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三花娘娘的夙愿
第45章 三花娘娘的夙愿
随着洛阳地区的周军退入渑池以西,以及赵公明主力回到鬼方,商周之间还在进行战争的地区只剩下了南方的牧野八国。
随着商军南路军统帅子秀第二次击败牧野八国的联军后,羌国与蜀国都派遣了使者前往子秀的大营。
牧野八国在汉水到汉水一带,子秀率领的南路军此时在南阳盆地驻扎。两国使者到了商军南路军营地,就见即便大胜后,商军营地依旧警备森严。不时就能见到商军骑兵巡逻队进出大营。
两位使者被领入中军大帐,使者虽然听说过子秀作为商国大祭司,今年已经56岁。在这个时代,56岁绝对是高龄。
然而眼见头戴三花聚顶冠的南路军统帅子秀。除了子秀花白的头发,以及稍深一些的法令纹之外,与衰老有关的色斑,暗沉,浑浊,迟钝,在子秀脸上和举动中都看不到。
眼前这位被称为三花娘娘的商国大祭司精力充沛,举止神态专注。商国传说,三花娘娘子秀能够沟通鬼神。羌国与蜀国的使者不由得信了几分。
两次败给了子秀之后,使者们要带来的两国以及其他六国的态度很简单,不过“认怂”二字。
原本使者们认为,自己会受到很大刁难。却没想到子秀竟然只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个就是八国承诺,不再对大商发动进攻。第二个则是提供一批物资作为赔偿。”
两位使者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期待。在这个时代,承诺不打仗的约束力并不算大。使者当即表示一定会把这个消息带回给他们的国君。
随即,羌国使者向子秀表示。第二个要求也算合理,但是到底赔偿多少物资,他想听听。
子秀举起手,张开纤细光滑的手掌,对使者说道:“五百头牛。”
这个数字并不算小。羌国使者苦着脸答道:“娘娘,太多了。”
子秀收回手掌,笑道:“八国一共赔偿500头牛。”
羌国使者这才大喜,连忙答道:“臣便回去禀报。”
等两国使者离开,跟随子秀出征的骑兵亚旅旅长袁弘不解地问道:“娘娘,为何要放过八国?”
子秀看了看帐内的众将要么疑惑要么不忿,便笑道:“大商要重建盘龙城。若是八国阻挠,那就再讨伐他们。若是八国不阻挠,便可在重建盘龙城后恢复与大江以南的锡矿商路。”
听了子秀对后续的讲述,众将倒是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此次子秀率领南路军出征,跟随他的三个亚旅都是骑兵,旅长皆是沉稳之人。
旅长胡雷只是问道:“可否要留下一个亚旅接应重建盘龙城的诸侯?”
子秀摇摇头,“只要八国使者能来立誓,总是要尊重他们一下。”
听子秀这么讲,众将都觉得子秀或许是想引诱牧野八国主动破坏誓约。但这话现在可不能说。
就在众人觉得局面大概就会这样平稳进行的时候,子秀又提出了一个要求,“我想去盘龙城看看。也不知道那里还留下些什么?”
