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无广】第3章 北周服饰,穿越千年的优雅
【正版无广】第3章 北周服饰,穿越千年的优雅
“2019年9月5日,组长陈海逸,组员唐古特,穆白开始对呼伦湖出土的女尸进行解剖研究。”陈老师对着摄像机郑重宣布道,他的话语清晰而有力,透露出对这次研究的重视与期待。
我们三人围绕在女尸周围,仔细观察着这具沉睡千年的遗体。她身着宽大的袍式衣物,袖口窄小而袖身宽肥,衣长曳地,显得既庄重又典雅。肩部穿着一件锦绣云肩,上面绣着繁复的花纹和图案,色彩斑斓而不失和谐。头戴姑姑冠,上宽下窄的形状像一只倒过来的花瓶,外用皮裱糊并镶嵌着金箔珠花等饰物,冠顶还插着几根野鸡毛,显得既神秘又高贵。脚下则踏着一双湖蓝色的云头鞋,鞋面上绣着精致的图案和花纹,与整体服饰相得益彰。
“老师,这具女尸的保存状况真是太好了,在史学界也是极为罕见的吧?”穆白忍不住赞叹道。
“没错,这的确是非常罕见的。”陈老师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像这种保存完好的尸体一定是这几种情况:首先她所葬的棺樽材质优良且防腐措施得当;其次她所处的环境相对封闭且稳定;最后还有她下葬时所使用的药物也起到了很好的防腐作用。”
“老师您说得没错。”我接过话茬补充道,“这具女尸的棺樽是用柏木和楠木制成的这两种木材都非常坚硬耐腐而且具有很好的密封性。同时棺樽与土壤之间还填充了一种白膏泥形成了完整的封闭结构进一步防止了空气和细菌的侵入。此外棺樽内外都涂有油漆这种葬法和名贵的葬具为尸体营造了一个密闭的空间使得外界因素无法对其造成影响。”
“那么老师您现在分析出来这具古尸应该是哪个年代的吗?”我好奇地问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是北周末年。”陈老师自信满满地回答道,“我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是基于这具女尸的服饰特征以及我们对北周朝的历史文化的了解。”
“可是老师您是如何仅凭服饰就判断出她是北周末年的呢?”穆白提出了疑问。
“是啊,老师,您可以根据她的服饰判断她的年代是北周,可是您是如何判断她是北周朝末年呢?”我赞同穆白的观点。
“你们仔细看看这具女尸的服饰,然后再回答我。”老师冲着我们微笑的说。
我和穆白围着古尸转了两圈,终于让我们看出些端倪来了,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我们居然没有发现,我们两个不禁对视了一眼,哈哈大笑了起来。
“怎么样?小伙子们,都看出来了吧?”老师也笑着对我们说。
“老师,我们两个只是发现有一点不同,就是半袖。”
“对啊,问题就在这儿了。”老师欣慰的笑了笑说。
“我们是看出来,可是有什么不同吗?”
“北周朝,这一历史时期的辉煌与遗憾并存。其疆域辽阔,横跨现今大陆,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领土规模。然而,这份广袤更多是基于武力支撑,缺乏坚实的经济纽带,导致疆域根基不稳,最终难以长久维系。
北周朝虽存世近百年,但其末期的统治未能及时调整策略,忽视民生休养生息,加速了王朝的衰败。退居江北后,虽称北周,而在这个时候,因为北周朝已入中原九十多年了,所以服饰稍微有些变化,要显得团结民众一些,所以北周朝宫廷之内的服饰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隐约透露出对中原文化的融合与适应,比如说妇女服饰基本有左、右衽窄袖长袍、直领对襟夹衫、左、右衽短上农,对襟短襦、半臂、着裙。发髻有双髻丫、双螺髻、高髻、双髻、发中分耳后盘髻,并有扎巾戴花饰、风帽等。至于眼前这位女子的服饰与发式,虽透露出北周朝至北周末期时期的特色,但具体归属哪个时期,则需借助科学的考古与历史研究方法,方能严谨定论。尊重历史,便是以客观审慎的态度,探寻每一段过往的真实面貌。这位女子的时代归属,尚需科学分析来揭晓。”陈老师微笑着解释道。
听了陈老师的解释我和穆白都恍然大悟,原来这具女尸身上竟然隐藏着如此丰富的历史信息。我们不禁对这位生活在千年之前的古代女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揭开她身上的重重谜团还原她生前的风采与故事。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三人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研究工作。我负责协助陈老师进行数据记录和整理,而穆白则负责拍摄和记录整个过程的细节。我们每进行一步都会小心翼翼地避免对女尸造成任何损伤,同时也尽量收集更多的信息和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随着时间的推移,窗外的暴雨逐渐停歇,而室内的气氛却愈发紧张而热烈。我们三人都仿佛被这具女尸所散发出的神秘魅力所吸引,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项充满挑战与未知的工作中。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揭开这段尘封的历史,揭开这位古代女子的神秘面纱。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呼伦湖女尸的研究逐渐深入,女尸身上每一件服饰、每一件饰品,都仿佛在诉说着她的故事,引领我们穿越回那个遥远的时代。我们深知,这项研究不仅是对历史的探索,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因此,我们更加谨慎地处理每一个细节,力求还原出一个真实、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也更加坚定了继续前行、探索未知的决心。
“咔擦,咔擦”,随着两声快门声响起,穆白举起手中的相机对着古尸拍了两张照片,这是记录历史痕迹的第一步。
老师俯身细察女尸面庞,眼神中透露出考古学者特有的敏锐与执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线索,因为每个被忽略的细节都可能隐藏着惊世发现,改写某个领域的认知空白。我心中不禁遐想,何时我也能亲手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让一项发现以我的名字闪耀于世,这念头让我忍不住嘴角上扬,思绪飘向了远方。
“注意她的脸颊,“老师的话语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