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一十三章 同窗旧谊(二)

最新网址:m.diquge.com

除了上午工学院新化工楼的落成典礼外,萧良中午还参加唐继华代表市政府出面接待吴文凯一行人的工作午宴,但下午另有工作安排,没有办法陪同参加省教育厅东洲高校调研活动之行。

这事跟他也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史军荣过来了,还特意将程雷从溱东拉过来,萧良不可能拍拍屁股走人,就打算夜里再单独安排一顿宴请,以尽地主之谊。

下午是无菌纸盒包装生产及专用灌装装备技术开发联席推进会,对过去两个月的技术攻坚进行总结,并讨论、决定下一阶段技术攻坚的方向。

现在南亭、鸿臣以及怡田总计上了四条无菌纸盒灌装流水线,但都是实验性质的第一代线,主要目的就是检验茶饮料以及乳酸菌牛乳饮品在实际生产中有可能暴露出来的问题,为技术迭代提供更多的实践依据。

技术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四条都只能搞中低速线,产能都不高,年产总计一亿盒。

为此还专门成立星源时代包装材料有限公司,配套供应原纸镀铝覆膜无菌纸盒,同样是实验性质,年产一亿只纸盒。

为了确保南亭、鸿臣以及怡田四条实验线有足够的性价比,包装材料公司这边每生产一只纸盒,却要倒贴两毛钱。

这还没有将巨额研发成本折算进去呢。

精密装备研发部门,要在无菌纸盒包装生产及灌装质量足够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装备运转的精度、自动化控制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尽快实现扭亏为盈,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好在蜗巢科技没有寄望三五名研发人员窝在实验室里单打独斗,萧良亲自接手无菌纸盒包装生产及灌装装备的研发,与合作企业一起,目前已经聚集了四百多名研发人员进行这一领域的技术攻坚。

怡田、鸿臣的专用灌装生产线不方便频繁打扰,但南亭的两条线,几乎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三个月就要进行一次迭代。

无菌纸盒包装的生产,更是准备了两条中试线,几乎是昼夜不停折腾新装备的测试。

年后要争取上第二代专用灌装线,无菌纸盒生产线也要进行新一代的更新,时间非常紧迫。

除了鸿臣在星视通讯电子、星视通讯科技产业园少量持股外,萧良还希望朱祎琳介入科技公司风险基金的设立与运作,这样的会议也是尽可能拉上她参加。

三个小时的会议过后,朱祎琳精疲力尽的坐在萧良在校东研发基地的办公室里,抱住萧良的胳膊哭诉:

“这种会议能不能不要让我参加了?我真的听不懂啊!会议还没有开一半呢,我脑壳就痛了,智商真的不够用了!做投资人哪需要我这么辛苦的?”

“普通投资人肯定不用这么辛苦,但要做高水平的投资人,还是要压榨压榨自己潜能的。”萧良不理会朱祎琳的哀求,掏出寻呼机,翻阅会议期间呼入的几条信息。

“咦,班花也要赶来东洲一起吃饭啊!那我跟胡婕得跟过去开开眼,看看到底长成什么样子,竟然让你们过去这么多年都还念念不忘。”

朱祎琳坐在萧良的身边,看到寻呼机翻到一条程雷呼入的信息,说范晓卿、常钰夜里也要赶到东洲来,决定拉胡婕也凑过去,看看萧良他们当年念念不忘的院花到底长得有多天姿国色。

“嗨,”萧良说道,“你也不想想,工科院校,学化学化工的女孩子,能漂亮到哪里去?无非是矮子里面拔将军,不能算丑罢了。再一个,学工科的女孩子太少了,僧多粥少,有几个女孩子没有长成歪瓜裂枣,就显得特别珍贵,很多人就惦记上。不过,这一切都跟我没有关系,我上学时才多大啊,能懂这些事?”

“你这说谁呢?在你眼里,我真就长很丑吗?”

胡婕走到萧良跟前,瞪着美眸,气鼓鼓的问道。

萧良拍了拍嘴巴,刚才嘴滑,都忘了胡婕是秣陵化工大学毕业的,笑着问道:“你说除了你这个奇葩,你们化工大学还有几个能看的女孩子?咱不说漂亮了,就拿‘不难看’这个标准衡量,你能挑出几个来?”

“也没有你说的那么不堪。我们学校,好看的还是蛮多的,我只能算普通。”胡婕横了萧良一眼,违心的说道。

“你跟朱祎琳说,我那时候是不是什么都不懂?”萧良拉住胡婕说道,“我那时候要是懂点啥,还不整天去化工大学找你啊?”

