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宫廷权谋”
第47章 “宫廷权谋”
皇宫内,万历皇帝坐在御书房,面色阴沉,犹如即将爆发的雷雨云。他的目光中闪烁着愤怒与忧虑,紧紧地盯着面前的奏折。
“朕听闻近日朝堂之上,党争愈烈,诸位爱卿,可有说法?”皇帝的声音在寂静的御书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深深的失望。
首辅张居正率先开口,他的神情严肃而坚定:“陛下,党争之事,由来已久。如今两派各自为营,为私利而争斗,实乃朝廷之祸。他们为了权力和财富,不择手段,全然不顾国家的利益和百姓的福祉。陛下,臣每每想到此处,便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次辅严嵩冷哼一声,脸上带着一丝不屑:“张首辅此言差矣,党争之起,皆因政见不同,并非私利。我们都是为了朝廷,为了陛下,只是方法和途径有所差异罢了。张首辅,您可不要危言耸听,夸大其词。”
皇帝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笔墨纸砚都微微跳动:“政见不同?朕看是你们私心作祟!满口的仁义道德,背地里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你们当朕是瞎子吗?严嵩,你别以为朕不知道你那些心思!张居正,你也别觉得自己就清白无辜!”
吏部尚书赶忙附和道:“陛下息怒,然如今局势,若不加以整治,恐危及朝纲。党争已经渗透到朝廷的各个角落,官员的任免、政策的推行,都受到了严重的干扰。陛下,臣等也是忧心忡忡啊。”
兵部侍郎紧接着说,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陛下,党争已影响到军事部署,边疆防务堪忧。将领们心思不在戍边御敌,而在朝堂争斗,军备松弛,粮草调配混乱,若敌军趁机来犯,后果不堪设想。陛下,这可不是小事啊,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皇帝怒视群臣,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那你们倒是给朕拿出个解决的法子!一个个只会说问题,却拿不出实际的解决方案,朕要你们有何用?朕养着你们,不是让你们在这里互相推诿的!”
张居正拱手道,声音洪亮而坚决:“陛下,臣以为当严查党羽,清除奸佞。对于那些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祸乱朝纲之人,绝不姑息,一律严惩。只有这样,才能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还朝廷一个清明。陛下,臣愿亲自督办此事,定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严嵩反驳道,眼神中透着一丝狡黠:“如此一来,恐引起朝堂动荡,人心惶惶。况且,谁是奸佞,谁是忠臣,又岂能轻易判定?张首辅莫要意气用事,以免造成冤案。陛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切不可冲动行事啊。”
皇帝:“动荡?难道任由这党争继续下去,就不动荡了?朕的江山就要被你们这些人搞得乌烟瘴气!朕已经给了你们太多时间,你们却毫无作为!”
这时,礼部尚书站出来,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或可调和两派矛盾,求同存异。大家各让一步,以和为贵,共同为朝廷效力。陛下,以和为贵,总是能化解一些纷争的。”
张居正:“礼部尚书太过天真,此等党争,岂是调和能解决的?他们的欲望是无穷的,不彻底铲除,迟早会卷土重来。礼部尚书,您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严嵩:“张首辅莫要把话说绝,凡事总有转机。只要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未必不能化解矛盾。张首辅,您何必如此决绝呢?”
群臣纷纷争论不休,御书房内一片嘈杂。
大臣甲:“我觉得首辅大人的办法可行,就得严惩那些不法之徒!”
大臣乙:“次辅大人说的也有道理,太过激进怕会适得其反。”
大臣丙:“还是礼部尚书的提议好,和为贵嘛。”
皇帝大声喝道:“够了!都给朕闭嘴!再吵吵嚷嚷的,朕统统治罪!”
御书房内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皇帝:“张居正,严嵩,你们二人身为首辅和次辅,党争之事,你们责任重大!朕对你们寄予厚望,可你们却让朕如此失望!你们到底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有没有把朝廷的安危放在心上?”
张居正:“陛下,臣定当尽力整顿,哪怕得罪权贵,也在所不惜。臣一心只为朝廷,为陛下,绝无私心。若不能平息党争,臣愿以死谢罪!”
