场上的勇猛厮杀,想起那些本应属于自己的荣耀与地位,却被丁原有意无意地忽视,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怨愤。
而此时,脑海中又浮现出董卓的使者李肃那番话:“吕将军如此神勇,在丁原那里却得不到应有的赏识,长此以往,才华岂不是白白埋没?我家主公爱才如命,若将军肯投奔,必当以国士待之,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荣华富贵……”吕布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他握紧了拳头,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丁原的声音在夜色中响起:“奉先,睡了吗?”
吕布心中一惊,眼神瞬间变得狠厉。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抽出腰间的佩剑,藏于身后,强装镇定地说道:“义父,孩儿还未休息。”
丁原掀帘而入,还未等他开口,吕布猛地出手,寒光一闪,佩剑已刺入丁原的胸口。丁原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口中喃喃道:“奉先,你……为何……”
吕布不敢与丁原对视,咬了咬牙,说道:“义父,别怪孩儿无情,这都是为了孩儿的前程。”说罢,用力一抽剑,丁原瘫倒在地,鲜血迅速蔓延开来,洇红了冰冷的地面。
吕布望着丁原的尸体,心中竟没有一丝愧疚,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转身走出营帐,翻身上了赤兔马,向着董卓的军营疾驰而去。
当吕布出现在董卓军营前时,手中提着丁原的首级,高声喊道:“董公,吕布已斩杀丁原,特来投奔!”
营门缓缓打开,董卓大笑着迎了出来:“哈哈,奉先果然不负我望!从今往后,你我便是一家人,天下尽在你我手中!”
吕布下马,单膝跪地,将丁原的首级献上:“承蒙不弃,愿尊董公为义父!”
至此,吕布为了那诱人的财富与权力,彻底背叛了丁原,投入了董卓的怀抱。
洛阳城中,随着丁原的殒命,董卓眼中再无半点忌惮之色,自觉再无人能对他的野心构成阻碍。他志得意满,那张原本阴沉的脸上,此刻竟浮现出了几丝张狂的笑意。在他看来,朝堂上下已然尽在掌控之中,是时候将那谋划已久的废立之事付诸行动了。
次日,董卓在朝堂之上,颐指气使,强行召集了满朝文武。大殿之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众臣们皆心怀忐忑,面面相觑,却无人敢轻易发声。董卓傲然挺立在殿中,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下方的群臣,高声说道:“当今天子,懦弱无能,不堪为帝,难掌天下社稷。陈留王刘协,聪明睿智,德才兼备,更适合继承大统。我意已决,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帝,众卿以为如何?”此言一出,满朝哗然。然而,大多数大臣畏惧董卓的权势,虽心中不满,却只能敢怒不敢言,纷纷低下头去,噤若寒蝉。只有少数几位忠义之士,面露愤慨之色,却也只是敢小声议论,不敢公然反对。
这时,尚书丁管挺身而出,义愤填膺地大声斥责道:“董卓,你乃边疆武夫,安敢擅自废立天子!天子乃先帝嫡子,并无过失,你此举乃大逆不道,必遭天下人唾弃!”董卓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怒喝道:“大胆狂徒,竟敢在此胡言乱语,扰乱朝堂!”说罢,他大手一挥,两旁的武士一拥而上,将丁管拿下。丁管毫无惧色,仍破口大骂,董卓恼羞成怒,喝令武士将丁管推出斩首。丁管至死不屈,骂声回荡在大殿之外,令在场众人无不心惊胆寒。经此一事,朝堂之上再无人敢公然反对董卓的废立之举。董卓见状,得意地仰天大笑,随后便强行宣布废黜少帝刘辩,降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
袁绍猛地挺身而出,董卓!”袁绍的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大殿,带着无尽的愤慨与威严,“你不过是一介边将,竟敢擅自废立天子,此乃大逆不道之举!天子乃天下之主,岂是你能随意摆弄的?你这是公然挑战汉室的威严,置天下苍生的福祉于不顾!”董卓怒极反笑,那笑声中带着几分狰狞:“好!好!好一个袁绍,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的能耐!不过今日,且饶你这一次,若你再敢与我作对,定叫你死无葬身之地!”袁绍毫不退缩,与董卓对视片刻后,猛地一甩衣袖,转身大步走出大殿。
而此时的曹操,却静静地站在群臣之中,不动声色。他微微低垂着眼帘,将自己的情绪巧妙地隐藏起来,那张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波澜,仿佛周遭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曹操的心中,却如同翻江倒海一般。他深知董卓的野心与残暴,也明白袁绍此刻的抗争虽然勇气可嘉,但在这董卓权势滔天的当下,无疑是以卵击石。他暗自思忖,董卓手握重兵,控制着朝政,若此时贸然站出与董卓对抗,不仅无法改变现状,反而会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