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 第41章 意气文官

作者:闲散匠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8:11:03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知谏院欧阳修和御史中丞王拱辰,很难说这两个人的关系纠葛是不是“庆历新政”中的一对儿蝴蝶,扇动了各自的翅膀,结果在大宋的朝堂之上刮起了龙卷风。

欧阳修和王拱辰是同年,都是天圣八年(1030)的进士。这一年是欧阳修第三次考进士,考得很好,解试第一名,中解元,省试第一名,中省元,殿试也不错,但没中状元。王拱辰不是解元,也不是省元,但是状元。王拱辰和欧阳修一样,年少时的生活都很艰苦,凭借个人刻苦努力登天子堂。当仁宗皇帝钦点王拱辰为状元时,王拱辰还很谦虚。

王拱辰说:“陛下,小生虽寒窗苦读梦想中进士、中状元,但这次的考题我做过。您把状元给别人吧!”

仁宗皇帝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也很感动:“此前做过这个题说明你努力刻苦,练习的多,而且诚实比才华更可贵,就不要推辞了。”

从那时起,欧阳修就觉得王拱辰虚伪,但这也不过是他欧阳修的个人感觉罢了。欧阳修此后也没有一直纠结,毕竟有很多大宋文官的学识很高,甚至远高于丈量他们的尺子,他们在这样的问题上也显得很豁达。

王拱辰和欧阳修这样的甲科进士很快就要成为别人的金龟婿。这也是大宋官场的不易之处,家族为仕途起不了什么作用,仕途的荣光却可以光耀家族。联姻也成了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纽带。已经退休的宰相薛奎正要嫁女儿,老宰相肯定有不少的门生故旧在朝中为官,能成为他的女婿当然是挺不错的选择。薛奎把王拱辰、欧阳修都相中了。薛奎把三女儿嫁给了王拱辰。可是欧阳修已经有一门亲事了,女方是恩师集贤院学士胥偃的女儿。不幸的是胥夫人不久就病逝了,薛奎如愿的把自己的四女儿嫁给了欧阳修。从此,欧阳修和王拱辰成为了连襟。

这些大宋才子文官的身上有君子之风,但也时常意气用事,有时甚至矫情的坏了礼仪。天圣九年(1031),欧阳修在洛阳任职,上司就是那个十分会奉迎刘太后的钱惟演。但钱惟演非常优待欧阳修、梅尧臣、尹洙这帮青年才俊,从不给他们安排琐碎的政务,让他们尽情的吃喝玩乐,有闲暇时间进行文艺创作,生怕影响了他们的才思。

有一次,这帮游手好闲的才子们又跑到山里去文艺创作,实际就是饮酒作乐,玩得不亦乐乎。晚上突然下起了雨,西京留守钱惟演竟然担心大雨会影响到这些才子们娱乐时的体验,马上派人备马、酒菜、水果,打着雨伞,带着雨衣,亲自去山里迎接他们,一定要他们玩得尽兴而归。

钱惟演优待这几个才子的经历,客观上帮助欧阳修、尹洙他们凭借自身丰富的学识进行文学创作,旨在打破当时文坛上只重华丽工整而空洞无物的陈腐文风,对开辟新文风是做出了贡献的。好景不长,上级也会换,新任的西京留守可是前任宰相王曙。王曙就是力谏刘太后不要再劳民伤财重修玉清昭应宫的朝廷重臣。现在王曙年纪大了,不再担任宰相职务。王曙可不是钱惟演,看到这帮年轻人每天游山玩水、吃喝玩乐、毫无节制,就找他们谈话。

“你们几个知道寇莱公晚年遇祸的缘故吗?就是因为纵酒过度。”王曙教育他们。王曙当然也知道寇准“太子监国”的建议肯定不是他酒后泄露的,而是让王钦若、钱惟演一干人知道后搅黄的。王曙这么说主要是为了教育他们要有所节制。

欧阳修也知道这些,并且也敬佩寇准是一代英雄,被钱惟演的小动作折腾到雷州了。但钱惟演毕竟对这帮毛头小子是有恩的。欧阳修胡掰道:“据我所知,寇公之所以招祸,就是因为他老人家老而不知进退。”这不就是在挖苦德高望重的老宰相王曙吗?

这些大宋才子们的荒唐事迹上,写满了他们意气用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斑斑劣迹。在王拱辰迎娶薛奎三女儿后不久,这个薛夫人也病逝了。薛奎又将自己的五女儿嫁给了王拱辰,这本是一件平常事,可欧阳修非要调侃他的连襟道:“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这自然招来了王拱辰的深深厌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