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提出五年计划 内务府
第81章 提出五年计划 内务府
戌时四刻,文华殿内。
朱英又给朱元璋、朱标补偿了一些内阁的提议后,严肃开口:
“臭爷爷、丧彪同志!如今大明还一揽子问题需要解决!”
朱元璋疑惑道:“嗷?何问题?臭小子你说说。”
“英儿同志,你说!只要爹能处理一定尽力去做。”一脸认真的朱标对着朱英回答。
朱英变戏法一样拿出一颗棒棒糖递给朱标:“丧彪同志奖励你一颗棒棒糖。”
见没自己的份,朱元璋伸手戳了戳朱英手臂,“咱的呢?”
“给你!”
朱英递给他一颗,三人在大殿中不顾外人在场,吸溜着棒棒糖。
在大殿中的内阁成员们一个个坐在桌旁拿着奏章在烛台前阅看并用小纸条做备注、意见。
重要的奏章还是朱元璋、朱标父子俩亲自处理,内阁成员只是处理一些不关紧要、边边角角的事务。
朱英舔了舔手中的棒棒糖,“臭爷爷、丧彪同志!我说的一揽子问题中第一个问题是土地的问题。”
“土地有何问题?”朱元璋吸溜了一口棒棒糖。
朱英又舔了舔棒棒糖,吐出四个字:“土地兼并!”
“臭小子,土地兼并这可不是小问题!牵扯范围辐射大明全境。”
“英儿同志,此土地问题爹也在考虑,此事牵连甚大!”
朱元璋、朱标父子是知道这个问题,只是一直没有解决方法。
不仅解决不了,还对将领得胜归来及一些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文臣赏赐出去不少土地。
朱英一脸无所谓的开口:“有什么不好解决?莽就完啦!”
朱元璋冷面一笑:“呵呵!臭小子你以为当莽夫就能解决问题?”
“切!臭爷爷,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靠那些士绅起家就想依仗士绅,真是蠢如猪!”
“臭小子你才蠢如猪!你是小笨猪!”炸毛的朱元璋大声怒怼。
“......”殿中十多名内阁成员抬头目光齐齐看了过来。
朱元璋看见他们的目光,出声道:“现在时辰不早了,你等先回去明早再来。”
一群国子监的贡生们连忙起身行礼:“遵旨,小民告退!”
临时内阁成员们整理好桌上的奏章、笔墨等缓缓退出文华殿。
内阁成员不是官,也没有官身,等他们任期满后再看他们的能力下放,若做不好还会被拉入‘黑名单’。
没有官身杜绝至少目前他们与官员‘抱团’。
朱英修复了一个bug,按‘后世’专家库机制,每三日从国子监优等生中临时抽取人才过来‘上班’。
虽然总数固定在几百多,但没谁知道三日后会抽到谁过来‘上班’,不确定性因素很大。
就算有心人要拉拢他们,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所需求的‘队友’。
待内这些阁成员都离开,含着棒棒糖的朱英对着朱元璋开口:
“臭爷爷!你别以为那些现在看起来牲畜无害的士绅做不了什么大事,一旦他根基打实,你就难办咯!
不止士绅,包括勋贵、官员等在内,他们都在想方设法的夺取百姓们手中的百姓。
我那十亩地就是最好的例子!这还是在京城,若是在周边行省的勋贵、官员、士绅更无法无天。
别人不说,臭爷爷你的皇庄就抢夺了多少百姓的田地,你自己没点笔数吗?
还有二叔、三叔他们在藩地不知抢了多少?这样日积月累,到时又会出现白巾、黄巾军农民起义。”
朱标之前就对和朱元璋说过这个问题,奈何强势的他把儿子朱标怼得一愣一愣的。
现在有自己的儿子帮忙,朱标舔着棒棒糖声援:“英儿同志,爹支持你。”
朱元璋白了一眼朱标,对着朱英问道:“那么臭小子你想怎么做?”
“有六点!就看臭老头你怎么做?和之前我提出的勋贵、官员、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缴税密切联系。”
朱英顿了顿又舔了舔棒棒糖,继续对两人开口:“一、土地收回国有。二、均田制。
三、方田均税法。四、一条鞭法。五、摊丁入亩。六、开通各县秘密奏折制度。”
朱元璋“咯嘣咯嘣”的咀嚼着棒棒糖,同时重重的对气叹气。
“哎~臭小子!就第一点咱就弄不了,你死了这条心吧!”
朱英也知道现在不可能执行,意气风发的对两人打气:“臭爷爷、丧彪同志,你们别灰心!
我现在说出来不是要你们马上实行,是要运筹帷幄,计划在前,实施在后,一步步来。”
朱标也咀嚼着棒棒糖点头回应:“好!英儿同志,爹和你爷爷会努力给你消除这些隐患。”
“嗯!土地问题这件事由臭爷爷你来主导,明日我把细则给你,你慢慢斟酌。”
对朱元璋说完,朱英又对朱标询问:“丧彪同志,郭桓之事查得怎样啦?”
