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三国成刘辩 第66章 休养生息文治初兴

作者:无处红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8:03:10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天下初定,刘辩将重心转向内政。这日早朝,他提出三项新政:其一,减免全国赋税三成,鼓励百姓垦荒,凡新开荒地,三年免征赋税;其二,在各州郡设立官学,选拔寒门子弟入学,成绩优异者可入朝为官;其三,命工部牵头,疏浚黄河、淮河河道,防治水患。

荀彧出列奏道:“陛下新政,利国利民。减免赋税可调动百姓垦荒积极性,设立官学能广纳贤才,疏浚河道则可保一方平安,臣附议!”

郭嘉补充道:“臣建议,可在官学中增设算学、农学课程,培养实用人才,助力农桑与工程之事。”

刘辩点头:“奉孝所言极是。便由文若总领新政推行,奉孝协助,务必落到实处。”

新政推行半年,成效初显。洛阳周边的荒地被开垦出万亩良田,农户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田埂上随处可见孩童追逐嬉戏的身影;各州官学陆续建成,寒门子弟背着书包入学的景象,成了街头新风景;黄河沿岸的堤坝在士兵与百姓的合力修筑下,日渐坚固,曾饱受水患之苦的百姓,终于能安心耕种。

这日,刘辩微服来到洛阳城外的官学。学堂里传来朗朗书声,孩子们正跟着先生诵读《诗经》。他悄悄站在窗外,见一个穿着打补丁衣裳的少年,坐姿端正,眼神专注,手中握着的竹简已被磨得光滑。

课后,刘辩走上前,笑着问那少年:“你叫什么名字?为何读书如此用心?”

少年见他气度不凡,拱手行礼:“学生陈默,家父是佃农,常说‘读书能改变命运’,学生想学好本事,将来为陛下治理黄河,让家乡不再有水患。”

刘辩心中一动,又问:“你可知为何要治理黄河?”

“先生说,黄河安,则中原安;中原安,则天下安。”陈默朗声答道,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

刘辩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一个‘黄河安,则天下安’。你若勤勉向学,将来朕便派你去治河。”

陈默又惊又喜,跪地叩首:“谢陛下!学生定不负所望!”

离开官学,刘辩来到黄河堤坝工地。数百名民工正在夯土筑坝,夯歌嘹亮。监工的官吏见陛下到来,连忙上前禀报:“陛下,此段堤坝已完成七成,按此进度,汛期前可全部完工。”

刘辩走到坝边,俯身抓起一把新土,手感坚实。他对民工们道:“大家辛苦了!这堤坝是保命的屏障,也是咱庄稼人的指望,多谢你们了!”

民工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齐声喊道:“为陛下效力,不辛苦!”

夕阳西下,刘辩站在堤坝上,望着奔腾的黄河水,心中一片澄明。他知道,刀枪能平定天下,却不能安定天下;唯有让百姓有田种、有书读、有安稳日子过,这江山才能真正稳固。

回到宫中,李皇后递上一碗热汤:“听宫人说,陛下今日去了官学和堤坝?”

“嗯。”刘辩接过汤碗,“看到孩子们读书的模样,看到民工们筑坝的劲头,朕心里踏实。”

李皇后笑道:“百姓安乐,便是陛下最大的功绩。”

窗外,月光洒满庭院,与宫中的灯火交相辉映。刘辩知道,休养生息之路还很长,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这大汉的中兴,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