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无广】第60章 尉迟宝琳成婚
【正版无广】第60章 尉迟宝琳成婚
尉迟宝琪在终南山上,一待便是三天,如果不是记挂着尉迟宝琳将要结婚这件事,尉迟宝琪肯定会待够半个月的。
孙思邈将尉迟宝琪送出道观,就听见尉迟宝琪的话,从前方传来,“道长,你是不是要帮其他道长,炼制含朱砂等物的丹药?”
“怎么?你想要?”通过这几天的相处,孙思邈发现尉迟宝琪的脸皮,不是一般的厚,于是他没好气的问道。
尉迟宝琪听到孙思邈的语气,他也不恼,只是笑呵呵的说道:“多炼一些。然后坚持给一些鸡、鹅喂食,不用多长时间,就会有结果。道长,结果肯定会给您一个巨大的惊喜的。”
说完,尉迟宝琪翻身上马,朝着骊山而去。独留下一脸疑惑的孙思邈,在风中凌乱。孙思邈最是听不得这些,“说半句,留半句”的官话,他狠狠地甩了一下袖子,朝道观走去。
尉迟宝琪回到骊山,吩咐尉迟五将精品玉液酒和收集到给尉迟宝琳新婚贺喜的礼物装车。看着侍从忙碌的身影,尉迟宝琪却犯了困,这也怪他,谁让他这几天一直缠着孙思邈学养生之道,每天早起学习“养生十三法”,晚上还要和孙思邈秉烛夜谈,能不困吗?于是他跑到卧室,准备小憩一会儿。
尉迟宝琪是被人推醒的,他睁开朦胧的睡眼,一身“起床气”,愤怒瞪向将他推醒的人。一看,原来是尉迟禄,他打着哈欠抱怨道:“三叔,我就小憩一会儿,你就将我推醒了。”
“什么小憩一会儿?现在酉时都快过了,你都睡了两个多时辰了。再睡,长安就宵禁了。”
“啊。”尉迟宝琪马上起身,朝屋外走去。
看着夕阳缓缓下沉,晚霞愈发浓烈,将整个天空染成了橙红色。此时的骊山,在晚霞的映衬下,呈现出一种神秘而令人着迷的色彩,仿佛一匹纯青的骊马在天地间奔腾,令人心旷神怡。“骊山晚照”这一关中八景之一的奇观,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尉迟禄正催促着尉迟宝琪出发,这时尉迟五又匆匆赶了过来,“郎君,哈勒苏来了。他说带,回了你上次提到的‘白叠子’种子。”
“白叠子”就是棉花,我国种植棉花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你没看错,就是唐朝。棉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唐朝,并先在南方沿海地区试种。到了宋、元时期,棉花种植范围逐渐扩大,尤其是在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种棉花;到了明朝,棉花种植区域扩大到黄河流域,并且种植技术不断提高,产量显著增加;到了清朝,棉花种植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江南地区成为主要产区,形成以为苏州、松江等地为中心的棉纺织业基地,这也是清朝为什么会设置织造府的原因。
尉迟宝琪急匆匆的跑向前厅,看着一脸拘谨的哈勒苏,尉迟宝琪说着说道:“哈勒苏,种子呢?”
哈勒苏马上从旁边拿出一个小袋子,打开后,递给尉迟宝琪旁边的尉迟五。
尉迟宝琪看着颗粒不大,呈现出扁平卵圆形,色泽多为淡褐色或灰白色的棉花种子,不由微笑点头。
“贵人,这里还有小人途经西方各地,为您收集到的锁阳、淫羊藿、枸杞子等药材。”哈勒苏一脸讨好的朝着尉迟宝琪说道。
尉迟宝琪看着哈勒苏打开旁边的大袋子,面露和煦的笑容,“‘礼下与人,必有所求’,说吧,想求什么?”
“禀贵人,玉液酒能加些量吗?”
尉迟宝琪沉思片刻便说道:“可以。这些天尉迟府有喜事,等过了这段时间,你跟五管家说就是。”
尉迟宝琪和护卫骑马走在返回长安的官道上,看着欲言又止的尉迟五,尉迟宝琪不由打趣道:“五叔,从你娶妻后,很长时间没见你这幅表情了。发生了何事?虎鞭酒的辅药已经齐全,用不用给你留一坛?”
