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朝堂激辩”
第39章 “朝堂激辩”
早朝时分,宫殿内气氛凝重。万历皇帝端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目光中透着忧虑和威严。
大臣们分站两列,噤若寒蝉,整个朝堂鸦雀无声,唯有偶尔传来的几声咳嗽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刘大人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江南战事虽已平息,但后续诸多事宜亟待解决。如今江南民生凋敝,田地荒芜,急需朝廷施以援手,重振农耕。若再拖延,恐百姓生计无望,民心不稳啊。江南百姓如今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嗷嗷待哺,求陛下怜悯!”
李尚书冷哼一声,向前一步说道:“刘大人,你所言固然有理,但如今国库空虚,哪有余力去救济江南?且之前为平乱已耗费大量钱财,此时当以休养生息为主,不可再加重朝廷负担。莫要因一时之急,而毁了朝廷的长久之计。咱们得顾全大局,不能只盯着江南一地。”
刘大人怒目而视,大声说道:“李尚书,你这是何意?江南百姓受苦,若不及时救助,恐生民变。难道你要眼睁睁看着百姓流离失所,饿死街头?你口口声声说为朝廷着想,可曾将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百姓才是国之根本,没了百姓,何谈朝廷?”
李尚书不甘示弱,提高音量回道:“刘大人,你莫要危言耸听。朝廷自有难处,岂能因江南一地而不顾全局?如今北方旱灾,颗粒无收,百姓嗷嗷待哺;西方水患,冲毁无数房屋农田,急需重建。处处都需要用钱,若将有限的资源都投入江南,其他地方又当如何?难道要放弃北方和西方的百姓吗?”
王侍郎此时也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李尚书所言不无道理。江南之乱刚平,此时投入过多,未必能有成效,不如缓缓图之。况且江南向来富庶,百姓们也当有自救之力。咱们当以大局为重,谨慎行事。”
刘大人瞪着王侍郎,气愤地说道:“王侍郎,你这是鼠目寸光之见!江南虽富庶,可经此战乱,已是满目疮痍。百姓们失去家园,田地被毁,如何自救?江南乃国家重要之地,若能尽快恢复,对朝廷税收大有益处。若此时不管不顾,日后恢复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你如此短视,如何对得起陛下的信任?”
张阁老缓缓开口,语气沉稳:“诸位莫要争吵。刘大人一心为江南百姓着想,其心可嘉。但李尚书与王侍郎所虑也并非毫无道理。如今之计,当权衡利弊,寻一个两全之法。咱们都是为了朝廷,为了陛下,切不可意气用事。”
刘大人急切地说道:“张阁老,江南百姓嗷嗷待哺,如何能缓?此时若不果断行事,后果不堪设想。每拖延一日,便不知有多少百姓饿死,又不知有多少人会被逼为匪。咱们不能坐视不管啊!”
李尚书反驳道:“刘大人,你只知一味求快,却不想想朝廷的难处。若因江南之事而使国库亏空,其他地方受灾又当如何?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北方的灾民饿死,西方的洪水泛滥?咱们得统筹安排,不能顾此失彼。”
皇帝眉头紧皱,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说道:“众爱卿所言皆有其理,朕也颇为难。刘爱卿,你可有具体之策?既要救助江南百姓,又不能让朝廷陷入困境。朕要的是切实可行的办法,不是空口白话。”
刘大人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说道:“陛下,臣建议减免江南赋税三年,同时发放粮种,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再派能臣干吏前往江南,监督赈灾事宜,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发到百姓手中。并且,可以号召江南富商捐款捐粮,共同渡过难关。臣愿亲赴江南,监督此事,定不辜负陛下和百姓的期望。”
李尚书立刻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减免赋税三年,朝廷损失巨大,且如何保证粮种不被贪污?那些富商又怎会轻易捐款?此举太过冒险。刘大人,你这想法未免过于天真,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刘大人怒声道:“李尚书,你处处阻拦,到底是何居心?难道你与那些贪污之人有所勾结?还是说你根本不在乎江南百姓的死活,只想着自己的乌纱帽?我一心为百姓谋福祉,你却百般刁难,你到底安的什么心?”
李尚书气得满脸通红,浑身颤抖,大声喊道:“刘大人,你血口喷人!我一心为朝廷着想,你却如此污蔑于我!我李某人对朝廷忠心耿耿,天地可鉴!你这般胡言乱语,简直是胡闹!”
王侍郎赶紧劝道:“两位大人莫要动怒,当以和为贵,共同为陛下分忧。此时争吵,于解决问题无益。咱们应当心平气和地商量对策,莫要伤了和气。”
刘大人指着王侍郎,斥责道:“你这和稀泥之人,在此关键时刻,不表明立场,只知和稀泥,有何用?江南百姓的生死难道在你眼中就如此轻贱?你这般不作为,对得起陛下的恩典吗?”
张阁老说道:“刘大人,稍安勿躁。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我们当冷静思考,找出一个既能救江南百姓,又能顾全朝廷大局的办法。冲动解决不了问题,咱们得深思熟虑。”
刘大人抱拳说道:“张阁老,此事拖延不得。江南百姓等不起啊!每一刻都有人在受苦,在死亡。我们身为臣子,怎能坐视不管?若再犹豫不决,江南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时,一位御史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可以先从其他地方调拨一部分粮食运往江南,解燃眉之急。然后再慢慢商议长远之策。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还需从根本上解决江南的问题。”
刘大人说道:“御史大人所言虽可解一时之急,但并非长久之计。江南需要的是根本的解决办法,而不是临时的救济。咱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得有一个周全的规划。”
李尚书说道:“那依刘大人之见,如何才能有周全的规划?你所说的办法,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你可有应对之策?”
刘大人回道:“李尚书,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办法总比困难多。可以先清查江南的官仓,看是否有被贪污挪用的粮食,同时严惩贪官污吏,以正朝纲。再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鼓励农桑,吸引商人投资。只要上下一心,江南定能恢复往日繁荣。”
王侍郎说道:“刘大人,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啊。这一系列措施实施起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朝廷能否承担得起?”
刘大人怒怼道:“王侍郎,若因惧怕困难而不作为,那朝廷养我们这些臣子有何用?只要我们精打细算,合理安排,必然能够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