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了,成汉也是汉,兴汉! 第110章 一年之期

作者:材官校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6:54:45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哈哈,子台兄,许久不见,最近还好么】

【我猜猜,没被刘曜撵的到处跑吧】

【兄弟我这还行,找到了个好地方,已经勉强立住脚了】

【就是目前还没钱没人,不过天无绝人之路,让兄弟我寻到一个好地方,应该很快就能占下来】

【只要这个到手,再稍稍微微花上一点点....呃好吧,可能得费点功夫才能把麾下之人整合起来】

【所以,此间无力为子台兄助拳了,还请子台兄宽宥】

竹纸平铺。

杜勋双手颤抖涕泪难抑,也不知是喜是忧。

“卫将军,杜仆射一直都是如此吗?”

名士名士,名的便是不拘之士。

那些小号的名士,还需要去刻意矫揉造作,追求洒脱。

大号名士刘琨则毫无形象地蹲在帅帐外面,用手支起脑袋,晃着身子碰了碰北宫纯。

将刘琨救出来后,北宫纯便没少和刘琨打交道,知道这个蹲在地上的名士可是在太原孤守了十年的义士,便没有置之不理,鼻音轻哼了一声,算是应答了。

【只不过,要是一点忙都不帮不上,兄弟我就不好意思给子台兄送这封信了】

【有几个事可以先交代给子台兄】

【一是知己,刘琨其人意志坚定,然能力...确实堪忧了些,子台兄当藉此人之名,募天下有志之士。如此奉之以高位,辅之以良将,定可无忧!只是切记切记,万不可令此人独领一重任!】

【另如马鲂其人,虽是北宫督护之亲卫曲长,然此人武将身,文臣心,谏臣事,若遇大事,可令此人独领一部,或有奇效。】

【再有略阳氐帅蒲洪者....】

看到这,杜勋心中忽然一阵惊悸。

刚刚差点就让刘琨独守蓝田,自己和北宫纯带兵救援麴允了!

“还好信来得及时啊...”

杜勋拭了拭脸上残余的泪渍和额头细密的冷汗,继续向下看去。

【二是知彼,胡虏刘聪久服寒食散,已是毒入骨髓,料想不出一年便会暴毙而亡】

【且匈奴汉国,内有奸佞叛乱,外有石勒鲜卑,刘聪一死,焉能不溃?】

【只是刘曜此人颇有帅才,亦有统观全局之能,目下应会全力攻伐关中】

【如有可能还请子台兄尽力聚拢关中诸公,协力拖住刘曜一年,直至刘聪暴卒】

【可若事有不谐,子台兄与诸公当以保全自身为上,可西走凉州武威,可南赴川蜀汉中,亦可走武关道去往南阳】

虽然刘曜不知道刘聪明年便会暴卒,但匈奴汉国已有危如累卵之势,他还是可以看出来的。

下层叛乱四起,中层挂印离去,上层离心离德,全然一副大厦将倾之态。

可就在这种节骨眼上,皇帝刘聪却像是完全换了一个人。

以往那谋定天下的风华全然不见,只剩下一个形销骨立,暴戾恣睢的瘾君子。

这样一来,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匈奴汉国,刘曜都要尽快将关中拿下。

同样的,这也是为什么刘曜铁了心的要拿下麴允,尽快在关中诸太守的防线上凿出个口子的原因。

“刘曜如此急迫想要拿下麴公,原是时间不够了...”

杜勋眼中阴晴不定:“那...即便阿麟不在此地,我也不能让他如愿!”

“老杜,怎么样,看好了没?”

北宫纯也很好奇纸上到底写了什么,但想到麴允还被刘曜围在始平中,便不由得有些着急。

“看好了就速速与本将点兵,前去救人!”

“嗯,待我回封信便可出发。”

杜勋顺势同意下来,然后随口一提般说道:“有司空相助自是无虞,只不过司空对凉州兵将确有不熟,不如...将马鲂留下辅助吧!”

...

南中,新立汤丹镇。

山火烧了足足七日,将无数山林烧作了灰烬。

好在正值东川雨季。

山火渐渐被扑灭在连绵雨幕中。

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踩在雨后的泥泞之中,刘麟一脚深一脚浅地向着一处生夷部落走去。

那里本是一个一百人的中小型部落,也是在东川矿群辐射范围内的生夷部落之一。

霍彪帐下的兵士已经提前赶到了此处。

看着那些缩着头面朝一侧地面,唯唯诺诺,却又忍不住偷眼看向自己的生夷,刘麟忽然脚步放缓了下来。

那一把山火,将整个汤丹镇周围全部烧作了一片焦土。

刘麟霍彪他们有大军在侧,虽费了一番功夫,但好歹是保住了营中将士的性命。

可这些生夷部落便遭了灭顶之灾,逃避不及的全族当场被烧成了焦炭,侥幸逃出去的也都死伤惨重。

就比如现在刘麟面前的这一个,原本一百人的中小型部落,只剩下了三十余人。

“参军,您来了。”

霍彪帐下的一名军侯向着刘麟行礼,主动汇报道:“此地原本是一个夜郎后裔的部落,共有口数一百四十余,目前只剩三十余。”

“头人呢?”

“死了...嗯对...不小心烧死的。”

刘麟身后跟着的,是霍彪从营中选出来的上百身家清白无劣迹的健卒。

“唉...都是我的过错啊。”

刘麟缓缓走上前去,握住了一名生夷的双手,双目中尽是愧疚:“都是因为我,才让你们受此大难啊。”

这名生夷不通汉音,不知道刘麟到底在跟他说什么。

但看刘麟悲天悯人的表情,生夷只是下意识反抗了一下后,便没有再做其他动作。

“为弥补诸位,我刘麟在汤丹镇盖了屋,亲自来请大家前去居住。”

生夷不解,但见刘麟要拉着他走,瞬间惊慌失措,吱哇乱叫着向后缩去。

但跟着刘麟的,可不是柔弱文士,一个个的都是健壮之卒。

连拖带抬地,这三十余人同样被刘麟带回了原来的斯叟部落之处。

这里,已经完全变了个样。

那些蛮荒简陋的草排竹屋已经被刘麟命人全部推倒。

重新建起的,则是一个个有着编号的规整窝棚,而窝棚之中,正有无数的被刘麟亲自带人迁来的生夷瑟瑟发抖。

他们也不知道刘麟这个汉人,如此费力不讨好地把他们从深山老林里迁出来,还特意给他们盖房建屋,到底想让他们干些什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