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烽火词条开始崛起 第41章 兜圈子,回营

作者:长歌当哭z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4 14:55:19
最新网址:www.bqgcc.com

翌日,福兴斋。

偌大的宅子被晋绥军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大厅内,赵振东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在他面前,是一百多具日本人的尸体,混杂在各色各样的菜系和破碎的碗碟中,活脱脱一个垃圾场。

“旅...旅座,都检查过了,无一人生还...”

警卫员再三核实好几遍,硬着头皮走到赵振东身后汇报。

赵振东不语,大厅内安静的掉一根针都能听见。

“旅座,我这就派人去调查...”副官咬着牙上前道。

“调查?调查你奶奶个腿!整个晋西北,除了杨硕的17团还能有谁对日本人出手?”赵振东气急败坏的骂道。

像一只斗败的公鸡,脸色涨的通红。

“啊?17团?杨硕的大部队不是被我们满虎跑山的追着跑?怎么可能有功夫袭击福兴斋?”副官大惊。

赵振东冷哼一声:“就这帮吃了睡睡了吃的蠢猪!对付他们哪用得着什么大部队?”

“那...现在该怎么办?陈团长他们还在追捕17团,但敌人太过狡猾,目前还没消息...”

赵振东本就阴沉的脸色愈发铁青,“抓不到17团,难道连我们自己的人也抓不回来?把福兴斋那一个营的逃兵抓回来,送给日本人处置,也算勉强交差。”

副官心头一凛,不敢表现出任何异常。

赵振东三两句话,直接定了一个营战士的生死。

“是...”

“另外...”见副官要退下,赵振东继续交代,“告诉陈兆铭,抓不到杨硕,第三旅他就不用回来了。”

与此同时,虎跑山东北脚。

夜色朦胧,辽远的虎跑山轮廓若隐若现。

一小股人马显然经过了长途跋涉,身上带着风尘仆仆的气息赶至山脚。

“团长,从前面这条路上山,就算进入虎跑山地界,进了山,咱们就算彻底安全了。”黄大龙扬起袖子抹抹额头的汗水,长舒一口气道。

杨硕随意找了块石头坐下,展开地图,手指循着他们一路行军方向朝前移去,接着又将目光投向虎跑山更深的腹地,眉头一挑:“算算时间,咱们的大部队应该在山里跟敌人兜了一整个圈子。”

“那团长,咱们需不需要进山找人?”黄大龙显得有些茫然,对地图上弯弯绕绕的曲线显然看不太懂。

杨硕摇头说不用,“虎跑山东北,是距离广陵县城最近的上山位置。分开时我已经跟一营长说定,咱们杀完日本人会隐蔽到东北山头。”

“静静等着吧,他们会来找咱们的。贸然进山寻人,反倒容易错过。”

黄大龙听懂杨硕的意思。

短暂休整,杨硕领着特战队沿山路朝上走,但并未深入虎跑山内部,只在入山的山坳中隐蔽下来,派了人一前一后守住。

有追兵或是发现17团大部队,他们都能第一时间知晓。

事实不出杨硕所料,次日一早,天色尚未彻底放亮,杨硕就被黄大龙火急火燎的声音吵醒。

“团长!咱们的大部队来了团长!”

杨硕被黄大龙摇晃着醒来。

“你看!”

顺手抄起望远镜,循着黄大龙手指的方向望去。

透过薄雾,一支青衣军装的大部队,正风尘仆仆翻山越岭朝这边赶来。虽然距离还远,但那熟悉的军装和队形,让他立刻确定了那是17团的人。

“大部队来了!”黄大龙忍不住高声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

特战队的队员们立刻精神一振,纷纷站起身来,朝着山路的方向望去。

山路上很快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看到挥手的特战队,胡四海等人也精神一振,高喊着回应。

杨硕放下望远镜,紧绷的情绪总算稍稍舒缓。

“哈哈!我们来了团长!”

胡四海一马当先,三两步冲过来给了杨硕一个熊抱。

“怎么样?兄弟们都没事吧?”后续部队一眼望不到边,杨硕看不齐全,下意识问道。

胡四海给他一个放心的眼神:“大家都好得很!就凭晋绥军那两下子,也想在山上抓到我们?呸!”

“没错!除非他们给汽车装上翅膀,否则就凭两条腿跑,晋绥军连我们的屁股都见不到!”

