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强烈的违和感
第18章 强烈的违和感
一连五颗精力果下肚,可陈秋依旧没有转醒的意思。
眼看情况并没有自己猜想的那么简单,陆余又将剩余四颗体力果也给对方喂了下去,寄希望于人物属性的增加能让陈秋多支撑一段时间。
不知是不是这样做起到了效果,漫长的飞行中陈秋的状态并未出现恶化。
“我们距离时蕴的位置已经很近了,可以减速并下降高度了。”鹿白此时的提醒,在陆余耳中却犹如天籁。
因为它宣告着,这段令人煎熬的行程即将结束。
“对了,在刚才的赶路过程中,我发现时蕴的位置几乎没有出现过移动,我估计对方现在应该是在一座岛屿上,如果是在木筏上的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你一会儿下去接人的话小心些。”
有关时蕴的情况,也是鹿白在飞行途中发现的,此前由于一直有事要做,未能专心关注这点的她并未发现这个细节。
而在漫长的等待中,时刻盯着与时蕴距离的她,注意到了这个特殊的情况。
尽管现在的一切都有些靠运气,但时蕴这种先决定顶级天赋,然后又找到岛屿的情况还是让鹿白觉得有些梦幻。
要知道,即便她跟着陆余飞了两天,但在这茫茫大海上也才见到了两座小岛,一座正在他们脚下而另一座远在数百里之外。
察觉到对方那有些不同寻常的运气后,秉持着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态度向鹿白发出了警告。
“嗯,我会小心防范的,就算对方不怀好意,但只要我保持好距离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收到提醒的陆余,立刻重视起了这个问题。
事关身家性命,陆余也不敢大意,尽快在他招人的骚操作下,今天的海面已经比昨天和谐了许多,但他心中清楚海洋上的主旋路并未发生任何改变。
暂时的和平,只是因为所有人都意识到,想要在大海上活下去只靠自己一个人是不行的。
当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后,物资的贫瘠与资源的短缺,将会再次打破当前所维持的虚假和平,这就是现实。
别墅前,眺望远方的陆余,很快便注意到远处一座岛屿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随着距离的不断拉近岛屿全貌也出现在了他的眼中。
面积不大,但却比陆余发现的第一座岛屿要好很多,不仅有平坦的沙滩可以让人轻松登陆,岛屿上还生长着许多椰子树。
“我已经联系过时蕴了,她说她此刻穿的是白色连衣裙,正在前往座岛屿上最大的沙滩等你。”
闻言,陆余将背包内原本属于鹿白的木筏还给了对方,随后将陈秋建造房屋后剩下的边角料岩石上留下标记后收入背包。
说是边角料,可此时的岩石,依旧有两米多高,直径大概在三米左右。
正所谓大力出奇迹,在没有其他更加趁手的武器时,这块又沉又硬的岩石显然是一块绝佳的武器。
准备好防身武器后,陆余掏出自己那艘拥有凉亭的木筏,乘坐着它向着海面上的岛屿飞去。
途中,陆余刚好看到一名白色连衣裙女子从绿荫中走出,正向着岛屿西南最大的沙滩走去。
眼见对方孤身一人,但陆余心中的提防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加重了几分,而导致这一切的则是对方那略带反常的举动。
二人此刻的距离虽然有着近百米远,但两人的特征却极其容易辨认,一者身穿白色的衣物在这个世界中格外显眼,一者驾驶着木筏翱翔于海天之间,更是格外的引人注目。
在发现对方时,陆余便确定对方也已经发现了自己,倒不是他的眼神有多么好能够看清这一切,而是他注意到了对方在移动过程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停顿。
按理说,这种在双方都已经互相发现的状态下,对方只需要站在原地等待自己去接她就好。但令陆余没想到的是,对方非但没有停下反而还加快了脚步,由原本的疾行迅速转变成了小步快跑。
目标,赫然便是鹿白口中的沙滩。
小心无大错,见此情形的陆余,控制着木筏缓慢下降高度的同时也在逐渐降速,趁着这个空档他联系了鹿白。
“你告诉时蕴,就说我已经看见她了,让她站在原地等着我去接他就行。”
很快,鹿白便发来回复:“说了,但是她没回。”
看着还在提速奔跑,似乎要抢在他之前抵达沙滩的时蕴,陆余的眼神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我知道了,你盯着点时蕴的消息,我也感觉情况有些不对劲。”说完,陆余操控着木筏开始提速,向着已经抵达了沙滩正在不断跳跃招手的时蕴飞去。
随着距离的拉近,时蕴那柔和的五官逐渐清晰,海风吹过让本就宽松的衣物紧贴在了她的身上,将对方那凹凸有致的身材完美的勾勒了出来,一缕未被束缚的发丝更是随风向后飘荡。
目睹这诱人的一幕,陆余却并未被美色冲昏头脑,依旧保持着之前的警惕。
抵达岛屿时,并未急着让木筏落地上前献殷勤,而是控制着它悬停在了距离沙滩三十厘米左右的位置,随后对着身前的时蕴招手道:“快过来,我的队伍里有人出了点意外,需要你施展天赋试试能不能帮到她。”
面对陆余的呼喊,时蕴脸上却一副犹豫的神情,最后有些吞吞吐吐的说道:“我……我,我这里也有点情况。”
“很抱歉,之前对你隐瞒了一些信息,其实……其实我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穿越后我女儿也一同跟我来到了这里,能麻烦你跟我一起去树林中心接她吗?”
眼看对方因为自己的话而眉头紧皱,时蕴的神情也肉眼可见的慌张起来:“孩子还小离开我她活不下去的,我以后会绝对会严加管教,绝不会让她给你们添麻烦。”
虽然时蕴隐瞒了部分信息,但陆余皱眉却并不是因为这件事,而是在听到对方的诉说时感到了一股很强的违和感。
既然孩子还小,对方又那么在乎孩子,为什么不在离开树林的时候把孩子一起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