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长生:从娶了邻家寡妇开始 第35章 商议后事

作者:阿宅不要肥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2:55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正德36年,七月二。

天朗气清。

山中有头能说人言的虎精盘踞的消息,自冯家村流出,在附近几个村镇疯狂发酵。

奔着县衙悬赏远道而来的进山打秋风的外人,听了这玄乎的消息,想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要么找了村户家中借住,要么干脆打道回府。

本地人被吓得,大白日也要闭门锁院,也不去村头老槐树下乘凉了,生怕山中大虎饿肚皮下山来找了人去吃。

一大早,村长与几个长辈一同来了老宅,山中虎精的消息是冯常带出来的,今日去了县衙,也要个举证的人儿。

“都吃饭了没,坐下来吃一口。”

王翠翠搬了几张椅子板凳到院子,让大家先坐下。

村里家中来人的待客之道:

吃饭了没?

吃了,那再少吃一口,填下肚子。

没吃,那正好,都不是外人,一起坐下吃点儿,别饿了肚子。

村长道:“翠翠也别忙活了,大家伙都吃过了,大牛呢?这个点还没起呢?”

冯常听了外界的动静,在红豆屋里回了一声:“起了村长。”

村长点头:“赶紧把饭吃了,我们进城去。旁几个镇子的乡长、村长都过来了,不能让人家久等。”

“马上。”

冯常应下一句。

红豆又喝了两口比往日浓稠的粟米粥,回了冯常先前她的一个问题:“红豆你是俊义、大同、阿俊的妹妹,他们的后事儿理应你来定个章程。”

红豆红着眼,哽咽道:“武人没那么多讲究,天南地北闯荡仇家也多,能有个棺材就够体面了,烦请冯大哥找个地方挖坑,让卢大哥和张哥入土为安吧。”

“张哥是孤儿吃百家饭,没有亲人,入了土我给他烧些纸钱,往后多记挂着他也是尽了力了。”

“卢大哥师门在潭洲玄霄山上,我想请了冯大哥执笔写下卢大哥的死讯,连这封家书一同,在以后有机会时,寄去玄霄门卢南收。”

南山县属于雁北,位于大千王朝版图东北段,潭洲则位于西南位置,相隔大几千里远。

除去云游四海的山野游方或是闯荡江湖的武人,以及押了大镖的镖师,少有人能横跨大千王朝截然相反的两个地方。更别提偏安一隅的农户,若无意外,去过最远的地方便是进了县城采买。

所以,红豆并不强求也只说有了机会,万一有顺路的生意人?货商?亦或者其他武人的目的地是潭洲,又或者距潭洲不远,以一种多人接力的方式完成书信的传递。

可以预料,这个机会希望渺茫,即使顺利有了机会,从书信寄出到抵达目的地,时光已去三几年也说不定。

当然,也可特意差了人送信,只是将近万里之遥,价格不知会多么昂贵就是了。

在讯息传播不便的时代,“家书抵万金”的说法,一点不错。

冯常点头应下:“大同他……”

“至于大同。”红豆顿了顿,“请冯大哥废些事帮大同火化骨灰装坛,我这些时日也恢复差不多了,等除了山中虎害,我想带大同回老家。”

“好。”冯常说道,“今日从县里回来,我一一操办。”

“正好赶了冯大哥进城,不如冯大哥把卢大哥养在院里的马给牵去卖了吧。”说到此,红豆窘迫一笑,“不瞒了冯大哥,我身上没什么银钱,今后的食宿盘缠,都要从了这卖马钱上得来了。”

“你是卢俊义的小妹,自有权利处置他留下的遗物。”冯常顿了顿,道,“你也把心放进肚子,我冯大牛秉性比不上你们武人洒脱豪爽,但也做不出吃绝户的事儿。”

红豆道:“就麻烦冯大哥了。”

“我走了。”

冯常拿起红豆吃光了的空碗,洗涮之后,就要随了村长一行进了县城。

红豆喊道:“冯大哥稍等。”

冯常站定:“什么?”

红豆说道:“那匹马虽不是千里马,可也是顶好的快马,市面上少见,经常与马匹打交道的行家都能看出这匹马的宝贵,何况还是头母的,年岁不大。冯大哥卖马时多注意些,市价不会少了八十两,别让人骗了去。”

冯常点头:“我记下了。”

回了灶屋,冯常又拿了两个饼子啃着,与爹娘、冯荷兰、两个小家伙道别后,牵了院中唯一的一头马。

“村长,车子够不够带人?我要不赶上黑子?”

“够够的。”

“那我骑马去,回来可带着我。”

“好。”

如此定下,冯常与村长一同离去。

黑骡子不舍,不停打着鼻响。

这时日两头畜生同吃同睡,又正是黑子的发情期,可就被它得吃了,见了马匹被牵走最焦急的也是它了。

不过骡子没生育的能力,即便撞见了它俩哼哼哈嘿,也没人阻止,毕竟畜生也有释放需求。

沿途,一行人路过冯大鹏家门口,大门关着。能听见内有抽泣声传了出来,外面,狗蛋爹扛着挑水的担子,回程特意绕了路来门口骂街,十分难听、不能入耳。

“好了纯生!大鹏造的孽你找大鹏的麻烦,如今人都死了,干人家妻小什么事儿?骂骂骂!你要把人往死里逼,让人孤儿寡母去死是不是!?”村长也受了气,挥着拐棍要赶狗蛋爹走,“这次饶了你,再来人门口泼妇骂街,我关了你进祖宗祠堂,让祖宗找你说话。”

冯常上前把狗蛋爹拉到一边,劝了几句。

“那行我走。”狗蛋爹转身回家,冯常从胸前掏出一点子碎银,扔进了水桶里,约二钱,值两百铜板。

冯大鹏死了,留下妻小三人日子也就难过,再应狗蛋死后的请求上门讨了铜板,就真如村长说的,要逼死人孤儿寡母,不如自己贴了。

碎银入水只溅射出一点水花,动静极小,也没人注意到。

冯常跟上队伍,从二大爷的手中接过马匹的缰绳,一路到了村头。

“都齐了。”

村长一一看过去。

附近村的乡长、镇长,加上受害者家属,村头聚了三十来人。

骡车、驴车……农家常用的交通工具都能看见。

冯四叔凑上前来,看看马匹,又看看冯常,一脸坏笑:“真是让你小子是发了横财了。”

冯常苦涩道:“四叔你别瞎想,这是人家的东西,红豆腿脚不方便你是知道的,我帮忙送去县里卖了换盘缠。”

“要叔说,你就……”

“叔你闭嘴,是我对不起人家,再坏心眼占人便宜,我冯大牛该生儿子没屁眼。”

“不说,不说了。”四叔讪讪一笑。

村长上了驴车,由他二儿子赶车,足带了七个人。

其余人纷纷上车,准备出发。

冯常也上了马。

之前好奇随方大同学过几天,不敢说策马奔腾,但慢慢走、赶上驴子的脚程还是能做到的。

“驾。”

五个车架、一匹快马,走上了去往县城的官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