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珅一个彩虹屁立马跟上:“陛下不愧是千古一帝,仁慈无双!”
众人齐呼:“陛下千古一帝,仁慈无双!”
李天再次得意大笑:“哈哈哈……”
笑完以后,李天打开一张图,说道:“京都太小了,放不下这么多人!”
“所以朕准备在京都的旁边另建新城,拿水泥来修路、盖房子,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这是朕连夜画的规划图,你们看看怎么样?”
众人看了过去,全部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图中房屋林立,街道整洁宽大,城墙宏伟高耸……
这哪是另建一座新城啊!
这明明是打造一座帝城啊!
即便大乾的京都也远远不及!
“陛下,这……能行吗?”
“为什么不行?事在人为!只要尽力去做,早晚有一天可以行的!”李天笑道,信心满满。
接下来,李天把所有事丢给了何珅,便回去浪了。
何珅觉得非常的无奈头疼。
这国库的事还没解决,又来了一摊子麻烦事,简直要了他的老命啊!
可是心里再憋屈也得忍着,硬着头皮干吧!
很快,何珅组织了上万人,在京都旁边的空地处,盖起了水泥房。
不到几天的时间,一排排的水泥房便拔地而起。
同时开始宣传,此处的房子对外出售。
这个消息迅速吸引了京都的百姓们,闲暇之余前来围观。
“你们这的房子卖吗?”
“当然了,我们盖房子就是为了卖的!”一名官员笑道。
“这房子看着有点奇怪……”
“因为,这些全是用水泥盖起来的房子!我和你们讲,这是陛下研发出的一种建筑材料,叫做水泥。”
“拿水泥盖房子特别的快,而且又坚固又大,不信你们来瞧瞧。”
老百姓走进屋里试了试。
“这房子确实好坚固,和青砖所砌的一样!”
“真的哎,镰刀都砍不破!”
“这房子好啊!”
……
这时有人问道:“这么好的房子,多少钱啊?”
官员伸出两根手指:“只需二十两银子!”
百姓们全体炸开了锅。
“什么?如此好的房子,只需二十两?”
“太便宜了,我们家拿青砖所砌的,算算都花了五十两银子!”
“我家房子虽然是红砖,可也花了三十两银子!”
“这才二十两,居然有这种好事?”
……
“因为陛下仁善,觉得百姓生活不易,这才半卖半送的出售给大家。”官员笑道。
“原来是这样!”众人了然。
这时,有人为难的开口道:“房子是好,二十两也很便宜,但是我一下子掏不出这么多钱来。”
“这个问题不必担心。”官员笑道:“陛下早就想到了这种情况!”
“陛下说,你可以先搬进来,随后分期付款!何时付完钱,这房子就何时属于你!”
“还有这种好事?”众人再次震惊了。
“陛下君无戏言,怎会骗你们?”官员张贴出一张皇榜来:“此乃陛下亲笔的圣旨,大家自己看吧。”
众人认真的看了过去。
皇榜上面直说,此乃送给百姓的福利房,每人限购一套,每套房子二十两银子。
要是钱不够,还能分期付款。
每月定期交一笔钱,五十到一百文不等。
钱交齐之时,房子就归私人所有。
要是到期拿不出钱,有两个月的缓冲时间。
要还是不行,房子便收回国有。
……
下面还有很多详细的规则,可谓是面面俱到,全考虑到了。
众人看的非常心动,房子这么便宜,只用二十两就能买下。
没钱也没事,可以提前入住,分期付款。
每月支付五十文到一百文不等,按照自己选择,压力也不大。
这时,官员高声道:“百姓们,第一期我们只修建十万座房子,大概需要半年以上,半年以后,才会修建第二期房子。”
“房子有限,有意向的必须尽早出手,这样半年以后你们就可以住上又结实又大的水泥房了!”
“否则,就得等一年以后了!”
然而,观望的很多,成交的却寥寥无几。
此事快速的传遍天下,世人纷纷嘲笑。
“昏君竟然卖房子?一定是国库没银子了,才想出这种办法筹钱!”
“肯定的!像他这种花钱方式,哪个国家能抗住?”
“对啊,听说才短短两个月,就花掉了上百万两,国库早就没钱了。”
“结果如今卖房子,也没卖出去几座,收不回来钱,哈哈!”
“昏君这就是作茧自缚,活该!”
“但是,我有点好奇的是,那水泥是什么东西?”
“不了解,谁知道?”
……
何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快到发钱的日子了。
如果到期发不出来钱,可就麻烦大了。
不得已,只好入宫将此事禀报给李天。
李天非常淡定的说道:“既然便宜出售不要,那朕便涨价!先涨个一两银子,看他们要不要?”
坐在一旁的芊芊震惊道:“你这是什么操作?该不会脑袋又进水了吧?你定价二十两别人都不买,你卖二十一两,别人就要了?”
“你看下去不就知道了吗?”李天轻笑道。
次日,官员将新价格贴了出来。
很快就被眼尖的百姓们看到了,喊道:“官员,这水泥房售价昨天还是二十两,今天怎么变成二十一两了?”
官员无奈道:“因为陛下得知,他给大家准备的福利房没卖出去,很不开心,因此涨了一两银子!”
百姓们:“纳尼?”
老百姓都傻眼了。
他们也就观望一下罢了,毕竟房子再便宜也是二十两银子,顶他们好几年的工钱了。
必须思虑妥当后,才会拿出这笔巨款。
结果你一个不高兴就涨价了,而且直接涨了一两银子!
陛下,这也太任性了吧!
昏君啊!
买房的人仍然寥寥无几,很多人在观望。
这样又过了一天。
官员将旧的房屋价撕掉,换上了新的房屋价。
老百姓很快便发现了,惊呼道:“官员,为何又涨价了?你这都涨到二十二两银子了,比最开始贵了二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