严嵩:“陛下,臣也不敢懈怠。但此事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臣对陛下的忠心天地可鉴,还望陛下明察。”
皇帝:“朕不想听这些空话!朕要看到实际行动!若再无所作为,休怪朕无情!都给朕退下,好好想想该怎么做!”
退朝后,张居正回到府中。
张居正对亲信说道:“这严嵩老贼,一味护着他的党羽,此次定要将他们一网打尽。他们在朝中为非作歹已久,不能再让他们继续猖狂下去。我张居正哪怕粉身碎骨,也要还朝廷一个清明。”
亲信:“大人,严嵩在朝中根基深厚,不可轻举妄动。他的党羽众多,关系错综复杂,稍有不慎,我们可能会陷入被动。大人,您可要三思而后行啊。”
张居正:“哼,若不趁此机会铲除他们,日后必成大患。我们必须抓住这次机会,一举打破他们的势力。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我也绝不退缩。”
亲信:“可是大人,万一……”
张居正:“没有万一!我意已决,你不必再劝。”
严嵩府中。
严嵩对手下说:“张居正欲对我们下手,我们需早做准备。他以为抓住了一些把柄就能扳倒我们,简直是痴心妄想。我严嵩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倒的。”
手下:“大人,那我们该如何应对?是主动出击,还是暂避锋芒?”
严嵩:“先派人盯着张居正的一举一动,寻找他的破绽。再拉拢一些中间派大臣,许以好处,让他们站在我们这边。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张居正也奈何不了我们。我就不信,他能一手遮天。”
手下:“大人英明,只是这中间派大臣,会不会轻易被我们拉拢?”
严嵩:“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利益给足,不怕他们不动心。”
与此同时,一些中立的大臣也在私下议论。
大臣甲:“这党争愈演愈烈,我们该如何自处?站错队可就万劫不复了。”
大臣乙:“还是观望为好,切莫轻易站队。现在局势不明,贸然行动可能会引火烧身。”
大臣丙:“但总这么观望也不是办法,迟早要做出选择。可这两边都不好得罪,真是让人头疼。”
大臣丁:“唉,咱们这些做臣子的,真是左右为难啊。”
几天后,皇帝再次召集大臣。
皇帝:“几日过去了,党争可有缓和?朕不想再听到那些敷衍的话,朕要听真话!”
张居正:“陛下,臣已着手调查,发现不少严嵩党羽的不法之事。他们贪污公款、欺压百姓、买卖官职,罪行累累。陛下,证据确凿,容不得他们抵赖。”
严嵩:“陛下,这是张居正故意诬陷,欲置臣于死地。他为了铲除异己,不择手段,这些所谓的证据都是伪造的。陛下,您要为臣做主啊。”
皇帝:“严嵩,你还有何话可说?证据摆在眼前,你还想狡辩?”
严嵩:“陛下,臣是被冤枉的啊!这是张居正的阴谋,他想独揽大权,所以陷害微臣。陛下,您可不能被他蒙蔽了啊。”
皇帝:“来人,将严嵩及其党羽押入大牢,待审!朕要亲自查个水落石出,若真有冤情,自会还你清白;若罪证属实,绝不轻饶!”
严嵩:“陛下,您不能听信张居正一面之词啊!陛下,陛下……”
然而,严嵩的呼喊并未改变他的命运。
在大牢中,严嵩对一同被关押的党羽说,脸色苍白而绝望:“没想到张居正这一招如此狠毒。我们太大意了,竟然被他抓住了把柄。”
党羽:“大人,我们难道就这样完了?我们为您鞍前马后这么多年,不能就这么被打倒啊。”
严嵩:“不会,我在朝中还有人脉,定会想办法翻身。你们放心,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还有机会。”
党羽:“真的能行吗?大人。”
严嵩:“一定能行,相信我。”
而朝廷之外,百姓们也在谈论着这场风波。
百姓甲:“听说严嵩被抓了,真是大快人心。这老贼平日里作威作福,不知道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百姓乙:“希望朝廷能从此清明,不再有党争。让官员们真正为百姓做事,而不是整天争权夺利。”
百姓丙:“这可不好说,官场复杂,谁知道以后会怎样。也许只是暂时的平静,过不了多久又会有新的争斗。”
百姓丁:“不管怎样,这次皇帝总算是做了件好事。希望能一直这样下去,让我们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百姓甲:“但愿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