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陈不偏安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章 隐户

最新网址:m.diquge.com

“县丞大人说笑了,别说花醉堂,就算放眼整个县城,也没有那家酒楼能有虎肉供应。”

“为护百姓安宁,建城县周边山野间的猛兽都被我莫家打尽了,哪里还能寻得见猛虎出来。”

“县丞大人还是别为难建城的这些酒楼了,醉鹅的滋味,未必就比虎肉差啊。”

双眼凝视着对面的陈克远,莫天养语气澹澹,布满褶皱的脸上看起来满是和气,就如同一个和蔼老人一般。

可其说出的话,显然就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富有善意了。

“莫家主此言差矣,山中虎虽尽,可谁说得准不会有外来虎前来呢?”

“须知,虎乃百兽之王,有翻山跃涧之能,莫家主年年出兵除寇灭兽,可今年好像还没有动静,又怎知山中如今无虎?”

望着面色貌似和善的莫天养,陈克远端坐红椅上,脊背挺得笔直,双眼明亮有神。

“陈县丞果真少年意气,思维活络,老夫老了,一时没想到这些,这样,等过些时日,老夫再派人去打听打听,看看建城县周边,是不是真来了只外山虎。”

“一有消息,老夫马上就报与陈县丞听。”

听见陈克远的话,莫天养笑呵呵的说道,语气依旧,没有任何不满的意味流出。

陈克远不搭他的茬,对他暗示的选择仿似置若罔闻,这固然让他有些生气,可今日此宴的目的,使他不得不把这股怒火给强行压制了下来,没有丝毫流露。

他今日请陈克远吃酒,目的是为暂时与陈克远虚与委蛇,和睦相处,所以,在这场宴席上,只要陈克远做的不是太过分,他莫天养就都能忍耐下来。

反正,陈克远在他眼神不过是将死之人,冢中枯骨耳,一时的意气之争,无论输赢,他都不是很在意。

现在,稳住建城县的大局才是最重要的。

“那本官就谢过莫家主好意了。”

闻言,陈克远笑了笑,轻声开口说道。

莫天养如此作态,经自己几次三番故意刺激仍然面色如常,笑意依旧,这无疑从侧面映证了此人的不怀好意。

不然,以莫家在建城县嚣张跋扈惯了的性子,现在怎会如此好声好气的在这跟自己说话?

莫天养此番宴请,绝对来者不善。

陈克远心中暗暗想道,可面上神色不变,望向莫天养的眼神依旧淡然,仿佛对宴中蕴含的恶意全然不觉。

他倒要看看,莫天养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欸,官民互助,理应如此,我莫家世代耕读,向为良善之家,对朝廷,对庙堂忠心耿耿,不敢有丝毫忤逆之举,如今县丞大人新将上任,年少有为,定能将建城县治理的井井有条,以后建城县有陈大人在,我莫家还得时常仰赖陈大人相助。”

莫天养语气略带恭维的说道,看向陈克远的眼神真挚诚恳,好似说的都是真的一般。

“莫家主说笑了,今后恐怕是本官要仰赖你们莫家帮忙才是,毕竟你们莫家在县城号称‘莫青天’,百姓有事都去寻求你们做主,我这县衙高堂,恐怕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吧?”

陈克远淡笑着说道,可话中的内容,却让莫天养心中一凛。

“县丞大人多虑了,以往我们莫家之所以会帮着县衙处理民事,实乃历任县官不作为,无奈所致,现在建城县有了陈大人,我们莫家自然不会再越俎代庖,县丞大人尽可放心。”

莫天养略微垂眸思考数息,然后才恳声向陈克远开口说道。

这位年轻县丞刚刚说的话,可谓恶意满满,让他不得不好生斟酌了一番用词。

此刻,他也有些发觉眼前之人的难缠了,心中颇感棘手。

“莫家主有心了。”

陈克远淡淡道。

“莫家对庙堂的忠心,于建城县的贡献,本官自是知晓的,也相信今后与莫家主之间能相处愉快,携手共助。”

陈克远笑着看向莫天养,随即话锋一转。

“眼下,本官就正好有一事需莫家主相助,还望莫家主勿要推辞。”

“哦?不知县丞大人有何要事需老夫助力?”

“若是力所能及,老夫绝不推诿!”

闻言,莫天养当即铿声说道,可话中明显给自己留下了一分余地。

要是陈克远提出的要求,超出了他‘力所能及’的范围,那也就怪不得他出言拒绝了。

“对莫家主来说,此事易耳。”

陈克远轻笑一声,开口道。

“本官赴任建城县时,与授命诏书一同传来的,还有庙堂最新的政令。”

“政令的具体内容我就不复述了,不过大致的意思,归结起来就四个字。”

陈克远盯着对面的莫天养,一字一句的说道。

“清查人口。”

他的双眼眸光锐利,好似一柄利剑,要将眼前之人刺穿。

“这对莫家主来说不为难吧,据我所知,莫家中可有着为数众多的隐户,清查完贵族一家,整个建城县的任务也就完成十之八九了。”

“莫家主,这点小忙,您不会拒绝吧?”

话音落下,陈克远淡笑着看向莫天养,等待着他的反应。

“陈大人,你这就有些欺人太甚了。”

“我莫家诚心与大人交朋友,大人不领情也就罢了,可何至于如此狠毒,欲致我莫家于死地?”

听完陈克远的话后,莫天养面上的笑意缓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漠然的冷意。

他面无表情的看着陈克远,口中慢道。

陈克远这招清查隐户,确实是戳到他的痛点了。

要知道,他们莫家作为建城当地最大的豪强,麾下田地众多,而这些田地,可大部都是由手下隐藏的佃户耕种的。

这些佃户大多都没有身份,要不就干脆是饥荒时活不下去,把田地投献给莫家的农民,他们在莫家的庇护下,不纳田赋,所得利益尽数交于莫家,而莫家则给他们活命所需。

二者之间,各取所需,可谓皆大欢喜。

唯一受损的,也就只有庙堂的利益了。

而现在,陈克远要替庙堂清查出这些隐户来,重登黄籍,成为税户,那直接损害的就是莫家的利益。

如若莫家真失去了这些隐户,那他们每年获得的利益至少要减去一大半,这让莫天养如何得肯?

最新网址:m.diquge.com
来源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