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你不是要出家吧?(求追读)
第81章 你不是要出家吧?(求追读)
周轻重新看了一下自己发私信的措辞,都挺礼貌的。
“应该是时间还太短了,还有就是……”
他想了想,切回到微信,在与自己小号聊天的对话框里重新编辑信息,把自己这几天对打坐修行与空明澄澈经济的理解概述了一下,并真诚、礼貌地表达了希望可以与对方交流的意愿。
写完后,又检查修改了一下,确定没问题后,复制过去,改了开头的称呼,又重新发了一遍私信。
忙完后,周轻觉得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这个上面。
他又上网搜了下在冥想方面有真才实学的心理学家,发现出来的结果很杂。
找到其中一个称号很多的某大学心理学部老师,点进去他的知乎主页,把他所有的回答和文章看了一遍,又在抖音上搜到他的账号,把他发的视频也大致都浏览了一遍。
如此的专家又查了几个。
最后周轻总结出一个道理:像心灵、心境修行这种看着偏形而上的学问,大部分所谓的专家都喜欢选择理论研究。
纯理论研究的结果,就是很容易夸夸其谈、照本宣科,没有干货。
甚至容易走偏,甚至“走火入魔”。
“现实世界除了我,谁还能真修仙、修佛、修神不成?”
“尽瞎几八扯。”
周轻撇了撇嘴,把一堆账号、网页、视频、聊天群点了举报后,统统拉黑关掉。
“现实世界的高人是真难找啊。”
“也是,毕竟是冷门,研究这方面的人少,有真材实料的人就更稀少了。”
他感慨了一下,又点开b站和抖音,发现还是没有任何回复。
其实他也不确定这几个道士、和尚有没有干货,但与那些理论砖家比,他们至少看着像是在山上实践的样子。
具体的,只要一交流,到时候就能分辨出来。
“算了,时间不早了,下午还有更重要的事。”
周轻关掉平板电脑,静坐了十分钟,然后准备换衣服,开始按照步骤调节身心。
起身的时候,忽然瞄见书桌上一个物件——斗彩高士杯。
从樟树屋那边搬过来后,这个杯子就一直摆在这,因为价格合适,他准备下次拿来作为回礼,送给若水大佬的。
嗯?
周轻忽然剑眉一扬,心想,怎么把若水大佬忘了,她实力那么强,人脉那么广,说不定就认识这方面的高人。
而且她北湖省人,北湖可有不少道佛名山,比如武当。
他从茶几的书堆上拿起手机,找到姜若水的微信,打字:“若水,你认识有真才实学的道士和尚吗?”
自从那天他提议直接亲昵地称呼若水大佬为“若水”,被对方同意后,周轻就慢慢改变了对她的态度,不再把她当前辈大佬,而是当平辈朋友,当女人。
两人后面也偶尔聊天,他都是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
除了面板相关外,从不藏着掖着。
能感觉到,对方也是如此——嗯,她好像从一开始就是如此。
姜若水过了半分钟,回了信息:“先确认一下,问这个,你不是要出家吧?”
呃……
周轻看到她的回复,不由莞尔。
打字:“当然不是。我最近在研究‘空明澄澈’的心境,想找高人交流交流。”
姜若水:“那就行。我和武当清花道观的王云逸道长认识,以前我奶奶活着的时候,每年都会陪着她去清花观烧香,后来她去世了,我也就不去了,但是会捐钱。”
接着,她推了一张微信名片过来。
姜若水:“就是这个微信。他五十多岁,常年住在山上,有正经师承,感觉不是个假道士。他虽然不像现在很多年轻的道士那样开微博、拍视频,但是智能手机也玩得很溜。”
周轻相信她的眼力,顿时期待点开微信名片,发了好友添加申请过去。
对方很快通过了。
这个王云逸道长是个善谈的人,可能因为姜若水介绍的缘故,与周轻聊到空明澄澈等道门修行东西时,也不藏私。
两人一来一往,发语音聊了半个小时。
周轻收获很多,为了聊彻底,他甚至还打电话把下午的水疗推迟到了晚上。
到后面他问了对方后,直接发了视频通话过去,两人面对面直接交流。
又过了一阵,周轻问道:“道长,现实世界,真的有人能随时进入空明澄澈的心境吗?”
王云逸摇头,道:“怎么可能,现实又不是小说。我师傅今年八十多,修了一辈子,算是道门高人了,但他说自己也只能在打坐的时候偶尔进入真正空明的状态,我天赋比较差……戒网一段时间,能轻松做到心静,但要说打坐到空明的状态,那就得上山,毕竟我没有我师傅那么高的境界。”
“上山?”
“对,上山,就是跟我师傅以前一样,到最偏僻、离世俗最远的山上去住,扔掉世俗的一切干扰……这在佛门叫出家‘断尘念’,在我们道门叫‘上山守静’……还有句话说得好,‘人不上山,怎么成仙呢?’”
“上山苦的很,而且都是半年起步……反正我是在山上住了两年多,才第一次得道……现在都不兴说这个词了。”
“再悄悄说一句,现实毕竟是现实,再高的心境也只是调节身心,如果能忍受山上的清苦,倒是能延年益寿……其他的,并无大用。”
……
王云逸道长太热情、太周到了。
两人聊到最后,他甚至还手把手带着周轻打坐了一番。
连一些他们门派敛收杂念的秘诀也都跟周轻说了。
当时周轻就在想,若水到底给他们道观捐过多少钱啊,能让他做到这个程度。
从中午十二点四十多,一直聊到下午四点半才结束。
挂了视频后,周轻坐在原地把这次的收获在心里过了一遍,又拿来平板电脑,把之前在网上搜的知识信息进行对比整理,结合这段时间自身的摸索与体验,心里对下一阶段要怎么做,逐渐有了明确的想法。
他拿出笔记本,开始总结:
“拔高视角,高屋建瓴的看待这个问题的话。”
“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现实世界是唯物的,要辩证地看待‘人’的肉体与意识的关系。”
……
这一总结,便入了神。
中间姜若水发信息问他怎么样,也暂时没回。
直到五十多分钟后,他心满意足地放下笔,拿起手机打字:“收获很大,若水,谢了!”
又想起那个口水都说干了的王云逸道长,不由多问了一句:“不过你到底给他们道观捐了多少钱啊,让他对我这么热情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