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22之特种兵王 第1章 有块地有点兵

作者:兰陵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8:09:20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闲人回避!”

县令许有才,把总崔大壮,亲带各自的人马在前面给开着道,李定芳他们一行风光的到了县城里面,这座大县城护城墙修得老高,尽管山海关一带战事渐频仍,但这儿毕竟是一座大县城,怎么也住着几千人家,不少更北边逃来的“辽民”,也都安家在这里,小商贩的叫卖声使这里充满生机。

“没想到这么热闹哇。”朱均身边赵虎儿,都暂忘了亲人刚死的伤悲,抬头左右打量着。

进城了,朱均刚才被李公公拉到一边,公公对他态度变了,小声的说:

“你不是想要个官职然后好能有军功嘛,你又救我一命,这好办,但别到处乱说话明白吗,小子?”

朱均看看他没有说话。但是朱均在表现了绝技射击术之后,他身上的那种杀气就很难一下抹掉了。

公公有点着急:“今后你就跟着我好好出力吧,我不会亏待你的!”

“请公公多照顾!但我母亲希望我能把辽王的封号再要回来,这是我们一个家族的愿望,所以在您身边的事……”

朱均委婉拒绝了公公的邀请,也没逼太紧,他当然知道抢军功这种事,别说明末,什么时候都有,谁让公公有权呢,强争这个倒不如再找机会,手握大权的公公,倒是可以利用的人。

但是他也不能太示弱,得再吓一下太监,想到了这里,正好一把弩弓他拿在手里,天上飞过一只孤雁,他看那头顶不远抬手就是一弩,雁中箭而落,准极了,正落在李定芳脚边。

“这大雁您拿去当野味吧,”朱均却非常懂事,把箭拔下来,大雁往前一推,“公公您这两个弩弓我实在喜欢呢……您看送我如何?”

“呃……这箭法……”李定芳突然明白过味来了,这个小孩神一般射击的功夫,把他惹急了给他一箭可并不好惹,还是互相退一步,大家都得好处吧!

“尽管拿走,反正这弩箭我也不会用!”

李定芳想到这个小男孩,这小年纪心思绝对是大人的,拉拢朱均的心思就更强了,别人送他的好东西有的是,再说他也不懂弩箭有什么好的!他基本除了钱是好的之外,什么都不太懂!

进了清宁县城后,李定芳对朱均真用了心了!

首先对县令先指定要求:“你过来……这个朱均,他们是辽王的宗理,所以你需要按照制度,给朱均的一家几十人找一个地方,给他们足够的土地供他们耕种。听明白了吗?”

“哎!这不难!”县令管着清宁一亩三分地,手里的职权不小。

“嗯,还有,给辽王宗理朱均一个职务,辽患危机越来越严重,因此,出于保护王室的需要,要给他家人一个武器装备的名额,你看看能让他们组成多大规模的家丁护卫队吧,我的迟到县令大人。”

“您说了算!”

县令听说了根本就不犹豫——来的这个公公,就冲他一来就能有杀死后金兵的记录,这个功劳报上去,就算连他这个县令都能沾点光啊!

那些后金兵,把总派人追了一阵,一个也没追上,空手回来后少不得挨李定芳一顿骂。

但是遇到小股后金兵的事,绝不敢瞒着,相反,李定芳叫县令把这作为头等大事,飞马上报山海关的总兵赵率教大人,还有其他的镇守太监,上级来看看吧!

杀死五个后金兵的功,李定芳很聪明,也不想独揽,等大人上来再说!

这一切朱均都是后来知道的,他已经觉得自己是这场混战的最大受益者了,因为在李定芳公公的一手安排下,他们这帮人,这伙没落的前辽王王室宗室有了正式的一处府宅,又有了一块挺大的田原地产,还能招募家丁!

