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位皆是有功之臣,每人爵升两级,各赏蜀锦十匹,战死者抚恤加倍!”诸葛亮举行赏罚道:
蜀锦是这个时代的硬通货,相当于货币,不仅畅销魏蜀吴三国,还沿丝绸之路远销中亚、欧洲。
“谢丞相!”
众士卒抱拳道:
“嗯!”
诸葛亮点点头,又看向马哲、王平道:
“王平!”
“属下在!”
“你不惧强权,面对上级能据理力争,遵我之命,有镇守街亭之功。今任你为讨寇将军、封亭侯。”
所谓亭侯,就是食禄于亭、乡的小列侯。
从丞相的话中,也能感受到他对一开始马谡不下据城、舍水上山策略的不满。
“马谡!”
“属下在!”
“你违我之命,险些酿成大错,若非子均、子思坚持守城,则街亭必失。”
“不过念你守城有功,功过相抵,此事我就不追究了,日后凡遇军机,必要三思而后行,切莫弄险。”
虽说诸葛亮迫切想要在军中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可他还是坚持赏罚分明,没有给马谡升官。
“是!”
马谡心情有些低落。
“魏延!”
魏延不情不愿地走上前来,抱拳施礼。
“你行军迟缓,不及时支援,贻误军机,故夺你都亭侯之爵,可有异议!”
魏延此时的官职是督前部、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都亭侯,爵位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个,表明处罚并不重。
只是虽为先锋官,但主力军指挥权却受诸葛亮直接统辖,魏延行动受限。
“丞相既要处罚,干脆免我凉州刺史一职。我还是继续当我的汉中太守。”
凉州尚未被掌控,凉州刺史也不过是个虚职,魏延对于自己明升暗降一事一直耿耿于怀。
诸葛亮不语,看着魏延道:
“文长啊!你是不相信我们能拿下凉州吗?”
“我知道你是对我夺你汉中统辖权不满,可这也是为了北伐大计。只要我们能拿下凉州,你这凉州刺史也就不再是个虚衔。”
魏延沉默,半晌后才开口道:
“我不知道!”
所有人都已得到赏罚,除了一个人。
诸葛亮的目光最后停留在马哲身上,他的语气也变得温和许多。
“子思,你上前来!”
马哲走到诸葛亮面前,单膝跪地。
“子思,你镇守街亭,以五千人之兵阻拦张郃大军数万,功乃第一,即刻升你为中监军征西将军、封县侯。”
“谢丞相!”
马哲有些激动,县侯之爵比起亭侯要高一级,不过这并不重要。
关键是中监军征西将军一职,他要是没记错的话,这是历史上姜维在北伐时升任的官职。
这也意味着诸葛亮是在考察马哲,有了将他当接班人培养的意思。
“丞相,哲还有一个不情之请!”马哲看向诸葛亮道:
“哦!你说。”
“督造官李督为人勤勉,所筑工事坚固非常,在此战中功劳甚大,恳请丞相为其多升两级。”马哲认真道:
“区区督造官,既不冲锋陷阵,又不献计献策,功劳甚小,怎能一下子擢升这么多?”将士中有些不满。
“此人现在何在?”诸葛亮并没有立刻拒绝,而是想要见见这人,再做判断。
“为我挡了一箭,已然战死沙场了!”
“切,原来是要报恩!军中赏罚分明,怎能因这督造官救你一命,就破格擢升。”
“无有此人劳心劳力,修建工事,则街亭未必能守!请丞相成全!”马哲坚持道:
“也罢!子思所言不无道理,就再将他擢升两级吧!抚恤再加倍!不过他的多余的抚恤,要从子思你自己的奖赏中抵扣!”诸葛亮说道:
“谢丞相!”
诸葛亮点点头,随后思量道:
“子思,我把我带来的一万人,以及文长的一万人都交由你统率,镇守街亭。我即日就要出发回上邽攻打郭淮去了。”
诸葛亮这样安排到。
不过马哲却沉吟片刻,然后摇了摇头,冲诸葛亮说道:
“镇守街亭之事交由王平将军即可,我想跟随丞相一起回去,为攻打上邽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诸葛亮想了想,随后点了点头:
“既然子思你有这份心,那好,你就随我回上邽吧!”
随后又叮嘱王平道:
“子均,镇守街亭一事就托付将军了,切莫大意。”
王平拱手道:“丞相放心,某虽不才,愿与街亭共存亡!”
……
……
“太守大人,降吧!蜀军已断陇,我们已成孤军,再坚持下去毫无意义。”
吏士们围拢到游楚身旁,劝诫他道:
“唉,我食君禄,实在是不愿意叛主降蜀啊!”
游楚无奈,他虽非死节之人,却也不是卖主求荣之徒。
“太守大人,蜀承汉室衣钵,实为正统,曹魏不过一窃国之贼,此番投降,乃是弃暗投明!”
儒生的嘴皮子就是厉害,黑白颠倒不过两三句话。
游楚看向众人,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些人的归降之意已决,真要坚守不降恐怕他们都不会同意。
弄不好自己这颗人头还要成为他们的投名状。
“既然诸公意已决,那就请把我绑了,随后开城投降吧!”
“快,找绳子来,把太守大人绑了!”几人迫不及待道:
于是,游楚被五花大绑押至城门口,随后大开城门,向蜀军投降。
陇右、陇西皆已归附,大半个凉州已然在诸葛亮的控制之下,现在只要再拿下祁山堡和上邽城,蜀国就能全据凉州。
然而,这两座城就像两枚钢钉牢牢钉在凉州,无论怎样攻击都不能克。
“几路大军都会合了吗?”诸葛亮朝马谡问道:
“差不多了,自游楚归降,陇西再无战事,分散各处的蜀军都朝我们这里靠拢集结。”
马谡继续担任丞相参军的要职,分析局势、给出建议。
“如此,除去街亭守军,我们应当能有五万人马攻城了。”
“子思,我若将祁山堡交给你,你能攻克吗?”诸葛亮问道:
马哲看着帐中地图,沉吟了片刻,摇了摇头。
“祁山堡高十余丈,四周陡峭无比,且一览无余,只有一条盘山小径可以上山,易守难攻。”
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可都未曾攻克过祁山堡。
“唉,这也正是我忧愁之处,祁山堡难以攻克,可又不能放任不管。”
“它钉在我军后方,一旦陷入与郭淮的鏖战,高刚必定趁机偷袭我军后方。”
历史上256年,姜维就曾试图绕过祁山堡,先攻董亭、南安,结果被郭淮于段谷伏击,死伤惨重。
“丞相,祁山堡守军并不多,至多不过三千人。我愿领五千人围困祁山堡,解丞相后顾之忧。”马哲请命道:
“也只能如此了!”诸葛亮叹道:
调一支部队死死围住祁山堡,令其不能在后方作乱。
待攻克上邽后,祁山堡成为孤城,到时再徐徐图之,方为正解。
于是乎,诸葛亮率大军继续攻坚上邽城,祁山堡则丢给了马哲围困。
而马哲主动请缨,也是为了能独自指挥一支部队,不受束缚。
否则,若是参与围困上邽的任务,名将众多,势必会被处处掣肘,难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