战士们个个都很亢奋。

这种在山里将敌人耍的团团转的感觉,久违了。

小山坳中积聚的部队越来越多,秦宣文、侯全喜、孙旭几位团干部先后出现,让杨硕彻底放下心来。

简要了解一下,杨硕便对17团这两日的经历了然。

一营袭击完兵工厂后,立刻向虎跑山转移,迎头直往南去,一路上没有碰到晋绥军任何鬼影子。

有杨硕提前报信,二营、三营和秦宣文也没给陈兆铭留下任何机会,早早的溜之大吉,只留下几个空壳子根据地。

三方力量在上山前早早汇合,从孟口村爬上虎跑上后,没多久便与一营迎头撞上。

大部队在几人的指挥下,开始在虎跑山与晋绥军来回兜圈子,刻意与对方保持着两公里左右的距离。

敌追我跑,敌停我也停,眼看着晋绥军疲惫不堪,胡四海和侯全喜还跃跃欲试,趁机偷袭对方几次,搞得晋绥军疲惫不堪,人人叫苦不迭。

胡四海几人兴奋的跟杨硕分享着这两天的战况。

“你小子,在兵工厂收获不小吧?”听几人七嘴八舌的说完,杨硕笑着看向胡四海。

此话一出,侯全喜和孙旭立刻像是点了炸药桶一样,原地跳起来。

“对对对!老胡啊,你小子可不能吃独食啊!团长你快管管,哥几个到现在没见到一营任何装备!”

“到底抢了啥宝贝疙瘩,今天必须亮出来给兄弟们看看!”

俩人一唱一和道。

胡四海满脸肉疼,吞吞吐吐,看的杨硕都在怀疑,难道这小子真在兵工厂抢到了啥好东西?

“干啥干啥?抢劫是不是?一共到手三百多条六五式,外加几箱子弹,没多少好东西,值得你们这么大呼小叫?”胡四海撇嘴不情愿道。

“放屁!一营的人这两天跟娶了新媳妇似的,我看你们的人都快能组建一个机枪连了,这叫没有好东西?”侯全喜立刻拆穿他。

胡四海被逼的说不出话来,跟两位营长干瞪眼,因为一营实际到手的装备,比他们看见的还要多。

最终,胡四海松了口风,答应杨硕把抢来的一半装备分给二营、三营。

可看到他似笑非笑的表情杨硕就知道,这货绝对还藏了私!

杨硕倒没拆穿他,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大家再是一个团的,人家缴获来的装备也没有全部充公的道理。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眼下这世道,注定是谁的胃口大谁能吃上肉,这是杨硕从李云龙身上学到,且非常赞成的。

“团长,要不要给你也分点?”把二营长、三营长打发走,胡四海悄悄凑到杨硕耳边,鬼鬼祟祟道。

他知道团部现如今也有一个连的人手,再加上杨硕身边的那个什么特战队,肯定需要装备。

不料,杨硕一句话让他的脸黑下来:“不用了,你那些枪在我眼里都是烧火棍,送给我我都不要。”

胡四海忿忿走开,但杨硕说的还真是实话。

断掉日本人这股小团伙后,烽火任务完成,他一口气到账五十支毛瑟1932驳壳枪,外加100支三八大盖,每支枪配备弹药一百发。

在晋造六五式主流的晋西北,小鬼子的三八大盖堪称稀罕货,精度高,后坐力小,关键是枪管比绝大部分步枪都长,这在战场上让三八大盖具备无可比拟的拼刺刀优势!

这些枪可以用来武装团部的连队,至于那五十支毛瑟,正好给特战队队员们配备上。

毛瑟1932,就是李云龙口中的快慢机,之所以叫快慢机,是因为它可以调节为自动或半自动射击,威力强大。

之前过草地那会,先锋部队每次要啃硬骨头,都会把全团的毛瑟枪收集起来,交给突击队集中火力攻敌。

眼下有了这批快慢机,杨硕的特战队距离真正成型又近了一步。

除了武器装备,杨硕还一次性获得三次词条升级机会,分别被他点到了近战格斗、原始股东和百步穿杨上。

【近战格斗】从白色升级为蓝色的【会两下子】,蓝色的【百步穿杨】升级到紫色【指哪打哪】,白色的【原始股东】倒是只变了颜色,没改名称。

这样一来,杨硕浑身上下的词条,最差的也都是蓝色。

但从个人军事素养上,已经超过同级别的将领一大截。

在山坳中简单休整两个钟头,后方侦察兵再度传来晋绥军的消息,17团也只能随之继续跑山。

虎跑山不算大,但几千人在山上来回兜圈子还是绰绰有余的,陈兆铭就这么带着三个团的兵马在后头死咬了17团快半个月,愣是连17团的一个兵都没留下,反倒因为对方的几次夜间偷袭,前后折损一个多营的兵力。