当甩手掌柜朱元璋听到郭桓的名字,和朱英一起目光灼灼的看向朱标。
朱标双手一摊无奈开口:“郭桓一案牵连甚大目前还在查办中,没那么快查出结果。”
朱英沉默一会对着朱英说道:“丧彪同志,我有一个五年计划你拿纸笔来记录,我说你写。”
“好!”
朱标转过身准备好纸、磨墨、提笔。
朱元璋和朱英爷孙搬着椅子左右坐在他身边。
一旁的朱英是蹲在椅子上,开口:“标题,大明第一个五年计划。”
朱标手拿毛笔一气呵成,字迹工整清晰,赏心悦目。
“第一计划:开设军事、政务、人民、女子学院。每个学院分小、中、大学。
小学六至十二岁,中学十三至十五岁,大学十六至十九岁。”
待朱标写完,朱元璋愤愤不平的出声拒绝开设女子学院。
“臭小子,开设女子学院?你把你叔叔们削藩,咱不说什么,这女子学院不行!”
听到朱元璋在提削藩之事,还不给开女子学院,朱英知道这事确实有弊有利,出声劝导。
“爷爷,我知道你分封藩王是想巩固地方战乱后的地方政权,虽说叔叔们坐镇有功!
可他们的害百姓呢?那些地方官员谁敢管?难道你让叔叔们在大朝廷里开自己的小朝廷?
历史上晋有八王之乱、汉有七国之乱......这些你不知道吗?”
朱元璋轻声一笑:“呵呵,大孙你不知?唐还有安史之乱!”
朱英懒得和他吵,“你这老头别死犟,女子学院这事我让奶奶去做还禁女子裹脚,不用你操心。”
随即开口:“丧彪同志,第二计划:大力修建道路与驿站,包括水运码头等,管理细则......”
“第三计划:开放各地商业,成立单独管理的商税司,管理细则......”
“第四计划:建立大明人民医院、儿童医院、妇女医院,管理细则......”
“第五计划:成立身份、户口统计司,就是户籍管理,管理细则......”
“第六计划:开海......”
“第……”
奋笔直书的朱标用了数张宣纸记录。
朱英足足说了十几个计划,说得口干舌燥,管理细则也都是初步管理方法,后面还需要细化。
朱元璋等朱英说完,问道:“臭小子,开海?你何想?”
“就这么想!不都是说了吗?五年计划又不是马上实行,臭爷爷你急什么急?”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回应。
待朱标记录完,朱英站在桌边大致看了一下。
“嗯!不错,丧彪同志这以后就是你的任务啦!好好干。”
朱标盯着朱英好一会,疑惑开口:“英儿同志,这些都是爹的任务?那你呢?你不帮忙?”
“我?过几日点齐兵马,我要带大军去灭了高丽和倭国!”
朱英站在椅子上语气恶狠狠的回答。
灭了这两个国家是穿越而来朱英的最大目标,甚至大于‘奉天靖难’。
之前身份受限一直藏在内心深处,现在有这身份必需要尽快完成。
虽现在国内弊政还有很多,可朱英知道这些弊政一时半会是解决不了的,还要花大量金银。
倭国有石见银矿、佐渡金矿正好在钱行开业前来搞巨量的金银抚平朱元璋乱发宝钞的问题。
朱元璋搞的宝钞,不回收不说,还禁止旧钞流通,同时又不断印新钞,用‘纸’夺取百姓们‘财富’。
恶性循环下导致市面上宝钞越来越多,购买力越来越低,甚至很多百姓都暗地里使用金银。
听到朱英的话,朱元璋立即出声拒绝:“咱不同意!”
“英儿同志,爹也不同意!你还小不懂战争。”朱标也跟着出声拒绝。
此时朱元璋还没有列出不征之国名单来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但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
朱英用不容置疑、坚定的语气对他们开口:“同不同意是你们的事,打不打是我的事,你们管不着!
就是一个兵都没有,我一个人单枪匹马也要去灭了他们!”
眉头紧皱的朱元璋出声疑问:“臭小子,你要开海咱也没多说,你为何非要去灭高丽、倭国?”
朱英义正言辞的对着疑惑的朱元璋、朱标说道:
“爷爷、老爹,你们是不知道,棒子和矮子不配活在这个世上!
棒子还好一些他们骨头软只要臣服还可以‘教化’,但是矮子必须死!这些畜生不如的东西......
活在世上就是浪费空气,死了也浪费土地,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后裔!”
“......”父子俩对视一眼,不知道说什么好,傻愣愣的看着义愤填膺的朱英。
见两人不说话,朱英顿了顿出声:“对了!臭爷爷、丧彪同志,还有一件内官之事要处理。”
再次疑惑的父子俩又对视一眼,先后发问。
“内官有何不对?咱不是才立内庭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的牌子吗?”