朱均更高兴的是,将来由他这个“大魔王小专家”训练特别的军队,那都会是名正言顺的了。

名正言顺这东西你不知道有多大作用。世界上没有比手里能合法的拥有军队,更让人高兴的事了。

从此,明末生存并争霸的事业,朱均他成功走出了第一步,他想就算将来明朝亡国了,他还可以凭手下一股军事势力,进行顽抗,几十年的功夫,他造出来大船,就算清朝把明朝吞了,他还可以乘船再带着坚船利炮回来,横扫这个世界,打他娘的清朝人。那当然也都是将来退一万步的规划。

现在的好处是朱均不用再在别处漂泊了,从此练兵,种田,然后扩张势力,扩大地盘,一切都合理,合法,这多好?在这块很贫穷的地方,山海之滨,有了大明复兴的一个希望。

招募家丁的合法性问题,本来明初起王府都有几个护卫军队的,王爷的势力很强,但后来随着制度强化几乎都没有了,到了明中后期,军队中家丁制盛行,大点的亲王府一般都在朝廷允许范围内,招收一些会武术的护院家丁。当然,这一切都得在“有钱”的基础上。

有钱了可以上下打点,一个王府只说为了保护家业,多养几百家丁也没有问题的。

朱均发现没有趁乱杀了李定芳也对了,他获得了一个好帮手,李公公权力挺大,可以互相照应。

镇守太监李定芳初来清宁县,也知道强龙难压地头蛇,也需要人手,结果李定芳后来过了几天他也派人请了朱家人吃了一顿饭,这真是很大的面子!

更好的,是当他们住进县城里,那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看到了封地的时候,人们高兴坏了。

“娘……”

“孩子……”

大家抱头哭成了一团,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县官派来的衙役,一个张头一个李头,他们俩带着朱家人,大家都到了城关南门附近一处宅子,加上一块薄田时,他们这老朱家一家大小,都欢呼着,宅子还过得去,地稍微荒凉点但也挺大!

这些族人,跟着朱均娘,老夫人漂泊了很久,终于有块地能接纳他们了。

但这地,面积是挺大,不过明眼人看得出来,这块地并不肥沃。

两个差人一个劲儿的说好话:“嗯,王驾,老夫人,您看好了啊,打这边往北五百步,方圆这一带,这片半坡地都是您家的地了,这地还行!起码地方不小吧?来年,把这里撒上种子,啧啧……”

“太薄了,这田去哪儿引水呢?”

“就是这块地上都是沙子……”

“都是盐碱荒滩,就说嘛好地人家也不能白给咱们……”

“哼!”赵虎还嘟囔着,“这个公公抢我们公子的军功,那个县令又给咱们这么荒芜一块薄田……”

“好了……也许,我们挑捡一下,也有地方能种的,比如这儿……”老夫人劝说大家。

这些人还能说什么,在那年月,有地总比没有地强吧,千恩万谢之后,那两个差人走了。

朱均想起来了,大明之所以亡了国,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田里面产量的大减产,因为小冰河时代,天气都很寒冷,所以……不过,他要研究下种田,急需找到一些高产的种子,然后推广。

“今后还要依靠着大家辛苦劳作了,在这年月啊,天灾人祸挺多的,但我们一定都要好好活下去。”

“没说的夫人,没说的公子。”这些家人看到了,公子的超凡功夫都靠他了,若不是他一下子杀几个鞑子兵,才不会有大家的今天,所以大家对朱均又多了一层尊敬。

朱均知道县令这已经算是看在太监李定芳的面子,才给地,若不然,他们单行一行几十人过来,仅凭着一纸公文找县令,别说原来辽王那块产业要不回来,人家愿意理你才怪。

“这就是古代简单的生活了?”

到了清宁县城后,朱均带着家里人,几十人一块忙活着,把自己家的田宅界上界限,把自家的房宅修缮,翻盖,破烂的地方好好的围上围墙,动土木的活儿,少不了各种人力。

另外生活必须,家人也买上了米面粮食,水果蔬菜,肉类,给家里养上了几头猪牛羊,一个县城小地主的生活摊子,多少天忙碌这才算支了起来。

包括拜访左右邻居,老夫人贾氏和朱均全部都做到了,他们这处宅子才有了一个初步的规模。

平凡而辛苦的日子开始了,每个清晨起来,阳光明媚,鸟鸣叽喳,然后身边的人们烧起饭菜来,炊烟袅袅,大人跑小孩子闹的,也有读书声朗朗的,在这个世界上,是很幸福的事情。

战争仿佛永远也不会降临到这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