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停了,风却更冷。陈远山蹲在废弃铁轨旁,手指在冻硬的枕木上轻轻摩挲。铁锈混着雪粒,摩擦出细碎的声响。他抬头望向前方,虎林要塞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像一头伏在雪地里的猛兽。
“还有三里。”苏青萍低声说,声音压得极低,几乎与风声融为一体。
赵明德从雪堆后探出身,目光扫过远处的岗哨:“今晚的巡逻比往常密。”
“他们嗅到什么了。”陈远山站起身,将铁钩藏进大衣下摆,动作利落,“走。”
三人沿着铁轨边缘前行,脚步轻缓,踩在雪上的声音几乎被风吞没。苏青萍走在最前,手中握着一张手绘地图,那是她从宪兵队的档案室带出来的,标注着要塞外围的巡逻盲区。
“两点钟方向,有红外线。”她忽然停下,抬手示意。
陈远山眯起眼,果然在雪地尽头看见一道微弱的红光,横在粮仓与仓库之间,像一条无形的警戒线。
“他们怕的不是我们进来。”赵明德低声道,“是怕我们出去。”
陈远山没说话,从工具包里取出一瓶玻璃瓶,里面装着从渔村带回的神经毒素样本。液体在瓶中微微晃动,泛着幽蓝的光。
他蹲下身,将瓶口轻轻旋开,倒出几滴在雪地上。几秒后,雪面开始冒起白雾,空气中弥漫出一股刺鼻的味道。
“有效。”他低声说。
三人伏在雪地中,等待巡逻兵离开。几分钟后,两名日军士兵打着哈欠走过,脚步懒散。陈远山抓住时机,迅速向前爬行,将瓶子轻轻放在红外线前方的地面上。
毒素与雪地接触的瞬间,白雾迅速扩散,像一层轻纱,将红外线遮住。
“走!”他低声一喝。
三人迅速穿过封锁线,潜入粮仓后的阴影中。身后,红外线的警报迟迟未响。
“他们很快会发现。”苏青萍喘了口气,靠在墙边。
“那就让他们发现。”陈远山从腰间抽出一把短刀,划开粮仓的木板门,“我们没时间等。”
仓库内,堆满了麻袋,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的气味。但陈远山知道,真正的目标不在这里。
他快步走向角落的一扇铁门,门上贴着“731物资,严禁入内”的警示牌。赵明德上前,掏出一把小锤,轻轻敲击锁孔,判断出是老式弹簧锁。
“三秒。”他说。
陈远山点头,掏出铁钩,插入锁孔。几秒后,锁“咔哒”一声弹开。
门后是一条长长的走廊,两侧是密闭的金属门。陈远山借着手电的光,迅速扫视墙上的标识,最终停在最末端的一扇门前——“化学储备库”。
“找到了。”他说。
赵明德和苏青萍对视一眼,各自守在走廊两端。
陈远山推开门,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仓库内,整齐排列着一排排金属罐,上面印着731部队的标志和防毒标识。
“芥子气、光气、氯气……”他低声念着罐体上的标签,目光落在最中央的一排,“还有……神经毒素。”
他快步走向控制台,打开电源,屏幕亮起,显示出仓库的通风系统图。
“通风口连通到指挥所。”他皱眉,“他们打算用毒气反击。”
“那我们就先引爆。”赵明德走进来,手里拿着几根引信,“你负责路线,我来布雷。”
“引信受潮了。”苏青萍检查后皱眉,“外面下过雪。”
“那就换办法。”陈远山看向仓库角落的一排氧气瓶,“用它们。”
赵明德点头,迅速拆下几瓶,将引信绑在瓶身上。
“引爆点设在通风口。”陈远山指着控制台后的一处,“一旦爆炸,毒气罐会连锁反应。”
“我来。”苏青萍主动请缨,“你们从通风道撤。”
陈远山看着她,点头:“小心。”
她将防毒面具戴好,动作熟练。陈远山忽然注意到她面具边缘的编号——“F-203”。
“你从哪拿到的?”他问。
“宪兵队的物资室。”她回答,“他们用这个编号标记实验体。”
陈远山心头一震,想起防空洞里听到的广播声。他没有多问,只是低声说:“小心。”
苏青萍点头,转身走向通风口。
陈远山和赵明德则从另一条通道撤离,途中,赵明德捡起一枚嵌着731字样的纽扣,低声说:“他们在扩编。”
陈远山接过,放在掌心。纽扣冰冷,边缘锋利。
“走。”他说。
两人穿过通风管道,来到仓库外的雪地。寒风呼啸,吹得人脸生疼。
“准备好了。”赵明德掏出引爆器。
陈远山望向仓库,目光落在远处的指挥所。那里,几名日军军官正从楼里走出,似乎察觉到什么。
“动手。”
赵明德按下按钮。
轰——
爆炸声震耳欲聋,仓库的屋顶被掀开,火光冲天。紧接着,毒气罐接连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席卷四周。
“快撤!”陈远山拉起赵明德,向后奔去。
身后,火焰如龙卷般腾起,热浪将积雪融化,地面震动不止。
远处的日军士兵惊慌失措,试图组织反击,但火势已经蔓延,根本无法靠近。
“成功了。”赵明德喘着气,回头看了一眼。
“还没完。”陈远山目光沉沉,“他们明日要运出神经毒素弹。”
赵明德一愣:“你是说……”
“我们要赶在他们运走之前,摧毁所有储备。”陈远山握紧手中的纽扣,“这不是结束。”
赵明德沉默片刻,点头:“那我们下一步去哪?”
陈远山望向东北方向,雪地上,一道车辙印延伸向远方。
“桦川。”他说,“那里,才是他们的核心。”
远处,火光映照着雪地,像一条燃烧的河流。
陈远山迈出一步,雪地上的脚印渐渐消失在风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