对17团而言,半个月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他们摸清了虎跑山大大小小每一道山沟沟,每一个村落,对山上的地形熟悉到不能再熟悉。

遛起陈兆铭来,也就愈发的得心应手。

第十一天晚上,杨硕正带着全团人马留宿在东北山区的河谷地带,突然就接到陈兆铭率部下山的消息。

“团长,陈兆铭撤了!”胡四海激动的从远处跑来,人还没到声音已经传到杨硕耳中。

冬天的虎跑山,夜间温度足有零下十多度,杨硕正和团部的战士围坐在篝火前,一边烤着火一边翻弄着柴火堆下的红薯。

“哦?这帮小兔崽子,终于挨不住山里的冷风了吗?”杨硕嘴唇勾了勾。

胡四海一屁股坐到杨硕边上,两只手伸向火堆,上下翻烤着:“好像不是,听咱们的侦察兵说,陈兆铭走的很急,像是突然有紧急任务。”

杨硕眉头紧皱:“紧急任务?”

“我们在虎跑山上,还有谁能让晋绥军紧急出动?”

胡四海摇头,趁着杨硕沉思的功夫,从火堆里扒拉出来一颗红薯。

“撤了正好,成天在天寒地冻的大山里,人都快冻傻了,总算能下山休整休整,暖和暖和了。”

胡四海嘴里吐着热气。

杨硕没有理会他的自言自语,皱眉沉思着,突然眼睛一亮,“是黄河防线有动静了!”

胡四海的手被杨硕抓住,刚扒开露出一点瓤香气四溢的红薯,被杨硕一把夺走。

“吃你自己家的东西去!”

胡四海撇着嘴,嘴里碎碎叨叨走开。

走到一半又转过身:“团长,陈兆铭都走了,那咱们明天下山吗?”

杨硕啃了口红薯,被香的迷迷糊糊,嘴里哼哼唧唧道:“不下,观察几天,以防对方耍诈。”

“是!”

17团又在虎跑山上待了三天,直到杨硕安排在第三旅附近的侦察兵传来消息:第一旅、第三旅近两日已全部开拔,朝西面进军。

西面,正是黄河防线的位置,晋绥军的动向,证明了杨硕的猜测。

黄河布防图应该是送到了,一方面军不出所料正在强渡黄河,阎老儿只能紧急征召晋西北兵力支援前线。

如此一来,晋西北兵力空虚,恰是杨硕大展拳脚的时候。

“不枉我们等待这么久,趁着晋绥军回撤之前,阎老儿的晋西北先改弦易帜一阵吧!”

杨硕面前是两张地图,一张晋西北的地形图,另一张是阎老儿在晋省的兵工厂分布图。

他已经忍不住要大干一场。

“不过现在,要先下山才是...”

当天,17团兵分四路朝着各自的营区奔去。

17团离开前后不足二十天,几个村子情况一切正常,很快各营便恢复战前的布防和扩张状态。

一营发展势头最为迅猛,胡四海藏了不少装备,又处在整个17团朝广陵腹地扩充的前线,短短一个月时间再度扩充出一个连。

二营、三营包括团部的力量也在稳步提升,不过,杨硕这几天却一直躲在团部不出门,成天对着地图研究。

“我说老杨,你成天对着地图看什么呢?怎么,有啥心思?”秦宣文这天从外头回来,看见杨硕撅着腚趴在地图上,忍不住问道。

杨硕微微一笑,将手中的铅笔往桌子上一扔,“哈哈,还是你老秦懂我啊!”

一听这话,秦宣文立刻来了兴致:“说说吧,你又想打哪里?”

杨硕手指了指地图上圈起来的五个大字:西北制造厂!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