虎鞭酒所需要的巴戟天,在贞观元年冯智戴入长安后。李二陛下便赐给骊山尉迟府,两担。
冯智戴,字天锡、号辅元,是冯盎的长子,冼夫人、冯宝的曾孙。岭南酋长冯盎与谈殿等人连年攻战,久未入朝。诸州多次奏称冯盎谋反。李二陛下命将军蔺暮等发江、岭数十州兵前去讨伐。魏征认为冯盎并无反状,劝李二陛下派使臣先去安抚,李二陛下于是罢兵。贞观元年十月,特派,员外散骑侍郎李公掩持节前往慰谕。冯盎派子智戴随使者入朝。李二陛下非常高兴,称:“魏征令我发一介之使,而岭表遂安,胜十万之师。”赏赐魏征五百匹绢。
这是贞观年间,魏征的高光时刻。他也因功,升授尚书左丞,正四品高官,成为了尚书省内左右仆射(宰相)的副手。
尉迟五没好气的望了尉迟宝琪一眼,然后催马紧走几步,到了尉迟宝琪旁边,张嘴说道:“郎君,哈勒苏卖玉液酒,可是日进斗金呀。这次再给他加量,会不会……”
“觉得我们吃亏了?”尉迟宝琪笑了笑,然后脸上慢慢露出郑重之色:“‘欲先取之,必先予之’,这次给他加量,慢慢他就会欲壑难填,永远不要小看一个商人逐利的本性。你之后,要组建我们自己的商队,要将哈勒苏的渠道,变成我们自己的渠道。”
尉迟宝琪旁边的尉迟五和尉迟禄仿佛刚刚认识尉迟宝琪一般,朝着尉迟宝琪打量了许久。然后尉迟五才开口感叹道:“郎君,深谋远虑,我不及也。我知道怎么做了。”
众人极限卡着关坊门的最后时间,走进了太平坊尉迟府内。
尉迟宝琪进入前厅刚刚坐下,尉迟敬德的声音便从主位上传了过来,“这几天去哪了?老三回骊山找了你好几趟,今天才回来?”
尉迟宝琪去终南山的时候,尉迟禄刚好出去办事。尉迟宝琪真的没想过,居然会在终南山上待三天,他以为能够当天送、当天回呢,所以也没有跟骊山交代。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呀。
“这三天,去终南山给孙思邈道长送酒精去了。和孙道长聊的高兴,忘了时间,待了三天才回来。”尉迟宝琪连忙朝尉迟敬德和尉迟宝琳请罪,“这次是我没做好,让阿耶、大兄担心了。”
因为尉迟宝琪这一年多,从没出过狂言,尉迟敬德便相信了他的话,但在心里不由的嘀咕着:自家二郎这么个小娃娃,怎么会跟神仙一般的孙道长,连聊三天呢?
孙思邈在贞观年间,朝堂、民间的声望极高。李二陛下继位后,便召孙思邈入长安,见到年龄比李渊还大的孙思邈,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竟然如同少年一般,不由感叹,孙思邈真是如羡门、广成子这样的神仙人物。李二陛下想授予孙思邈爵位,但被他拒绝了,他仍愿意回到乡间为民医病。
众人吃完晚饭,尉迟宝琪被尉迟敬德喊道了书房。
尉迟敬德仔细打量了尉迟宝琪一会儿,才开口说道:“你有现在的心境,很不错。宝琳这次能被封为卫尉寺少卿,其中也有你的功劳。”
尉迟宝琪听完尉迟敬德的话,不由疑惑的问道:“这件事,怎么会有我的功劳?”
“你还年少,便屡立奇功。圣人和我的想法一致,要压一压你的官职。我们这一辈人打下的江山,还需要你们守护。圣人现在虽然龙精虎猛,但他也不是长生不死的,你如果在贞观一朝,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等新君登基,你待如何?”