“别扯上我,我跟你大学时又不熟,”胡婕说道,“你解释越多越可疑。”

“我解释啥啊?我就是怕你们看到失望,这个常钰,真没有你上学时那么扎眼,”萧良说道,“你以后可别去参加什么同学会。”

“要你管。”胡婕嗔道。

“我们今天晚上也没有什么事做,就跟你过去蹭饭吃,”朱祎琳说道,“这个范晓卿、常钰,不是说从美国留学回来在做软件吗?我们过去说不定还能聊聊融资的事。”

“你们要去,我还能捆着你们的手脚不让。”萧良笑着说道。

“富在深山有远亲”也是人之常情,萧良不觉得同学间有所求,他就要畏而远之。

他拿起座机,给程雷回了电话,才知道吴文凯比较体恤下情,下午特意给史军荣放了假,让程雷拉着出去喝茶。

下午他们到望江茶社喝茶,史军荣给范晓卿打了电话,范晓卿在电话里主动说起要再拉几个在秣陵联系密切的同学赶过来,程雷肯定也不能拒绝,算着时间他们都快到东洲了……

…………

…………

萧良特意将周轩、邵芝华夫妻俩也喊上,一起赶到宴春楼与旧日同窗见面,聊起很多同学毕业后的去向、际遇,还是很有意思的。

秣陵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八八级各专业总计也有一百二十多名学生,大多来自五湖四海,毕业后也是各奔东西。

毕业后留在秣陵,以及江省各地市的同学最多,差不多有五十人。

不过,九十年代初江浙都很少有家庭安装电话,更不要说手机、网络了,除了极其亲密的朋友会通书信外,大部分人联络都很有限。

留在秣陵的同学里,史军荣毕业后就分配到省教育厅工作,家庭也是在省教育系统有背景;还有一人分配到省工业厅工作,其他同学要么分配进院系等事业单位,要么进国营企业;仅省属江化集团就有他们五名同学。

九十年代初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留学潮,但他们前后有十五名同学先后出国留学,目前仅有范晓卿、常钰以及另外一名叫江启良的同学回国工作。

范晓卿、常钰两人家境殷实,回国也在家庭的资助下创办了软件公司。

江启良在国外读到博士,去年才选择回到秣陵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任职。

萧良读大学时年纪最小,性格沉闷,毕业后没有跟谁有过联系,原本没有谁知道他短短四年间做出这么大规模的公司。

却是范晓卿回国后,与史军荣以及分配在省工业厅工作的夏应鹏平时联系最多,三人也深知大学时期的老师、同学,是他们未来仕途、商界发展中重要的人脉资源,这才在八月份牵头搞一次十年聚会。

不是真正的毕业十年聚会,很多外地同学都没有联系上,主要也是留在秣陵的同学聚了聚,却是这一次,史军荣、夏应鹏、范晓卿他们跟吴桂军、钱成、孙秀云等人联系上,才知道近年来名声鹊起的“脑健灵”、“南亭湖冰红茶”,竟然都是萧良所创办。

今天也是夏应鹏、范晓卿相当积极,将江启良等几个在秣陵联系较多,又或者说是他们认为比较重要的同学,都拉到东洲来。

朱祎琳、胡婕也看到史军荣他们嘴里念念不忘的院花常钰,却多少有些失望。

确实如萧良所说,常钰主要也是家境优渥,又生活在大城市,衣着打扮时尚洋气,落在其他乡镇农村或小城市出身的同学眼里,就显得特别耀眼,实际只能算是中上之姿。

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在宴春楼坐下来聊天,范晓卿也不掩饰,就交待他大学最后一学期就追上常钰,也得到常钰家里的认可,只是当时风气还比较保守,没有在同学当中公开罢了。

常钰家族里有长辈是省邮电系统的高层,很早就认识到通讯、计算件以及软件等行业必将兴起,他们出国后才直接转了专业。

在国外工作了两年积累了一些软件开发的经验,也是常钰家族长辈的支持下回到国内创业。

范晓卿、常钰虽然一直都没有机会跟萧良见上面,但创办的公司主要也是在通讯行业里接软件开发的业务,甚至都有考虑将公司迁入星视通讯科技产业园,对萧良在行业的传闻有更多的了解(之前就有听说萧良的名字,只是以为重名而已),这才第一时间得知天盈科技接受亚马逊注资的事。

他们之前在吴桂军、孙秀云、钱成那里,也只是了解到萧良的一些粗略情况。

钱成、孙秀云两人性格原本就闲淡,不喜欢打听是非,又因为复杂的院系关系,后来与萧良的关系也没有走得特别近。

兼之萧良近年来刻意从宿云生物、南亭集团淡出,也没有什么公开报道。

不是圈子里的人,就算听到关于萧良一些传闻,最多将他当成南亭实业的创始人之一,甚至会下意识削弱他的地位跟分量。

天盈科技接受亚马逊注资,以及萧良在天盈科技持有40%股份这些事,却是从星视通讯电子、添美网这一圈子直接传出来,甚至在留美留学生圈子里也是第一时间就传了开来,范晓卿他们这次知道的信息,要远比之前的道听途说准确多了。

这才真正叫范晓卿、常钰、夏应鹏、史军荣他们吓了一大跳。

范晓卿、常钰创办公司,在家族的支持下,在秣陵创办公司招募二三十名员工,每年能接了四五百万的软件开发业务,也自诩解决“温饱”的成功人士了,但是跟萧良在天盈科技持股高达四十亿的估值,算得了什么?

他们都怀疑整个江省商界有没有三五个身家过四十亿的大佬?

最新网址:m.diquge.com
来源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