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体世界开始机械飞升 第48章 科技突破
从三体世界开始机械飞升 第48章 科技突破
作为阿非利加人,先前的他为了让家庭过得更好,可谓是拼尽性命,但一天最多也就吃两顿,现在不仅一天能吃三顿,还能吃到如此美味。
顿时,所有痛苦,所有绝望全部消失了。
至于妻子萨玛?
管那么多干嘛,对于他来说妻子就是衣服,必要的时候也不是不可以分开,重新再找一个。
还是填饱肚子,享受美食更重要。
至于所谓的学习,阿金根本不懂。
反正只要知道努力干活就能吃得饱,穿得暖就行。
一时间,阿金对生活再次燃起了希望。而且比先前的更浓烈。
甚至迫不及待的想要马上开工,然后天天填饱肚子吃美食。
而类似的情况,在所有运输车上都同时发生着。
随着科尔科技的提升,食物产量大幅度上涨,即便是用垂直农场培育出来的可食用藻类加上化工合成的食物,依旧可以做的极为美味。
比如刚才提供的肉干和饮用水,就是合成食物。
在经过一系列调整后,其口味之独特,味道之丰富,根本不是旧世界中任何食物能媲美的。
毕竟,哪怕是所谓的轮胎三星大厨,也不可能做出类似这种好吃到令人发狂的食物。
不仅如此,这些合成食物除了口味极佳以外,同时还能补充身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以及大量益生菌。
能够促进睡眠,缓解精神压力,激活身体的自我修复机制。
即便是经过一天劳作,饱餐一顿后,第二天依旧能够生龙活虎。
同时还有五种口味可选,每个月还会更换一次,避免吃腻。
后续随着学习的提升,等级的增加,还能享受更好的待遇。
科尔就是试图利用这种方式,将全球数十亿人口转化成一个以学习为荣,自我循环,自我迭代,不断向上发展的世界。
而他则会通过这个世界源源不断的获取大量尖端科技,从而得到提升。
矿区筛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时间也在缓缓流逝。
由于在开战之前以及开战后,科尔已经开始大规模搜罗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他的科研进度也得到飞速提升。
其中拥有卫士E-4型类人机器人1.24亿台,风暴机动火力平台782万台,其余各类型号机器人总计152万台。
毫米级和纳米的机械虫群总质量高达1.2¹¹吨。
再加上科技树完整度已经接近99.87%,原本一些困扰他的技术关卡,已经得到突破。
现在科尔的某道意识正在一间实验室中,关注着一项最新技术的攻关。
巨大的实验室内数百名身着全封闭式抗辐射服的研究员正目光紧盯着中央控制室,那占据了整面墙壁的主屏幕。
每个人都下意识你将呼吸放缓,甚至都不敢呼吸了。
在实验室的中央是一个直径1.8米的装置,外形如同多层嵌套的金属巨卵。
此时,这颗金属巨卵已经进入到最后的组装阶段。
或许旁人不知道,但。在场的人都清楚这颗所谓的巨卵,实际上是晶格约束聚变反应堆的原型机。
之前说过,科尔已经攻破了核聚变技术。
但实现核聚变和核聚变小型化是不一样的。
大型核聚变装置,受限于其庞大的体型和外部复杂的辅助系统。
如矩形磁体大功率激光庞大的冷却回路,只适用于固定场景且启动时间长无法快速反应动态能量需求。
但小型化使用的场景就多了。
比如航天推进器,舰载动能,以及武器功能。
且小型化的核聚变还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燃料供给、聚变反应、能量转换,以及散热这样一个完整的闭环。
两者之间的技术差距,并非是简单的按比例缩小,而是需要突破一系列瓶颈。
但凡有点科学常识的都知道核聚变反应需要在1亿℃以上,且高密度和长约束的条件下才能够持续。
大型装置可以通过扩大体积来降低能量损耗,而小型化就必须在小空间内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
以常见的托卡码为例。
想要将其小型化,就需要将等离子体的体积压缩到≤10m³。
约束磁场的强度也要从5T提升到15T以上。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散热和材料受辐射的剂量率。
想要将其小型化,单单是材料的抗辐射能力就要比大型设施的强10倍以上。
如果说氘氚聚变是从0到1的突破,那么小型化就是1到100的跨越。
这也是为什么,科尔即便是攻破了核聚变技术,也耗费了好一段时间才将其实现小型化,直到今天才开始测试。
只要完成核聚变小情况,就能将其安装在飞船上。
深吸一口气,负责该项目的总负责人,鲍勃·亨德森博士站在高处指挥台,精神紧绷的通过加密频道指挥着技术员每一步操作。
“第一工程组,报告外层复合装甲防护层安装情况!”
“报告!多层钨合金碳化硼陶瓷复合装甲安装完毕,接缝处高能激光焊接和无损探伤检测均达到标准!”
“很好,第二工程组,中子能量转换系统是否就位?”
“系统就位,液态锂增殖成循环泵启动正常,金晶热电系统预冷完毕!”
“第三工程组,电子隧穿屏蔽层校准结果!”
“校准完成!超导磁约束线圈稳定,量子隧穿抑制场功率恒定输出在预定阀值!”
……
随着一步步教检完成,最关键的一步来了。
鲍勃深吸一口气,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一位相关操作员耳中。
“燃料注入组准备,启动微机电系统,硅基燃料注入到阵列中。”
随着命令下,达位于反应堆核心腔室顶部的12个微型高精度喷嘴,悄无声息地无声开启。
肉眼无法看见的氘氚混合染料,在极其精密的压力控制下,如同雾气一般,被均匀的喷洒入核心腔室内预先构筑的特殊晶格结构中。
这种晶格,是在单晶金刚石基底上生长出来的定向纳米管阵列构成。
其独特的原子排列和电子能,是约束高温等离子体的关键。
“燃料注入完成,腔室压力稳定,晶体格状态正常!”
鲍勃的目光扫过面前的参数,确认无误后,随即下达点火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