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三国成刘辩 第99章 历法新成海寇初平

作者:无处红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8:03:10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秋意渐浓,太学的庭院里落满了金黄的银杏叶。阿罗憾与几位太学博士围坐在石桌旁,手中捧着刚修订完成的历法书稿,脸上满是疲惫却难掩兴奋。

“终于成了!”一位白发博士抚着书稿,激动地说,“融合了大汉的二十四节气与西域的星象观测,这新历法不仅能精准预测农时,连日月食的推算都比以往准了三成!”

阿罗憾点头笑道:“多亏了博士们不嫌弃我是异邦人,肯听我那些‘奇谈怪论’。这历法里的‘星期’记日法,虽源自西域,却也方便百姓安排劳作与休息,想必能合用。”

两人正说着,徐庶匆匆走来,见他们修订完毕,连忙道:“陛下正等着呢,快随我去御书房。”

御书房内,刘辩接过新历法书稿,仔细翻阅。只见上面不仅标注了传统的节气、朔望,还新增了“星期”划分,对各地物候、农时的记载也更为详实,甚至附带了简单的星图注解。

“好!”刘辩抚掌赞叹,“既有传承,又有革新,兼顾了农作与民生,诸位辛苦了!”

他当即下令:“传旨下去,明年正月起,全国推行此新历法,由各州府刻印分发,务必让百姓人人知晓。”又对阿罗憾道,“你有功于历法,朕封你为太史局丞,继续参与天文观测。”

阿罗憾又惊又喜,躬身谢恩:“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历法之事刚定,合浦传来急报——一支海寇船队突袭了市舶司,抢走了一批准备运往江东的丝绸,还伤了几名官吏。

“这群不知死活的东西!”周瑜在御书房内怒声道,“臣请命率水师南下,荡平这群海寇!”

刘辩看着奏报,眉头微皱:“海寇巢穴在哪?”

“据虞汜奏报,这群海寇盘踞在琼州岛附近的珊瑚岛,平日里打家劫舍,连扶南的商队都敢抢。”郭嘉接口道,“他们熟悉海域,船快灵活,若不彻底剿灭,恐成海道大患。”

“公瑾,你率五千水师南下,务必一举捣毁贼巢。”刘辩沉声道,“告诉虞汜,让他调动交州的地方兵配合,海陆夹击,不给海寇喘息之机。”

“臣遵旨!”周瑜领命,转身便去点兵。

孙尚香在一旁道:“陛下,我在江东时,听渔民说过珊瑚岛的地形,那里暗礁密布,大船不好靠近。或许可以让熟悉水性的江东子弟扮成渔民,先摸清岛上虚实。”

刘辩点头:“好提议,让周瑜照此计行事。”

半月后,合浦传来捷报。周瑜先派江东水手扮成渔船,趁夜潜入珊瑚岛,摸清了海寇的布防与暗礁位置,随后亲率主力船队趁黎明突袭。海寇猝不及防,战船被撞沉大半,头目被当场斩杀,残余贼寇尽数被俘。

此战不仅夺回了被抢的丝绸,还缴获了海寇囤积的大量香料、象牙,琼州岛附近的海域从此太平。

消息传回洛阳,刘辩正在与诸葛亮查看新修的《农桑要术》书稿。听闻海寇被平,他笑道:“公瑾果然神速,这下海路可保无虞了。”

诸葛亮道:“海道安定,交州与江东的联系会更紧密,扶南、暹罗等国的商人也会更放心前来。臣已让工部在合浦建船坞,仿造西域的多桅船,日后海船能走得更远。”

“甚好。”刘辩道,“等明年开春,朕便带你和公瑾、尚香,一起去合浦看看海。”

深秋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堆积如山的奏章上——有各地呈报的秋收喜讯,有西域商栈的贸易清单,有新科进士的任职名单,还有马钧新造的“水转大纺车”在各州推广的捷报。

刘辩拿起朱笔,在奏章上一一批复,笔尖落下的每一个字,都在为这大汉的盛世,添上一笔坚实的色彩。

孙尚香端来一碗热茶,轻声道:“陛下,天凉了,歇会儿吧。”

刘辩放下笔,握住她的手,望向窗外湛蓝的天空:“你看,这天下,正一点点变好呢。”

远处的太学传来朗朗书声,夹杂着市井的叫卖与工坊的锤响,汇成一曲生机勃勃的乐章。属于大汉的黄金时代,已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悄然拉开了最华彩的序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