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无广】第37章 可制甘油 实验成功
【正版无广】第37章 可制甘油 实验成功
当江河攥挤完梅花汁液后,砂锅中的碱水也已经煮的差不多了。他拿起旁边的鸡蛋往碱水中一放,发现鸡蛋飘浮了起来,并不下沉,这就代表碱水的浓度煮好了。
接着他取过鸡蛋,缩手以衣袖垫了沙锅双耳,防止烫手,然后端起砂锅,把里面的碱水再次倒入碗中。
此时碗中已有挤出的梅花汁液,被滚烫的热碱水一冲,立即激发出了浓郁的梅花香味。
然后再把砂锅重新放到泥炉上,便开始往里面舀猪油。装猪油的陶罐里正好有勺子,就是平日专门舀猪油的,倒也正方便。
这罐中的猪油是早已炼好凝固的成品,润白如雪。江河对比着碗中碱水的量,也大概是一比一,舀够即停。
猪油是已经炼好的,就不需要再烧至高温了,只需要加热化开,到温热程度即可。
看着砂锅中的猪油慢慢化开后,江河把手探进去稍微感受了下温度,感觉已差不多,便把旁边倒进碗中后只剩半碗的碱水重新倒入锅中,冲入化开的猪油内。
碱水一冲入,立即生起了些泡沫。江河见状,不由心头一喜,面上也露出了微笑。
因为生出泡沫,就代表猪油与碱水这两样东西已经开始产生了皂化反应,也即代表实验基本成功了。
江河也是第一次做,并无经验,全是对照着前世看过的那个视频照搬步骤。所不同的是,那个视频里不是用梅花,而是用的玫瑰花,并且是用蒸馏法来制取的鲜花香精,且香精是最后加入的。
因为步骤稍有些不同,而且他手头的各种器具不便,也没法精确定量,开始不免还有些担心会失败。
现在发现竟然也同样成功,江河心头大喜的同时,也是不由暗自松了口气。
不然失败的话,他感觉在书砚这个书童面前也有些丢面子,幸好成功了。不过这也是得益于他现在两个灵魂融合二为一后,记忆力变得更好,能够回想起前世所看那个视频的全部细节。
否则的话,很可能免不了要反复实验几次。
据那个视频中称,此时把碱水与油脂混合后的溶液充分静置后,过滤出最上层,就能够制取得到甘油。
由这种天然原料制取的甘油被称为天然甘油,直到后世的现代世界,天然甘油的来源仍是大部分产自制作肥皂的副产品。
当然,现代世界的制取工艺与方法肯定更加先进与提高了,不可能采用这种土办法。
而且这种土办法得到的甘油也不纯,含有不少杂质,还需要其他方法进一步提纯才行。
得到甘油后,再把甘油滴入一定比例的硫酸、硝酸混合液中,就能得到大名鼎鼎的硝化甘油。而硝化甘油就是后世高爆炸药与黄色火药的基础了,也能制作无烟火药。
但甘油虽然较为易得,硫酸与硝酸却不是那么容易制成了。所以江河在此时想到能够以皂液滤出甘油,以及甘油的巨大作用后,还是暂时压下了制取甘油的想法,毕竟没硫酸和硝酸,他这时弄出甘油也没什么大用。
而且他练兵都还没有正式练起,连一把最原始的火绳枪都没有,现在考虑这个也是太远了。等到以后成势,拥有了一定军事基础后,不妨再来考虑这个,去做些实验与尝试,看能不能弄出硝化甘油来。
暂时压下对甘油的想法后,江河便直接拿了那把舀猪油的勺子开始在砂锅中搅伴。
此时得到的还只是猪油与碱水混合后的溶液,虽然产生了皂化反应,但还并不能直接制成肥皂,还需要继续加热蒸发水分,直到把溶液熬成粘稠的糊状。
