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曹家麒麟子 第81章 小试探

作者:豚豚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2:59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回府补了个觉,中午被叫起来吃饭的时候,曹侑还有些迷糊。

没睡够哦!

熬夜果然是大敌啊!

洗漱好去吃饭,曹玹和高氏已经在那等着。

“可睡够了?这海刚峰也真是,你还是个孩子啊,就让你熬夜办案,真真是会使唤人的!”

高氏看着曹侑有些萎靡的样子,有些心疼。

“好了,先吃饭,若是觉得困,等会再去眯一会儿。”

曹玹也是有些心疼,只是觉得少年人,精力旺,偶尔熬夜也不是大问题,补一补就好。

“多谢父亲大人,母亲大人关心,儿子没事的,只是昨晚费了些脑子,现下才有些迷糊。”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多吃菜!”

高氏说着,不住地往曹侑的碗里添菜。

曹侑也没有拒绝,全都笑纳了……

吃完饭,又小憩了一会儿,曹侑便直接去了范府,今日旬休,范公是在家的。

见到范公,也不用寒暄,曹侑直接将昨晚的事细细和范公讲了一遍,最后问了问心中的疑惑。

“老师,每个人思考方式不同,政见难免不同,若同样是为国为民之人,您会怎么处理?”

对于贪官污吏,曹侑心中是毫无顾忌的,该弄死就弄死。

只是难免出现有些因自身见识而反对变革的清官。

也难免因自身阶级利益受损而反对变革的好官。

“为师明白你的意思,若是有清正廉明之人,反对你施政,你该怎么做,对吧?”

“是的,老师。”

“只是,你如何去判断对方是清正廉明的呢?你有这么多精力去了解他们么?”

范公这两句反问,把曹侑问住了。

曹侑本想说,史书上有记载啊!

但史书记载的就是对的么?

更何况,这是大周,史书上都没有的朝代,如何能凭借原本的史书,去判断一个似是而非的人?

未免太失之子羽了吧?

“那应当如何去判断呢?若是不能分辨好,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跳出一个敌人。”

范公回忆了一下,说道:

“为师以前身在局中,也是看不清楚,除了几个好友,只觉得满朝尽是敌人。”

“反倒是这些年,为师身在局外,看清了一些事,但也仅仅是看清了,想解决,还是有些力有未逮啊!”

“我大周太祖得国不正,不得不与士大夫共天下,因此权力比较分散,连官家都不能集权。”

曹侑呆愣愣地看着范公,这是能直白地说出来的?

“不必惊讶,这里就你我师徒二人,传不出去的。”

曹侑无语。

“哈哈哈,些许玩笑,不必在意。”

“为师就和你聊一聊,我大周有哪些症结吧,至于怎么解决,还是得你自己想办法啊!”

范公笑眯眯地说道。

曹侑啧了一声,说道:“老师,您这是偷懒啊!”

“这是你自己说的嘛,可以托付给你,为师可是当真的!”

范公笑呵呵地继续说道:“你之前拜托为师寻一些人才,为师也是深以为然的。”

“当初的庆历新政,也不是为师一个人的新政,而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推动的。”

“你想发展技术的想法没有错,只是,你也需要这样一群人,来帮你应对不知哪里射来的冷箭。”

曹侑听后,沉思了片刻,这不是让英雄去做英雄的事,让好汉去做好汉的事么?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这样的例子,历史上也有很多嘛!

比如朱元璋把胡惟庸捧起来,然后弄死了一片淮西勋贵。

比如嘉靖把严嵩父子立起来,作奸犯科的是他们,而道君皇帝一直是圣明无暇的!

比如霍光,额,这个就不举例了,会死人的。

“老师和富相公也是相熟,他可还有那进取之心?”

“富彦国啊!”范公陷入了追忆,人老了,总是不自觉地怀念过往。

好一会儿,范公才接着说道:“彦国的心思,应当是没变的,或许比起当年,更稳妥了些。”

求稳,那就是反对激进地改革,力求循序渐进的稳妥方法了。

富相公也是个可以争取的老同志啊,求稳而已,咱们求同存异嘛!

“老师,现在朝廷赤字虽有减小,但国家财政仍有些捉襟见肘,若是有节源的办法,富相公会支持么?支持的力度能有多大?”

“你先说说看。”

“学生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推行台账,现在的账目记载,还是太简约了。”

也不等范公询问何为台账,曹侑就简单说了下。

做台账,主要是为了工作留痕,以及方便追查。

设置台账,主要就是吏员来使用,因为官员大多是主官,细致的事大都是交由吏员来办理。

而吏员,一般都出自于当地的地主豪强。

不像官员会异地调动,这些吏员扎根地方,容易就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台账也只是规范他们工作行为的一种方式,让他们在做违法之事时,能有所顾虑。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即便推行失败,也就是浪费一些纸张而已,很符合富相公的胃口。

所以,曹侑打算用台账这个小制度,来试探一下,富相公有没有“叛变革命”。

这一点,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曹侑现在还只是一颗小树苗,昨晚的事告诉他,不能单凭印象去看一个人,不然,容易掉坑里!

不过这些想法,曹侑觉得就没有必要和老师说太清楚了,省得他难做。

“这只是一个小的规范制度,相信富相公也是能看出来的,学生以为,阻力应当不大。”

“若是能用心做好,比起现在的糊涂账,应该能节省不少支出。”

范公听后,比照自己主政一方的经验,思考了一番,然后说道:“你少算了一个关键之处。”

“若是地方官员,和那些吏员勾结在一起的时候呢?那就是触动了他们整体的利益,阻力就大了。”

曹侑想了想,说道:“那若是只在汴京推行呢?”

范公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可行,先有个示范也好,省得去了外面,被念歪了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