“处理内官何事?”
【目前内廷是二监、二司、四局、一库,东宫六局、十三门。
一库:内府库。二司:御马司、御用司。四局:尚酒、尚醋、尚面、尚染四局。
东宫六局:典玺、典翰、典膳、典服、典药、典乘兵。十三门:看守午门、奉天门......等。
还不是后来的四司、八局、十二监,二十四衙门。】
朱英一脸嘲讽的对朱元璋笑了笑:“臭爷爷,你以为立块牌子就没有人给你推倒?”
朱元璋怒道:“咱看谁敢?”
“留学生的好基友(王振)敢!”
“直说是谁?咱诛其九族!”
“呵呵...”朱英没回话,你从土里爬出来诛?
朱标摇了摇头出声询问:“英儿同志,你打算如何改?”
“各部门职能不变,整合改成‘内务府’总管宫廷事务,设内官总管两人、女官总管两人,四人轮值。”
朱元璋不当一回事的催促朱标,“行行,标儿你记下,明日就按这臭小子说的做。”
随即询问:“臭小子,你真要去攻打高丽、倭国?”
朱英点了点头:“没错!”
朱元璋苦口婆心的对其劝说:
“北元虎视眈眈,辽东现在还不太平啊!你打过仗吗?你一小孩根本就不懂战争,你不怕腹背受敌?”
写好记录的朱标侧头也对着他劝说:“英儿同志待你长大,爹再带你去杀敌可好?”
朱英白了他们一眼,目光看向北方,满脸期待的开口:
“有坦克、装甲车怕北元作甚?让徐爷爷坐镇辽东,我带一偏师先灭高丽、再灭倭国!”
“可你小子考虑过打下来容易,坚守难的问题吗?”朱元璋没好气的提醒。
朱标附和道:“英儿同志战争不是儿戏,很多事务需要准备!你跑去打仗,你奶奶能放心吗?”
见两人态度坚决,朱英意味深长的嘿嘿一笑丢出一个大瓜。
“嘿嘿...臭爷爷、丧彪同志,如果我说倭国有一座很大很大有的银山、金山,你们说打不打?”
石见银矿、佐渡金矿维续矮子们几百年的财政。
“嗯?银山、金山?为何刘基当年劝咱不攻打倭国?”朱元璋一脸疑惑不解模样。
“当年老刘怕臭爷爷你玩脱,给大明带来不利影响才劝你,现在有我在保证玩不脱!”
朱英一脸正色的看着朱元璋。
这时朱标一本正经的面向朱元璋开口:
“爹!我决定和英儿同志去攻打倭国,你在京城主持大局!”
“今日先歇息,此事以后再说!臭小子,咱们走。”朱元璋起身拉着朱英欲走。
朱英甩开他的手,“不走!我在这边睡。”
朱元璋站定脚步,无奈开口:“那咱也在这里睡。”
“哟!臭爷爷不去抱你那些软乎乎的婆娘了吗?”
“呔!你这臭小子讨打。”
爷孙俩一逃一追出了文华殿。
朱标笑了笑整理好桌上的笔墨纸砚,跟着出去。
一群小孩都没回各自王府,今日‘放假’都暂住春和宫,明日还得回基地读书。
朱元璋让他们转来大本堂,被朱英拒绝,基地教育模式已经成型,怎会同意转来大本堂读之乎者也?
......
次日清早,蓝玉顶着一对熊猫眼匆匆忙忙的找了过来。
春和宫,原朱雄英的寝殿。
蓝玉一脸憔悴的对着床上呼呼大睡的朱英轻声呼唤:“殿下、殿下......”
“唔~~舅姥爷?别闹有事等我睡醒再说。”
见他翻过身的蓝玉无奈坐在外间的椅子上等待,等着等着就靠在椅子上睡过去。
不知何时,“舅姥爷?舅姥爷?”
听到呼唤声的蓝玉睁开眼睛看见穿戴整齐的朱英,当即下跪疼哭,“殿下,求你高抬贵手!
那些是舅姥爷一生的积蓄,你拿一半舅姥爷也不说什么,你全部拿走让舅姥爷怎么活?呜呜~~”
朱英一秒影帝附体,装模作样的反问:
“舅姥爷,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你在说什么糊话?什么积蓄?我压根不知道你说什么?”
被反问的蓝玉语塞:“我...你...我...”
看他要死不活的模样,朱英不在逗他,“那些钱算是我给舅姥爷你借的,等以后我有钱了还你。
一会舅姥爷你拿一百两金子去维持家用,等到了高丽随你抢,抢到多少都归你所有。”
话毕,大踏步走出寝殿。
“抢高丽?殿下...等等。”
蓝玉愣了愣,起身追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