一边搅拌时,江河让书砚拿过盐罐,从中捏取了一撮盐,洒入砂锅里。加盐能够加强皂化反应,更加析出肥皂,同时盐还能够增加肥皂成品的硬度,而且还能增加起泡性,让泡沫更加丰富。
时下所用的食盐大部分是粗盐,不过江家做为大户人家,用的却是捣碎的细盐。倒也正好,不用江河再去自己捣碎了,省了个步骤。
一边慢慢熬煮搅拌着,江河一边向书砚道:“你再去找个长条装的容器,嗯,我书架上就有个匣子,你去取来,然后再给我找张油纸过来。”
书砚闻言,又答应一声,先去书架上找到个约一拃多长的紫檀木匣子,上面盖子是抽拉式的。
打开一瞧,但见里面装着些玉佩、带钩、扇坠、扳指、戒指等零散的装饰物件。
江河瞧到这些东西后,面上又不由立即一喜,若不是此时想起这个匣子来,他都差点儿把这些东西一时忘了。
做为江家的二少爷,原身的这些饰品都是非金即玉,雕工也都非常精巧细致。若是需要用钱的话,关键时刻也可以把这些东西典当一部分,想必都价值不菲。
生在这种豪商之家,江河之前一都想着怎么从家中账房要钱,以及自己身为穿越者,如何发明些东西做生意赚钱上了,竟是一时没想到靠变卖东西。
可能是变卖抵押东西显得有些败家,所以他下意识忽略了。不过只要能搞到钱,他却是也不在乎。他本来就不追求什么奢侈品与高档饰品这些东西,刚才直接就拿那柄玉如意当捣药杵来用了,也是一点儿没在乎。
而且他只要赚了钱,以后这些东西也完全能赎买回来,也是不用计较一时的得失。
当下暂时按下这想法后,江河让书砚把里面的饰品都先行取出放在书桌上,把上面的盖子也完全抽走,腾出来这个容器。
腾完之后,书砚又顺便在书桌上找了油纸过来。
油纸因为能防水防潮,所以除了用来制作油纸伞与糊灯笼外,也通常会当作信封来用,以保护里面的信笺不受潮湿水。书砚这时便是拿了两个信封过来,拆开当作油纸来用。
拆了两个空信封当油纸后,书砚又指照江河的指示,把油纸整齐地铺垫在那个紫檀木匣子里。
这个时候,砂锅里的皂液也熬煮到了粘稠程度,江河便又故技重施,用衣袖垫了手防烫,先把砂锅从泥炉上移开。
茶桌上便有几个专门防烫的竹垫,江河将砂锅先放到竹垫上,然后从书砚手中接过木匣子,用勺子将里面变作粘稠的皂液一勺勺舀出来,装到其中。
这勺子也不小,按照他前世的分类,是个汤勺,跟火锅店里用的那种汤勺大小差不多。不过这勺子自然不可能是不锈锅的,而是生铁打的,再加上用的时间长了,又经常接触油脂,已显得颜色发黑。
这般熬煮下来,里面最后剩下的皂液已是不多,木匣子刚好能装下,而且待装完铺平后,也不过才占了匣子的约一半高度。
江河接着又取过剩下那部分梅花,挑选其中花瓣较为完整的,一朵朵错落地放置到木匣内的皂液膏上,弄完之后,再用勺子稍微压进去一些,让皂液刚好漫过花瓣。
耐心弄完之后,江河额头上都忍不住出了层汗。一来这是他第一次做,不免担心会失败,所以精神在高度集中下也有些紧张;二来毕竟是在炭火旁忙碌,也被火烤的有些热。
举袖稍微拭了拭额头上的汗,江河长舒一口气,将手中的勺子丢进砂锅内,叹道:“大功告成,终于弄完了!”
不过书砚此时瞧到最后,却仍是满头雾水,大惑不解,忍不住问道:“公子,恕书砚愚钝,实在是看不明白,您到底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