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女子的魅力,程墨和宋静
第784章 女子的魅力,程墨和宋静
宋静,任卫峰和程墨的冲突,是因为一个女人。
这个结果倒是没有超出高泽的意料,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因红颜祸水产生冲突的不在少数。
而且南城核工业研究所是个隐蔽封闭的地方。
无数科研人员行动受限,男女在如此闭塞环境下,更容易滋生出感情。
“高队,你应该听说过,宋静和程墨在研究所好上了。”
“是的!”
高泽点了点头:
“舒天澜跟我说过,程墨妻子肖萍无法忍受寂寞,不愿意到研究所来。
程墨已经有近两年没和妻子肖萍见过面,两人关系就差了一张离婚证。”
“而宋静是国内顶尖的仿生机器人专家,不仅学识能力出众,人长得美艳漂亮,还和程墨有很多共同话题。
两人在长时间相处下,宋静成了程墨院士的女伴情人。
只不过宋静性格不大好,曾经和不少男人有过感情联系。”
看着任卫峰没有反驳的样子,高泽问道:
“任所长,你就是曾经和宋静有过联系的男人之一?”
“可以这样说!”
任卫峰点了点头,道:
“不过在我的眼里,宋静并不是一个性格不好,感情生活紊乱的女子。
恰恰相反,宋静极具魅力,独立,自主,阳光,开朗,大气。
男生拿不定主意的她能拿,很多男生抗不下的事情,她能抗,即便是再难的困难,在她脸上也看不到丝毫愁容,始终如灿烂乐观。”
宋静性格如果真实,确实具有魅力,高泽道:
“看来宋静小姐是个很容易感染人的女子!”
“是的,我就是被宋静性格感染的男人之一,自我离婚后,我感觉没有任何女子能够比得上她。”
任卫峰感叹道。
“任所长和宋静小姐有发生过怎样的过往?”
“我曾追过宋静小半年,还跟她以男女情侣身份处过两天,但后来宋静单方面对我宣布了分手。”
看来宋静真的独立。
任卫峰是研究所副所长,要是和他持续在一起,宋静绝对有很多好处。
“后来我查清楚了宋静和我分手的原因。”
任卫峰深吸口气,遗憾道:“是由于程墨!”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宋静突然对程墨感兴趣,经常跟程墨畅聊材料和机器人专业话题,共同前往食堂餐厅。”
“我对此不满,曾公开质问程墨。
而当时宋静直接站了出来,公开表述就是欣赏喜欢程墨。
最终以我败退,宋静成为程墨情人告终!”
“仅仅这些吗?”
注视着任卫峰脸庞的细微表情,高泽想看出这家伙到底有没有撒谎隐瞒。
“后面程墨和宋静谈了一年多时间。
我听说宋静屡次向程墨提出结婚方面的提议,但程墨始终没有点头同意,两人因此发生过吵架争执。”
任卫峰道:
“当我了解这件事后,我想挽回宋静,提出可以娶宋静,但是被宋静拒绝了。”
高泽:“...........”
宋静魅力还真是大啊!
任卫峰明知宋静和程墨院士谈了一年多时间,竟还惦记这个女人,愿意和她结婚。
不过话说回来,宋静究竟是因为什么放弃了任卫峰这么好的对象,选择了程墨院士?
程墨院士容貌并不出众,要说才华能力,倒是能说得过去。
可程墨院士和宋静明明各自都待在研究所许久。
为什么偏偏在两年前,宋静才对程墨院士产生兴趣,以前怎么就没注意到程墨院士?
要知道程墨院士三年前就带着团队进了研究所,源合金项目应该也是研究所内最紧要的项目。
“任所长,宋静进研究所多久了?”
“应该有三年时间,宋静比程墨院士早进来几个月。”
“除了性格,专业外,你对宋静小姐还有什么了解吗?”
“她喜欢能吸引她,让她产生兴趣的男人,一旦让她失去兴趣,宋静就会主动离开。”
任卫峰道:“她还喜欢化妆,喜欢保持精致的容颜,哪怕科研工作再忙,也会抽空给自己嘴唇涂上口红。
所以,宋静经常会利用假期外出,购买很多护肤品和口红!
若是能送上一支她喜欢的口红,能获得她的好感,但也仅限于好感!”
高泽:“..........”
了解的还真是详细。
“任所长,你们研究所科研人员能外出?”他注意到了这一点。
“当然,我们也要考虑科研工作者的心理健康!”
任卫峰道:“像是大部分科研人员,如宋静,每个季度有外出两天的假期,但仅限于在南城,不能出省远行。”
“其实像程墨院士这样高度重要的天才科学家,每半年也有三天外出假期。
只不过程墨院士从来没有外出一天时间,全心扑在源合金的研发,平时他想亲人,只使用电话给父母联系。”
高泽瞬间大受触动,身旁钟文景也惊的张大嘴巴。
平日破案接触多了蝇营狗苟的腌臜事,他们几乎想不到,还有如上个世纪那样朴素,甘于奉献的科学家。
程墨院士连续三年时间没有外出,连他们都很难做到啊。
可能正是由于存在这样一批人,才能支撑起大夏国吧。
“说实话,尽管我和程墨院士有冲突,但我应该也是研究所中最佩服他的人。”
“整整三年时间,整整三年,他都没有外出过,一直为国铸剑!”
看着高泽和钟文景的表情,任卫峰怒道:
“我认为程墨院士的遇害,是我国一个巨大损失,无论凶手是谁,我觉得都要追查到底,绝不姑息!”
无论任卫峰愤怒是不是真的,高泽此刻是真的动了真怒。
程墨院士的死亡必须要查清楚,凶手必须得到严惩,无论是有什么样的身份。
“任所长,你能联系到宋静小姐吗?”
任卫峰,舒天澜都已经调查了,仅剩宋静和百里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