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啸灵霄 102、永州年犀照(三更,求月票)

作者:流浪的蛤蟆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0 18:34:59
最新网址:www.biiquge.com

孙燕晚深深吸了一口气,如意真气交织,“织造”出了三个“如意窍”。

若是他跟人对掌,三个如意窍足以吸纳自身功力一二成的掌力,并在第一波掌劲之后,混合了自身掌力推并出去。

在玄黄十变中,如意乾坤袋排名还在玄冰宝鉴之上,是仅有的三种可以修炼到一十三层,直指绝顶的变化,随着体内如意真气,织造出的如意窍越多,能容的真气也就愈多,若是修炼到先天境以上,最多可储存本身三倍以上的真气,每一击都能合并吞纳来的真气打出,掌力最强可以提升一倍。

只是孙燕晚才把如意乾坤袋修炼到第二层,吐纳的真气并不多,提升的掌力也不高,欺负七八品的武者还可,再高就不行,暂时还不能用来跟人动手。

倒是如意乾坤袋提升轻功的妙用,孙燕晚现在就能感受到了,他以如意真气运转周身,三处如意窍,不但能让他身体轻盈数分,还能多三个发力的部位,纵然这门奇功才修炼到第二层,催动的轻功,已经比玄黄真气要高明三四分了。

孙燕晚身子如落叶,随风而起,轻轻易易的窜高了一丈有余。

能跃高一丈,蹿远两丈以上,便是武道五品的标识之一。

孙燕晚之前,虽然贯通了轻功相关的一条经脉,但因为没有配合的轻功心法,决计跳不到这么高。

他平时都是全凭本力硬跳猛跃,虽然在七八品时候,速度也不算慢,但却没有轻功高手那种轻盈变化。

当初他遇到老瞎子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没法靠轻功迅速近身,只能用撒手飞剑。

轻功大进,孙燕晚心情好的不得了,尽管他使用轻功的时候,一身如意真气,武功下降的厉害,但这点小缺陷,总能弥补,等如意乾坤袋的修为追上来,也就没这等缺陷了。

孙燕晚尝试过了轻功之后,逆转如意真气,又把如意真气转为了玄黄真气,他现在还不能瞬息间转换真气,每一次转换真气都须一炷香以上,故而并没有再做转换,望了一眼天色,直奔平日吃饭的地方。有了孙灵蝶和南梦宫之后,他就再没操心过吃饭的事儿。

虽然这里极不方便,但天机孙家和南梦家还是合力,从远处的城镇,调了一批厨子过来,每天的食材,都是远处采购,保证新鲜。

这也是孙燕晚为什么,会把两个小姐姐叫回来的主要原因,他享受了这样的生活,再不想回到师父做法,或者自己做饭的日子了。

嗯,其实主要是两个徒弟做的饭菜太难吃。

要不然他还真可以忍受。

师徒们平日吃饭的地方,早就换了两张新的餐桌,张远桥带了两个徒孙一桌,可称老人小孩那桌,孙燕晚和孙灵蝶,南梦宫一桌,两边的菜肴倒是一般丰盛,就是张远桥和两个徒孙的桌子上,会多一壶美酒。

孙燕晚虽然酒量甚宏,但却不爱喝酒,上辈子他在地球生活,最烦的就是商业宴会上喝酒,每一次都喝的极难受。

孙灵蝶和南梦宫都是聪明伶俐的女孩子,很快就发现了孙燕晚这个偏好,故而两女也变得滴酒不沾了。

孙燕晚刚夹了一筷子菜,就听到师父说道:“燕晚啊!”

“你最近练武过于用功,未免太枯燥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还是须得放松一些。”

“我这边收到了一张请柬,永州刺史年龟寿的儿子即将大婚,你代表为师去祝贺罢!”

孙燕晚好奇问道:“这个年刺史什么来历?居然师父也要卖他面子?”张远桥笑了一声,说道:“他倒是在为师这里没什么面子,不过他的儿子乃是大枯的第十九个小徒弟。”

孙燕晚吃了一惊,叫道:“少禅寺大枯禅师

的徒弟?他不该是个和尚吗?怎么还能大婚呢?”

张远桥笑道:“年犀照可不是和尚,再说了……”

“出家也未必就不能结婚呀!”

“你都还是玄黄道的天师呢。”

这句话出口,孙灵蝶和南梦宫登时飞霞扑面,俏脸晕红,尤其是小蝴蝶,连耳根子都红了,羞怯之余,两女心头亦自狂喜,张远桥这般说了,显然是不打算干涉徒弟成亲的事儿。

她们可不知道,大宗师早就落了一手,帮徒弟把好关了。

孙燕晚心道:“去给大枯禅师的徒弟婚礼当背景墙,好像也行吧。”

他拱了拱手,说道:“徒弟不日就去。”

孙燕晚回来太乙观,也有一两个月了,虽然每日练武,甚为充实,但也未免有些苦闷,即便有孙灵蝶,南梦宫在身边,也都排解不了,能去永州散散心,总也是好事儿。

张远桥淡淡说道:“你武功还不大成,出门不要太气盛,免得跟人比武输了,丢咱们嵩阳派的脸面。”孙灵蝶和南梦宫一起暗忖道:“孙哥哥/燕晚弟弟武功还不成?那我们算什么?”

两女也都是天之骄女,只是遇到孙燕晚之

后,她们就时常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太行?

明明一样学武,就能差距这么大?

孙燕晚却听出来,老师的言下之意,跟大师兄差不多,希望他武功还没臻至最上乘之前,韬光养晦,莫要张扬,最好让人以为,不过是个寻常弟子,资质不上不下,不至于生出“想要杀一个大宗师,最容易的时候,就是在他还未成为大宗师……”这种尖锐的念头。

孙燕晚吃过了饭,收拾了一番,还是只带了两口剑,以及缝有飞钞的马甲,至于路上的一应事物,自然有小蝴蝶,小南梦给他准备。

他出去了一回,身上的飞钞不但未有减少,反而多了些。

孙燕晚甚至生出了,其实也不用带飞钞的念头。

此时的永州,城门口,一个面带风霜,三十余的男子,虽然年纪大了,但五官端正,一望可知,年轻时必是俊秀人物,穿着号服,手持一卷书,正读的起劲,旁边的同僚见了,都不住的嘲笑。

“都沦落到门吏了,还做梦读书呢?”

“他以为自己还是那个苏状元吗?”

“跟着韩轼上书,惹得皇帝震怒,这辈子都再无翻身可能。”

男子对这些风言风语,只做不知,沉浸在书中,只是偶尔会想一想,远在北方的妻儿,

他出狱之后,托人往家中送了一封信,但至今未有回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