尉迟宝琪双眼无神的走回自己的小院。他朝着卧房内的春桃等人挥了挥手,“你们都出去吧。我想一个人静静。”
良久之后,尉迟宝琪暗淡的目光,慢慢变的坚定且锐利。尉迟敬德的苦心,尉迟宝琪明白,但他绝不会停下立功的步伐。贞观一朝,因为整个大唐北方都是李二陛下平定的,且李二陛下在“虎牢关之战”、“洛阳之战”等战役后,威震天下。李二陛下不怕臣子立功,就怕他们立不了大功。在李二陛下面前,根本不会有功高震主的说法存在。
且因为尉迟宝琪提前改造出曲辕犁,贞观初年,大唐人口已经在增长,再有十几、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唐朝人口肯定暴涨,那么实行“摊丁入亩”的时机,便会成熟;且开发江南、让岭南得以加快融入汉民族的“改土归流”政策,也要依靠李二陛下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才能得以实行。
纵观唐朝史书,唐21位皇帝中,只有李二陛下有能力、有魄力实行这些政策,尤其是“摊丁入亩”,必须在李二陛下治内,才可能得以实行。如果是其他的皇帝,尉迟宝琪连提都不会提“摊丁入亩”。
李二陛下作为“千古一帝”,他能在贞观年间开疆拓土的同时,还搞出了“贞观之治”,历朝历代皇帝,哪个能做到?秦始皇就不说了,因为法治太严苛,才有了“大泽乡起义”;汉武帝也是“千古一帝”,但他是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才有了他的武功。汉武帝晚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关东流民达二百万之巨,最后他下了“罪己诏”。要说和李二陛下接近的,便是朱棣,永乐年间,他也是开疆拓土,但他有个好儿子呀,朱高炽仅在位10个月,便开启了“仁宣之治”。朱棣在位那么长时间,也没有“永乐之治”的说法呀,所以他只是接近。
“摊丁入亩”可以为百姓缓解负担,但它一定会遭到皇室宗亲、世家大族、乡绅集团的激烈反对。纵观唐朝,只有李二陛下一人,有能力、有手段能将它推行下去。那么,将唐朝版图扩到最大的李治,能不能做成此事?我的答案是,不能。面对整个朝堂、整个皇族、甚至整个天下的压力,李治他能承受得住吗?他敢推行这道政策吗?但能说出“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的李二陛下,绝对敢,且大概率能做成此事。
能在史书中留名的一个普通臣子,他一定是一个能人,还很有可能是一个狠人。他永远不会让人知道他有多大能量,只有在利益受损的时候,他才会爆发出来。这些都需要李二陛下压制。李二陛下能在贞观一朝将强大的关陇集团压的抬不起头来,为后来的李治、武则天,将关陇集团重创提供了条件。一般人谁能做到?只其中根深蒂固的利益链条、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络,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看透的。
天家无情,所以尉迟宝琪面对皇家,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为百姓、为国家,尉迟宝琪责无旁贷;但为皇家,尉迟宝琪就需要仔细思量了。
……
第二天尉迟宝琪跑完步。看着,经过侍女、侍从数日的辛勤努力,焕然一新且处处洋溢着喜庆气氛的府邸,不由微笑着和他们打了声招呼。
这天,是尉迟宝琳娶妻的日子。一大早,程处默、房遗直他们便来到了尉迟府。等众人来齐,便一起骑马,慢悠悠的朝新娘家中走去。
快到午时,终于到了新娘家门口。众人入府后,尉迟宝琪看着紧闭的二门,知道文武比试,要开始了。
唐朝,作为一个繁华开放、文治武功并重的时代,婚礼习俗别具一格。首先是文试,考验新郎的才华和智慧。只见苏府内,走出一宾客,朝着尉迟宝琳喊道:“花开并蒂春常在。”
尉迟宝琪一听,便明白这是要尉迟宝琳对出下联啊。尉迟宝琪望向尉迟宝琳,只见尉迟宝琳沉思片刻,便高声说道:“月照同心影不离。”
“好。”尉迟宝琪跟着众人齐声喝彩。
到了武试,尉迟宝琳一箭正中几十步外的靶心,又博得众人齐声喝彩。武试新郎展示武艺,象征着他在未来的生活中,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家庭。
两关已过,众人来到了新娘的妆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