袁弘当即表示,“臣愿随行。”
就在众将觉得袁弘这家伙太会表现之时,子秀笑道:“袁弘,你与莫家四兄弟随我同去。”
子秀从来不是拖延症,第二天1400商军骑兵向西南出发。袁弘乃是亚旅旅长,亚旅都是千人队。莫家四兄弟都是骑兵百夫长,各率领本部100骑兵跟随。
大队人马穿过南阳盆地,进入信阳地区,之后再向南,穿过山区,就抵达了盘龙城。
这一路上林木苍翠,气候湿润温暖。与此时商国与周国的寒冷气候大不相同。盘龙城位于后世武汉市盘龙区,位于长江以北。
盘龙城此时被一个大部落盘踞,在盘龙城的人口就有数千之多。面对商军的突袭,拿着竹弓木枪的部落完全不是身穿皮甲,使用马枪,硬弓的商军对手。只是半日间,商军就彻底击破了这里的部落。部落中的人口大半被俘,其余或死或逃。
被卷入战斗的人数着实不少,但是激烈程度与子秀的经历相比,可谓不值一提。旅长袁弘负责打扫战场,整理后续。子秀则带着莫家四兄弟参观商国旧城。她没有去伤害俘虏,只是无视了那些瑟瑟发抖的俘虏。
盘龙城作为耕种区,这里的条件远不如南阳盆地。200多年前,商定都于亳都,也就是后世的郑州。并且向南扩张,穿过信阳山区,在长江北岸建立盘龙城,大商势力正式进入长江流域。
随着大商的实力衰落,百年前放弃盘龙城。之后连信阳山区都守不住,退到平原地区。
现在,子秀终于带领着商军重新回到了先祖们曾经抵达的大商最南的城邑。子秀看着充满了商国旧城风格的建筑中夹杂了大量本地部落风格的新建筑,心中无比感慨。
莫家四兄弟警戒的同时,却忍不住盯着大江看。盘龙城在高处,远远就见大江东去。江水滚滚。莫礼青忍不住叹道:“这水比大河大了太多。”
的确,这时代因为进入小冰河气候,黄河的平均径流量比21世纪减少了30%。这使得孟津渡口可以在青铜时代搭建起浮桥。
此时长江中下游平原还没完成形成,杭州西湖连接着大海,满月时期的大涨潮,能直接影响后世南京附近的江水流速。古云梦泽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大河根本没资格与大江比水量。
子秀倒是不在意这个,她从21世纪的陈媛媛那里交换到了长江基本变迁,以及相关地形。以大商当下实力,在彻底解决周国之前,完全不用考虑染指长江以南。
尤其是亲眼看到盘龙城的现状,在大商撤退后,明显没有势力接手盘龙城地区,才导致盘龙城变得如此荒凉。
莫礼青感叹完,莫礼红向子秀询问道:“娘娘,可要吾去搜寻附近部落?”
子秀摇摇头,“大商在此地建城,是为了取其地利。此地并没有强国,可见此地已经没有当年大商的需求。”
莫家四兄弟都认真地听,却都听不太懂。因为子秀是从国家层面分析,若是用其他层面的思维格局考虑,自然难以理解子秀的想法。
子秀当然看出了四兄弟的确不太理解这种层面的看法,她却依旧努力向莫家四兄弟解释。因为此战后,大商算是基本恢复了传统势力。在子秀看来,大商真正实力的主轴之一,就是从北方草原到盘龙城的这一条商道。
另一条,则是从崇侯虎没有被消灭之前的崇国(西安)到东夷所在地的海边(连云港)。
子秀也是与21世纪的陈媛媛进行了知识交换后,意外地知道了一点京广陇海铁路后,经过这些年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后,走过观察过太多地方,才猛然发现了个商路体系。
在大商全盛时代,就是靠着控制了与后世铁路大动脉类似的南北东西两条商路,从而实现了“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的盛况。
经过纣王与子秀等人30年奋战,现在东方的东夷已经再次被征服,南方的徐夷和淮夷已经臣服,北方的苏国,土方,鬼方,依旧是大商的诸侯。
现在正是奋力击败周国,重建四方商路的关键时期。而打通商路,震慑四方,需要能够理解这些的优秀将领。袁弘,胡雷等亚旅旅长都有能力理解这些。莫家四兄弟的战斗能力已经足够出任骑兵亚旅的旅长,但是整体见识不足。
之所以带四兄弟前来盘龙城这南方商路的尽头,就是要让四兄弟长长见识,开开眼界,能够理解四方商路对大商的意义。
经过子秀的讲述,四兄弟懵懵懂懂地形成了些概念。莫里青由衷地感叹道:“娘娘,从商路南端走到北端,需走一年。”
其他莫家兄弟皆是对商路的漫长深有感悟。最年轻的莫礼寿恍然大悟地说道:“娘娘,这四方商路竟是在洛地交会!”
