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李氏入主中宫的消息传开,洛阳城内一片欢腾,却也有暗流在角落涌动——部分世家对平民出身的皇后心存芥蒂,私下里不乏微词,更有甚者,暗传“非名门不配母仪天下”的流言。
刘辩虽信任百姓的眼睛,却也深知后宫不比民间,人心叵测,李氏性子刚直,不擅宫闱算计,确实需要可靠的人护持。这日散朝后,他召来阿蛮。
阿蛮一身利落劲装,腰间佩着短剑,进门便单膝跪地:“陛下召属下,有何吩咐?”
“起来吧。”刘辩指着身旁的座位,“皇后刚入宫,性子纯善,恐遭人算计。你从女卫中挑四个最得力的,要会武功,懂分寸,既能贴身护卫,也能日常侍奉,务必确保皇后周全,别让宵小之辈有机可乘。”
阿蛮眼中闪过锐光:“属下明白!请陛下放心,女卫中正好有四人,是去年从边地选来的猎户之女,不仅箭术了得,近身格斗也不含糊,且心思细腻,最适合贴身随侍。”
“哦?说说她们的情况。”刘辩来了兴致。
“四人是异父姐妹,自幼在山林里长大,大姐擅长追踪反追踪,二姐箭术能百步穿杨,三姐力气大,能举鼎,四妹心思细,擅观色辨伪。”阿蛮语速飞快,“她们去年在围剿山匪时立过功,对陛下忠心耿耿,更难得的是,她们出身民间,与皇后性情相投,不会有门第之见。”
刘辩点头:“甚好。你带她们去见皇后,就说是朕特意安排的,让她们好生侍奉,若有人敢在皇后跟前放肆,不必请示,先拦下再说。”
“属下遵命!”阿蛮领命,转身便去点人。
半个时辰后,皇后宫中。李氏正对着一盆新送来的兰花出神,见阿蛮带着四个女子进来,忙起身相迎。这四人虽穿着宫女服饰,却身姿挺拔,眼神清亮,与寻常宫女的温顺不同,透着一股山野里练出的飒爽。
“皇后娘娘,这四位是陛下特意为您挑选的护卫,往后便由她们随侍左右。”阿蛮介绍道,“大姐木青,二姐石兰,三姐山杏,四妹云雀。”
四人齐齐行礼,声音洪亮:“参见皇后娘娘!”
李氏见她们虽英气,眼神却无半分轻视,心中一暖,连忙扶起:“不必多礼,往后都是一家人,不用这般拘谨。”
木青性子沉稳,率先开口:“娘娘放心,我姐妹四人定会护您周全,宫里若有谁敢刁难,我们姐妹替您挡着!”石兰在旁点头,手不自觉摸向袖口——那里藏着细小的袖箭;山杏拍了拍胸脯,那架势仿佛随时能把闹事者拎起来扔出去;云雀则眨着眼睛,悄悄打量着殿内陈设,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已将角落的阴影、门窗的缝隙都记在心里。
几日后,果然有不长眼的宦官,仗着是某世家安插在宫中的眼线,故意在给皇后送份例时克扣布料,还阴阳怪气道:“皇后娘娘出身简朴,想来也用不上这么好的料子,不如给咱家留着……”
话没说完,山杏已上前一步,单手拎起那宦官的后领,像拎小鸡似的把人提溜到殿外:“皇后的东西也敢碰?再敢多嘴,就把你扔去喂宫门口的石狮子!”
宦官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跑了。李氏看着这一幕,又惊又笑,对四姐妹道:“往后还是别这么莽撞,免得落人口实。”
云雀却笑道:“娘娘心善,可有些人就喜欢捏软柿子。咱们姐妹在,就得让他们知道,娘娘性子好,却不是好欺负的!”
此事很快传到刘辩耳中,他听完只是笑了笑,对身边的贾诩道:“看来阿蛮挑人很有眼光。皇后身边有这四人在,朕也能放心些了。”
贾诩捋须道:“陛下此举,既护了皇后,也向那些蠢蠢欲动的人递了话——皇后是陛下亲选,动她便是与陛下为敌。”
夕阳透过窗棂,照在皇后宫中那盆兰花上,花瓣上的露珠闪闪发亮。李氏正和四姐妹说笑着剥豆子,木青讲着山林里的趣事,石兰比划着射箭的姿势,山杏笨手笨脚地学穿针线,云雀则在一旁帮着纠正,笑声清脆,冲淡了后宫的肃穆,倒像寻常人家的院落,温暖而安宁。
刘辩站在殿外看了片刻,悄然离去。他知道,守护一份纯粹不易,但若能让这份纯粹在宫墙内扎根,或许能让这日渐浮躁的朝堂,多一份踏实的底色。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