其他三兄弟一听,想了片刻,恍然大悟。
子秀摇摇头,“真正交汇处,当是亳都。不过迁都亳都,需得灭周之后。洛地虽然重要,但没有洛地,三条商路依旧可以在朝歌或者殷都汇聚。”
莫礼寿听到这话,脸登时羞得通红,连忙拱手说道:“娘娘指教的是。吾见识浅薄。”
子秀鼓励道:“洛地很重要。占据洛地,便可进军周地。只有恢复崇国,才算重建四方商路。到时,大商四海升平,吾等皆可享受安宁。”
四兄弟拱手,皆道:“愿为娘娘效力!”
子秀此时才看向大江,就见江面宽广,数倍于大河。江风凛冽,数倍于大河。商国用以往来于大河之上的船只绝难渡过。回想大商先辈们运输锡矿的艰难,以及建筑盘龙城的远见和勇气,让子秀心中感慨万分。
然而子秀并没有沉溺于往事,既然确定了盘龙城现状,她便留下率兵返回大营。又是一番跋涉,等赶回大营后,牧野八国使者们刚到了两天,子秀便与牧野八国使者歃血为盟,宣誓不再交战。
牧野八国为了此次歃血,都按照以前大商的规矩,带了人牲前来。却见子秀这位大商大祭司竟然只是杀三牲六畜,焚香祭告先祖。提都不提人牲之事。等歃血后,商军便退兵,并没有停留。
人牲可是非常严肃的祭天供品,绝不是随便找几个奴隶充数就行。非得有些身份不可。
商国新的祭祀方式不杀人牲,的确让八国都保留下了宝贵的人口。这让八国感觉很庆幸。不过大商的举动让八国都确定了大商果然如周王姬发在牧野宣誓时所说,全面改动了大商祭祀模式。
不杀些人牲,就算是完成了对如此重要的歃血宣誓与祭告先祖,在八国诸侯看来是非常不敬的举动。周王姬发说大商“昏弃厥肆祀,弗答(对祖先的祭祀不闻不问)”,这绝对没有污蔑大商。
至于“维妇人言是用”这条。大祭司是女性,足以证明这个指责没有问题。哪怕子秀是大商先王帝乙的妹妹,现在商王子受的姑姑。女人当政,就是当政。各诸侯国中都有出身尊贵的女性。但是如子秀这样身居高位的,却一个都没有。
确定了大商南路军返回商国后,八国使者们带着复杂的心情返回本国。毕竟是刚歃血为盟,让八国使者都没办法立刻说出毁约的话。不过在各种含蓄的暗示中,八国使者达成了共识。若是大商军队再进入八国边境,八国必须再次联手与商国交战。
商国新年是后世农历的11月。子秀率军在新年前返回了商国都城朝歌。此时大商其他两路讨伐军也都返回。
纣王按照习惯,在朝歌举办了酒池肉林的庆祝活动。在这场为远征军请功的宏大自助餐上,子秀再次见到了费仲与尤浑的身影。
两人见到子秀,都尽力挤出讨好的神色。而且纣王也刻意替两人打掩护,绝不给子秀任何发作的机会。
子秀知道大侄子纣王非常需要这两个家伙作为他的嘴替。好在之后的战争主要面向西方的周国,子秀觉得自己坐镇朝歌,顶多率军进入洛地讨伐,这两个家伙也搞不出什么大事。便没有对两人出手。
热热闹闹过了商国新年,商国就进入了冬天。子秀也开始频繁参加商国的朝会,朝会上主要商议的就是两件事,比干前往信封地盘龙城就封。商军将亚旅兵力扩大到9个骑兵亚旅,15个步兵亚旅。
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商国必须增加税收。为了明年的税收安排,商国朝廷内的争论很是激烈。
在子秀看来,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不需要子秀如去年那样强势介入其中。寒冷的冬季有至少3个月,有的是时间进行争论。至少在最初的一个月,商国高层的讨论相当心平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